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支教结束回到深圳两年了,我也送走了我的第二批深圳学生。从十年前大学毕业之后到深圳北环中学任教,十年间到过机关,去过贵州,最终又回到了深圳的三尺讲台,十年的生命成为一个轮回,期间多少酸甜苦辣沉淀于心,成为生命长河中一段段记忆。
又一段师生关系结束了,两年来,陪着这群深圳孩子走完了初中历程.两年来,从全年级最"笨"的班级到中考成绩名列前茅,我和这群学生以及每一个任课老师都一直在努力
不论如何,我都会记住初三四班这群孩子们,记住和他们在一起的酸甜苦辣。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有让我痛心的时刻,有让我失望的时刻,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给我带来了欢乐和成就感。离开这群学生了,我想对我的学生说:谢谢你们,无论你们身在何处,走好每一步路,无论你们身在何处,我都会关注着你们。

学生快乐我快乐,带给孩子们快乐和带给学生们知识一样重要

初二的时候和孩子们在学校操场上合影

毕业了,我孩子们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在课堂上,我的孩儿们.

军训留影
湖南娄底卫校某班主任自掏腰包买来100斤瓜子,让这上课嗑瓜子的学生“嗑个够”,图片传遍微博,网络,最终,这消息被众从教育专家捕获,于是有些教育专家坐不住了,以水笔为利器,以文字为炮火,对这位班主任老师的行为进行全方位分析后展开了批判,诸如违背教育法,侵犯学生人生权利,涉嫌体罚甚至涉嫌违宪等指责都来了。
但我真没看到任何文章里教育专家面对学生上课嗑瓜子的情况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个别专家提出了解决方案,也是“专家型”的方案,理论一套一套,放之于纸上熠熠生辉,放之于实际,则可能一败涂地。
所以不少网友在专家文章后的留言:专家,你来试试。
我的观点亦是如此。
不是我对教育专家不尊重,身为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十余年的教师, 我曾经聆听过无数教育专家的讲座,他们教老师如何教书,教老师如何管理学生等等,高屋建瓴,侃侃而谈。有些专家的确的几分料,但我真的觉得绝大部分专家离教育第一线太遥远了,他们甚至根本不了解基础教育最真实的现状,不了解教育面临的真正困境。他们或仅凭走访观察,或仅凭猜想臆断对教育发表观点和看法,甚至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真的让绝大部分教育专家走上教育教学第一线,让他们带一个班,上两年课,过程恐怕远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容易,结局恐怕也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美好。
当然,有些专家可能会说,我以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我教书有多好多好,我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少多少奖励,我发表了多少论文专著等等。暂停一下,我的观点是,不管你以前教书有多好,只要你在近期没有在教学第一线,你就可能不了解最真实的教育现状,最近几年,中国的教育甚至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教育环境,教育困境,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是置身其中的一线老师,根本不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这样的变化以及教育的困境。
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中国教育需要教育专家,但需要货真价实的专家,而非指手划脚,满嘴理论的专家。所有的教育专家(甚至教育局长)都应当持续不断地战斗在教育第一线,都应当亲自去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去教一个班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能解最真实的教育状况,说出最切实际的话。其实在中国,也不是没有这样脚踏实地的专家,只是太少太少了。
湖南娄底卫校“嗑瓜子”事件引发关注,据说后来学校承认方法欠妥,自掏腰包买瓜子的班主任道歉。这样的结局想必令“很多人”满意,很多人在对这件事进行反思,但对整个教育的反思呢?
这是一个有些“喜感”的事件,当我第一次从网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当了十余年班主任的我对那位自掏腰包的班主任感同身受,如果我面对学生上课嗑瓜子的状况,我该什么办?我似乎也想不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效果的方法,在众多们对这个班主任行为进行批判的时候,我要向这个班主任致敬,我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因为在中国教育关受过度的现实环境下,其实越来越多的老师对学生犯错已经没有多少办法,任何对学生的惩罚都可能被视为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甚至批评学生也极具风险,所以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现实可能逼迫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为什么老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的文章,在网络上也引发广泛反响。在现实的中国教育环境下,当班主任的确辛苦且风险极大,所以绝大部分老师都唯恐避之而不及。当嗑瓜子事件被众多专家解读为“侵犯学生人生权利”,“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违法甚至违宪”的严重程度的时候,我们应当想想,教育本身已经走到何种严重的程度。
