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摄影旅行/见闻原创文学教育杂谈社会纪实支教 |
分类: 心途:我的支教路.日记连载 |
早晨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可以透过窗户看到金色的阳光。推开门,扑面而来的空气饱含着泥土的清香。学校对面是苍茫群山,层层梯田从山脚到山腰,似舞动的彩带。千沟万壑间,二塘村,熊家寨村,新寨村,九道湾村等村落散布其中,如诗如画。
这就是我心中的圣境,心灵放飞的空间。一个“美”字显然不足以概括我的感受,很多风景的确要用心才能品味。
“张老师,你起来啦,快来洗脸吃饭了。”校长一边跟我打招呼,一边在火炉边忙碌着。
“校长,昨天晚上我是不是喝得太多了,下次不能再喝了。”我说。
校长一边往锅里下面条,一边对我说,“我也想让你少喝点,但老师们不想放过你,这么多年不见了,大家都高兴,多喝一点没关系,老师们都说你的酒量提高了很多。”
“是啊,我好久没有这样痛快地喝酒了。”我说,“虽然在深圳经常应酬,喝的酒还不错,但味道还真不如我们这里的苞谷酒。”
“来,尝尝我做的连锅面吧,你也好久没吃了。”
看到大清早就起来忙碌的校长,我真的很感动,一个志愿者的到来,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山村学校的师资危机,但同时,志愿者的到来也会给山村学校增添很多麻烦。从昨天到今天,校长没有好好休息过,他一直在为我的事情忙来忙去。
“当当当......”清脆的铃声从校园里传出来,渗透在千山万壑间,如一首圣洁的诗,优雅的曲。站在山巅,观漫天朝霞,听清脆铃声,看着孩子们从山巅沟壑汇聚学校,竟有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校长安排我任教初一数学、历史和美术,每周十八节课,在城市里,这样的教学任务是比较繁重的了,但在这所山村学校,这点工作量简直不值一提。这里老师每周课时都在二十节以上,最多的每周课时达到三十节,跨年级跨科目上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便是校长,每周也有十六节课。
我第一次在这里支教的时候,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教学故事:数年以前,由于师资紧缺,一位山村教师曾经进行过一次史无前例的教学“大包干”行动,他一人“承包”了一个班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甚至美术、体育和音乐等所有学科的全部教学任务,这样的故事真让人难以相信,但在师资力量极度紧缺的年年代,关于教学的传奇故事比比皆是,很多山村教师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支撑起一个班级甚至是一所学校。因为长时间的跨年级跨科目上课,绝大部分山村教师都被称为“万金油”,什么课都能上。我想,如果我们学校组织一个队伍去参加诸如“开心词典”“幸运52”之类的节目,一定能抱个大奖回来,因为老师的知识面都相当广泛。
今天是我重返山村学校的第一堂课,与三年前首次支教时的心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激动和紧张,一切都变得非常平淡,平淡得就如一个休假的老师重新回到自己的学校,重新见到自己的学生。
“老师好!”。走进初一(1)班的教室,孩子们都站起来,大声地喊着“老师好”,曾经很熟悉的声音,现在又听到了,三年来对这样的声音一直难以忘怀,从今天开始,恐怕再也没有人称我为“张书记”了,仕途已经在人生旅途中画上了句号,那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张书记”退到幕后,“张老师”走向前台,三尺讲台,承载着我的梦想和希望。
“同学们好。”我笑着跟孩子们打招呼,“要不要老师自我介绍一下呢?”
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坐在后面的一个孩子就抢过我的话,“ 张老师,你不用介绍了,我们都认识你,我和我哥还给你送过野兔呢。”
哗的一声,班上的孩子都笑了。三年前,的确有孩子给我们志愿者送过野兔,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的情景。
班上的气氛活跃起来,一些孩子都叽叽喳喳讲述着三年前的一些故事。比如说我曾经去过他们的寨子里画画,我曾经和他们的哥哥姐姐一起到跳花节上放声高歌,他们家里还有我和他们的哥哥姐姐的照片等等。
几分钟时间,我感到与这群山里学生已经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其实也许我真用不着自我介绍了,在三年前那次支教岁月里,我和志愿者沈宇岚,郭祥萍几乎走遍了这片山村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越是偏远的地区,越是贫寒的家庭,我们去的次数越多。眼前这群孩子的哥哥姐姐大都是我们的第一批山里学生,刚才说曾经送野兔给老师的那个孩子,就来自小镇最偏远的三坝苗族村,他的哥哥是远近闻名的捕捉野兔的高手。
在愉悦的在笑声里,我完成了从仕途官员到山村教师的转变,我开始了生命中又一段特别的日子,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长的时间,因为我并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支教年限,但我想生命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我喜欢喜欢这样的简单平淡的生活,同时也喜欢简单生活中蕴藏的梦想,激情和创造性。
谢谢关注,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