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成风,补课为何如此“疯”?
+++++++++++++本图文进入新浪锐博客首页圈子推荐栏目+++++++++++++
我的一个学生去年初中毕业后回到内地读高中去了,这两天在“百忙”之中抽空回来看看老师和同学,她看到我就冲着我大声嚷:
“老师,读高中累死人了,明在我又要回去补课啦!”
我乐了,“你才刚刚开始呢,你就受不了啦,还想不想考大学了?”
“真的很累呢。”她说,“我们每周都要补课,天天都要考试,每天的作业多得要命......”
终于找到倾吐的对象了,她噼里叭哪地把这一年高中生活的苦累都讲给我听.
我很认真地听她讲她的高一故事,她需要有人倾听.作为一个老师,我当然知道学生的苦累,比十多年前我们读高中的时候还要苦还要累。
“人生总是要经历一些苦累和挑战的。”我说,“要打起精神来对待,笑看风云淡嘛。”
“老师,你说得好轻松啊。”她有些激动了,“听高三学生讲,春节也只能放两三天假呢,那才苦呢。”停了一会儿,她又说,“时间不够,干脆把高中改为四年嘛,干嘛老是用我们的假期补课,我们想玩一下都不成,好多同学都很烦得要命。”
把高中改为四年?呵,我还真没想到她会有此“高见”。但她说的又何尝没有道理。现在高中已经补课成“疯”了,不仅仅是学生疲惫不堪,老师也有苦难言。“学生苦,老师累”已经成为中国校园(大学除外)一道风景,多少年来不曾得到改变。
我有一个大学校友在内地某重点中学教高中,担任班主任。他用“昏天黑地”来形容他的高中教学日子,一群老师带着一群学生疲于奔命。他们学校已经把学生的“周末假”改为“月末假”了,也就是学生周末不放假,每个月放假一天半,这主要还不是为了让学生休息,而是为了让住校生回家拿粮食。“月末假”?又是现实教育制度下的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举措”。
其实绝大部分老师是不愿意补课的,但学校要求这样,其实很多学校也并不希望冒着风险给学生补课的,但形势逼迫这样。虽然教育主管部门经常发文件禁止学校补课,但很多学校都偷偷摸摸地补。一个学校补,其余学校都不得不跟着补,不然高考分数比不上人家,就会导致社会的质疑,家长的责难,学生的抛弃。补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数,分数,在相当长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是评价学校,评价老师和评价学生的最最重要的因素。
补课成“疯”其实是教育畸形竞争,恶性竞争的产物。
本来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教育部制定一个政策,任何学校都不准以任何形式补课,这样就可以保证每学校都在平等的起跑线上,老师轻松,学生愉悦,也许教学效果会好得多,也许更多学生的创造性就能得到汲发。可是,在中国很多事情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多少年来,补课成“疯”的现象都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越来越“疯”。也许仅仅是制订政策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了。
虽然是老师,我一直都反对利用双休日补课,教育就应当按规律来,劳逸结合,一群疲惫不堪的老师带着一个疲于奔命的学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方式吗?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吗?是教育界的动人风景吗?
我又想起了学生的那句话,“如果时间不够的话,那就把高中三年改为四年吧,不要总是占用我们的假期补课。”
其实,学生并不是在责怪老师,他们只期望的是能把假期还给他们,让她们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能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与愉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