
寒假开始了,学生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地离开了学校。
看到他们那满脸的欢喜劲儿,心里不由得感慨,青春年少真好。自己曾经也有过这样的花样年华,但现在已经走进草样年华了,学生一届届永远那么青春逼人,我们则不可避免地老气横秋,这是朝霞与夕阳的对话,谁也没有绝对优势,彼此尊重,理解,融洽才是最好的出路。
“老师,不要想我们啊。”学生说。
这话听起来很熟悉,似乎每一届学生都喜欢用这句话向我告别。
不过听起来还是很温暖的,教书就是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个心灵温暖的过程。这十余年在中国最贫困的山区教书,在中国最发达的都市教书,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不同的学生,他们或者纯朴执著,或鬼灵精怪,考验着老师的智慧,耐心和包容心,斗智斗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灵交融的过程。
教工大会结束后去教室检查学生是否搞好清洁卫生,是否关好门窗电源,一切都很好,值周班长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干净整齐的教室让我心情明亮。这一学期是我当班主任以来最轻松最懒惰的一个学期,但同时也是学生表现最好的一个学期,用当今最流行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学期,学生相当给力。
但这样的表现却源于困境和无奈。开学之初当第二任班长提出辞职的时候,我被狠狠地敲了一闷棍。当了十余年班主任,从来都没出现过班长辞职的情况,更何况是两任班长先后辞职。
痛定思痛,改革势在必行。从第七周开始,三班不再设固定班长,改设值周班长,每两周由两位学生担任值周班长,一个负责纪律卫生,一个负责学习。从那以后,三班全面进入“无固定班长时代。
人人都是班长,这样的尝试最初让我有几分担忧,但最后结果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从那以后,三班以全新的面貌前行。从第六周到学期结束,共有14位学生先后担任值周班长,他们认真负责,敢于管理,三班在他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团结融洽,越来越有集体荣誉感,运动场的跑道上,文艺表演的舞台上,图书漂流的市场上,他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创造了很多奇迹。
在值周班长的管理下,我这个班主任越来越清闲,也越来越显得多余。以往的班会课我总要唾沫横飞地说上一大堆话,谁没交作业了,谁上课违纪了,谁没搞清洁卫生了等等,表情严肃而呆板。现在值周班长可以把这一切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不再唾沫横飞,每周班会课都由值周班长总结班上一周以来值得表扬的地方,应当批评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我所讲的更简洁,更有针对性,甚至更在震慑力。
我已经退居二线,权力逐渐被“架空”,不过我乐于如此,做一个懒老师是我的梦想,这一学期有点梦想成真的感觉。这学期每一届值周班长都能以年级第一的名次把学校流动红旗领回来,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管理能力,也体现了班级人集体荣誉感,因此在元旦联欢晚会的迎新辞上,我对学生说“你们才是最重要的,我是最不重要的。”获得学生欢呼,那真不是谦虚,一学期下来,我发现三班人才济济,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管理自己,而且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群学生终究会离开离开三班,离开初中校园,在未来的高中或者大学,当他们填写履历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可以自豪地写下自己曾经在初中的时候当过班长。
面对鬼灵精怪的学生,有时我们会愤怒,有时我们会埋怨,有时我们会绝望,但有时我们更需要改变,给学生多一点机会,多一点信任,学生人人都可以做班长,人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老师要做的,就是制定公平公正的班规班纪,奖惩标准并严格执行,不歧视,不偏袒,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成为值周班长的坚强后盾。
这群学生,给点雨露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是以记并做为一学期的总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