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6.20 从林震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2013-06-24 23:24:21)
分类: 涉猎·旧闻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王蒙的奠基之作。小说以主人公林震的限知视角讲述了他由教师转入组织部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中心的问题为线索塑造了刘世吾等官僚主义形象。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林震的身上几乎具备了五六十年代所有年轻人的特征:无比崇高的热情、单纯的线性思维以及理想化的完美主义。而这些特征所带来的挫折、困境与“惶惑”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依然司空见惯,因而使林震这一角色充满典型意义。

 

整个故事便是在林震对生活与事业的热情驱动下开始的。为了二十二岁的梦想,他“抑制住对小学教育工作和孩子们的依恋,燃烧起对新的工作的渴望”,他装着《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兴高采烈地进入了组织部。而戏剧性的,亦或是理所应当的是,林震所遇见的第一位领导便是“有些冷漠”的刘世吾。在刘世吾种种机械式的反应面前,林震的热情仿佛被泼了盆冷水,变得不自然而惶恐,显得青涩而稚嫩。但是这种惶恐在青春炽热的火焰之下转瞬即逝。林震的热情贯穿整部小说,这其中有初去麻袋厂工作受挫后鼓舞自己发扬战斗精神的工作热情,也有帮助赵慧文整理抄纸,“站在她身旁,起一点精神支援作用”的对同事的热情,还有阅读小说,听音乐的对生活的热情,以及衍生出的向前辈学习的热情。而这种热情终究是青涩而稚嫩的热情,因为它是建立在年轻人对生活的理想化上。所以当林震发现组织部的种种工作与他所设想的南辕北辙时,他的热情便会转化成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惶惑”。从看到韩常新的“简况”后的目瞪口呆,到对刘世吾“条件成熟论”的“惶惑”,再到批评会上听到刘世吾的发言后“想被打中似得颤了一下”,林震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似乎一下子变得来路不明模糊不清。其实林震所面临的问题是千千万万年轻人共同的经历,关键在于能否用成熟、稳重的热情以及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来替代不成熟的热情以及衍生出的线性思维。

 

林震的线性思维在小说中可见于一般。在初次进入赵慧文的家时,林震指着花瓶说:“应该插枝花。”又指着墙壁说:“为什么不买几张画挂上?”这种以概念面对生活的态度导致他对身边的人的关系与个性缺乏正确的分析,这在他与刘世吾的接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听到刘世吾常看小说便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听到刘的革命历史后便“第一次以深深地尊敬和爱戴的眼光看着他”,而听到“工作不单纯”的理论后又“像本人受了侮辱一样难以忍耐”。也正是由于他无法梳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故在工作之中不断地“惶惑”。但林震的“惶惑”并不像他的热情一样贯穿整部小说,在故事的结尾,林震最终还是坚决地敲响了领导办公室的门。

 

在故事的结局,王蒙似乎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但林震的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我认为作者已经给出了他的答案。小说中的四位主要人物:林震、赵慧文、韩常新、刘世吾象征着党员干部从青年时期到领导阶层的历程。其中赵慧文与刘世吾都曾在林震的面前感叹自己年轻时的热气与幻想。在林震与刘世吾吃馄饨这一情节中,刘世吾微微红着脸,喝着酒,把肉片夹给林震,仿佛满眼都是自己二十二岁的影子他也曾当面夸奖林震:“你这个干部好,比韩常新强”,并在林震受到韩的揶揄时毫不留情的讽刺韩常新。可即便是刘世吾这样明是非、有能力、有原则的干部,最终也难免“什么都习惯了”。整部作品前后五次出现了刘世吾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可见刘在磨光了棱角,耗干了热情后的复杂与无奈。而赵慧文正处于林震与刘世吾之间的阶段,即依然怀有热情,坚持原则,但已渐渐地觉得力不从心。从林震到赵慧文再到刘世吾,在组织部这个巨大的调色盘中,没有人能够完全的洁身自好不受沾染。赵慧文正如鲜亮明快的蓝色被染成忧郁的藏蓝,刘世吾正如清新自然的翠绿变成诡谲复杂的墨绿,而林震这片热情似火的鲜红恐怕也终会被染成暗淡深邃的绛紫。至于韩常新这样“年轻有为”的新兴官僚主义干部,正如在调色盘中游刃有余,永不被侵蚀的黑色。讽刺的是,尽管人人尽知韩常新的浅薄,最终被提升为组织部副部长的却是他,这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干部选择的择劣机制。

 

再看林震的种种个性,纵然他对现实过于理想化,纵然他想要单纯的“按娜斯嘉的方式生活”,但他毕竟保留着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所应有的活力与质朴,并始终以正确的概念为信仰指导自己的人生与工作。反观当今社会,又有多少年轻人还保留着这份青春的热情?前些时日网上疯狂的“致青春”,其中不乏与我同辈之人。试问你们的青春难道不正应是当下吗?曾听一位同学说:人人都向往着刘世吾,但最终会选择韩常新的道路。究竟是社会的风气改变了年轻人,还是年轻人的思想改变了社会,同样身为年轻人的我不得而知,只能单纯的看着昔日的同窗一边追忆着曾经的单纯美好,一边以成熟而复杂的心态面对着社会。如今组织部尚存,而那个热情似火的林震,却又不知身在何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