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荷娣居士(下)

(2009-07-12 14:10:55)
标签:

佛教

洪荷娣

花木之乡

居士

老方丈

分类: 随记笔录

洪荷娣居士

(续)洪居士的女儿女婿平时在上海工作,是做花木生意的,年轻已有成就。几个星期回来一次,一回来总是直接到这个寺庙来看父母,父母已以寺为家,他们一家都把弘佛作为一项事业和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洪的女儿女婿和我谈了母亲的建寺经过。我听了不禁肃然起敬。

洪荷娣原来经营一家花木公司,生意也很正常。九六年前,她身体上毛病不断,本身笃信佛教的她就想建一所寺庙,当地以前有一个一里庙的,后来毁掉了,她想择地重建。当她在家里宣布这个决定时,遭到全家人的反对,认为是异想天开。她决心已定,信佛人称之发心。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到处化缘求捐,并到市宗教局、镇土管所等部门申请,锲而不舍地奔波、联系、争取,感动了村里的众乡亲和村干部,获得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S239省道旁划到了一块地用于建庙。

建寺庙需要的资金很大,她一块砖一块石的筹备。为省钱,她自己设计图纸,请当地建筑队援建,全家人和村民信众一起帮工,宏大的殿宇竟然一幢幢地建了起来。受她的精神感动,全家人都参与进来,丈夫也住在了寺内,每天整理院地。在常州工作的孙子也是双休日常来帮助料理。经过十年建造,寺院已初具规模,成了当地村民进香求佛的好去处。

寺院建成后,需要有得道高僧进院主持。她到宗教事务局联系打听,宗教局局长向她推荐了一个法师,这位法师曾常州天宁寺监院,后回河南开封,在开封佛教协会任职,是个有修为的僧人,但不知老法师肯否到乡下的小庙来。局长感到希望不大,因为法师年事已高,乡下寺庙在建条件等还不完备,地处又偏远。现在社会上要找一位高僧不是件容易的事。洪居士得信后抱着执着信念赶往开封求见。也是有缘,许是洪居士的一片诚心的缘故,联络、进见、表愿,法师慨然应允。洪居士满意而归。

师傅年轻时受过不少苦,当时已过花甲,体质较弱,开寺几年后,师傅一次在田间散步时突然中风,洪居士等把师傅弄进医院倾力治疗,才转危为安。不知是何故,是师傅年岁大了还是年轻时受得苦多了,或者是佛祖要对他考验,这几年师傅是连续进医院。中风之后又复发了一次,差点瘫痪。然后是糖尿病,天天用药。还有其他的毛病,真是折磨连连。洪居士说这是师傅在代众受过。经洪居士和其他信众的悉心照料,加上师傅的好性情好心态,使得师傅一次次过关,神志清楚,生活较常。洪居士夫妇俩更是待之如父,天天为师傅料理,定时喂药、打胰岛素、做清淡饮食、陪同下楼活动等。即使是待亲身父母,做到这些的社会上恐也不多见的。

本来洪居士准备建成寺庙请到师傅后再去做生意的,现在为照顾师傅只好是全身心地留在寺里了。也是福报,洪居士这十几年辛苦奔波劳碌,终有成效回报,得到了乡亲们的尊重,成了当地的名人,基本上十里八里的都认识她的。她也成了一位政协委员,能为民众更多地做事了。忙碌辛劳建成寺庙,她的身体倒也硬郎了,本来一身毛病都已不见。

我在如来寺只待了一天时间,短短见闻使我尘心得到了一次荡涤。夜晚的寺院一片寂静,隔壁洪居士还在念读经文。清晨未到,鸟还未鸣,在晨风吹响的宝殿叮叮的铃声中,又传来洪居士等僧人信众的早课诵经声。

我对正信佛教的理念(四法印)有接受和理解,也相信、期望善福有报。真心祝愿世上好人终成善果。

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