,前两年教育部曾经发文,明确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
湖南娄底卫校某班主任自掏腰包买来100斤瓜子,让这上课嗑瓜子的学生“嗑个够”,图片传遍微博,网络,最终,这消息被众从教育专家捕获,于是有些教育专家坐不住了,以水笔为利器,以文字为炮火,对这位班主任老师的行为进行全方位分析后展开了批判,诸如违背教育法,侵犯学生人生权利,涉嫌体罚甚至涉嫌违宪等指责都来了。
但我真没看到任何文章里教育专家面对学生上课嗑瓜子的情况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个别专家提出了解决方案,也是“专家型”的方案,理论一套一套,放之于纸上熠熠生辉,放之于实际,则可能一败涂地。
所以不少网友在专家文章后的留言:专家,你来试试。
我的观点亦是如此。
不是我对教育专家不尊重,身为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十余年的教师, 我曾经聆听过无数教育专家的讲座,他们教老师如何教书,教老师如何管理学生等等,高屋建瓴,侃侃而谈。有些专家的确的几分料,但我真的觉得绝大部分专家离教育第一线太遥远了,他们甚至根本不了解基础教育最真实的现状,不了解教育面临的真正困境。他们或仅凭走访观察,或仅凭猜想臆断对教育发表观点和看法,甚至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真的让绝大部分教育专家走上教育教学第一线,让他们带一个班,上两年课,过程恐怕远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容易,结局恐怕也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美好。
当然,有些专家可能会说,我以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我教书有多好多好,我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少多少奖励,我发表了多少论文专著等等。暂停一下,我的观点是,不管你以前教书有多好,只要你在近期没有在教学第一线,你就可能不了解最真实的教育现状,最近几年,中国的教育甚至可以用瞬息万变来形容,教育环境,教育困境,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是置身其中的一线老师,根本不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这样的变化以及教育的困境。
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中国教育需要教育专家,但需要货真价实的专家,而非指手划脚,满嘴理论的专家。所有的教育专家(甚至教育局长)都应当持续不断地战斗在教育第一线,都应当亲自去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去教一个班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能解最真实的教育状况,说出最切实际的话。其实在中国,也不是没有这样脚踏实地的专家,只是太少太少了。
湖南娄底卫校“嗑瓜子”事件引发关注,据说后来学校承认方法欠妥,自掏腰包买瓜子的班主任道歉。这样的结局想必令“很多人”满意,很多人在对这件事进行反思,但对整个教育的反思呢?
这是一个有些“喜感”的事件,当我第一次从网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当了十余年班主任的我对那位自掏腰包的班主任感同身受,如果我面对学生上课嗑瓜子的状况,我该什么办?我似乎也想不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效果的方法,在众多们对这个班主任行为进行批判的时候,我要向这个班主任致敬,我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因为在中国教育关受过度的现实环境下,其实越来越多的老师对学生犯错已经没有多少办法,任何对学生的惩罚都可能被视为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甚至批评学生也极具风险,所以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现实可能逼迫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为什么老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的文章,在网络上也引发广泛反响。在现实的中国教育环境下,当班主任的确辛苦且风险极大,所以绝大部分老师都唯恐避之而不及。当嗑瓜子事件被众多专家解读为“侵犯学生人生权利”,“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违法甚至违宪”的严重程度的时候,我们应当想想,教育本身已经走到何种严重的程度。
,前两年教育部曾经发文,明确班主任有批评学生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