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教育视觉/图片生活记录随笔感悟支教旅行休闲 |
分类: 心途:我的支教路.日记连载 |
原计划今年分配到学校的一个应届毕业生最终远走他乡,到条件更好的学校任教去了,这让校长唏嘘不已。不过校长已经能坦然接受这样的现实,学校处于一片号称“小西藏”的偏远群山之间,条件艰苦,学校待遇差,人家不愿意来也都在情理之中。前不久,语文教学骨干雷老师调到乡政府工作,地理老师王老师通过考试到县城二中任教,他们的离开都会让学校的教学陷入更大的困境,但校长都为他们的处境得到改善良而感到高兴。
校长一直和这所山村学校相伴成长,他最清楚要在这所学校教一辈子书,要付出多大代价,离开,或许是很多老师的想法,校长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于行动。
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年暑假,校长和学校的几个老师相约南下深圳打工,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毕竟,没有人愿意一辈子过着单调清贫的生活。离开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是否回来。
我无缘亲历校长和老师在深圳龙岗一家电子厂打工的经历,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依然可以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住进了集体宿舍,他们站在了流水生产线旁,他们用握粉笔的手摆弄起千百个电子元件,他们开始了改变生活的梦想。白天,他们在流水线边忙腾,晚上,他们会买上几瓶啤酒,几碟小菜,围在一起饮酒聊天,他们也会想念山村,会思考回到山村还是留在都市。
最终,校长带着几个老师从深圳回到了偏远山村,放弃梦想,回归现实,没有高尚的理由,他们回来了,继续在这所偏远山村学校艰辛前行。
于是,山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上依然有他们的身影,山村的千山万壑间依然弥漫着他们的声音。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离开到回归,你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他们的选择,但作为一个与他们同行数年的支教志愿者,我比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的艰辛,心酸和无奈,离开山村讲台远赴都市打工,我看到他们的真实,从都市返回山村,我看到他们的灵魂。其实,很多人的所作所为是无需用诸如崇高,伟大这样的词汇去赞美的,我们每年都会评选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其实,真正让我们内心感动的人就是这些默默无闻,质朴平实的人群。
所以我愿意融入这个群体,和他们一起品味山村教师的快乐和苦痛。
这座山村学校已经和支教志愿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深圳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一批批志愿者从他乡来到山村,这里偏远艰苦,这里美丽贫寒,这里对很多志愿者都有无限吸引力。
未完待续......
乌蒙流浪者.带着画笔去支教.网上画展之四.花鸟画.书法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