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牛迎虎 之“溜缝儿糖水”——糯米,醪糟,与奶酪

标签:
醪糟小吃甜品 |
分类: 东方美食 |

有很多经典语录形容酒足饭饱,比如,吃自助餐的境界“扶墙进,扶墙出”。说的是要饿到只能扶着墙勉强移动,才去吃自助,要撑到只能一手扶墙一手托腰才能走路,再离开。过年吃年饭,当然没有“扶墙进”一说,不过,“扶墙出”嘛,总有几分神似。早已是眼馋肚饱,家里老人发话,“囡仔,再去盛碗糖水溜溜缝儿”。溜缝儿,带着儿化音,不知道是不是北京土话,不过,这个看似和建筑施工室内装修有点关联的词用到吃饭上,竟是出奇的贴切。食物都已经填到嗓子眼,还要在来点糖水,填充在食物的缝隙中,直到满满的再插不下去分毫才罢休。
现在,说道甜点就想到西餐,也确实只有吃西餐才有意识地在主菜后面额外加点一道甜点。其实,中国菜本身就带着甜点,只是它已经完全融在了生活中,反而不觉其形。比如,年菜里总要有道八宝饭;平常饭馆里点菜,只要不是快餐,最后总要来份点心;甚至吃涮羊肉,也要上一份麻团,才算圆满。中国的甜点,不一定是固态的,除了有各种各样的甜粥之外,饭后小憩,秋冬时节吃上一盅冰糖川贝炖雪梨,或者银耳莲子羹,都是养生又美味的甜品啊!
醪糟,也叫甜酒酿,江米酒,糯米酒,味道清甜带酒香,是很经典的“溜缝儿”工具哦,酒酿圆子,醪糟鸡蛋,都是百吃不厌的经典小吃。由酒酿作为辅剂做成的奶酪,更是北京小吃的精华之一。
原料:糯米,酒曲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浸泡过夜
(2)糯米蒸熟(下图左)
(3)把糯米放入一个无油的带盖容器,待糯米冷却到35C-40C,加入用清水调开的酒曲,拌匀。把糯米压到碗边,中间留一个圆孔,方便出酒。(下图中)
(4)盖上盖,放在温暖的地方(比如暖气附近),大概24h就好了。不要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发酵过度而变酸。好的醪糟甜似蜜而带酒香。(下图右)
(5)做好的醪糟放在冰箱4C保存,一般偶都是三天内就全吃光了,解馋啊!
要点:全程无油




醪糟吃法:
(1)直接吃,香喷喷甜丝丝凉冰冰,吃了停不了
(2)煮沸,下糯米圆子,就是酒酿圆子啦!
(3)煮沸,下鸡蛋,煮到溏心盛出,经典的醪糟鸡蛋!
复杂的吃法,奶酪。
这里说的奶酪可不是cheese,后者更准确的称呼为“干酪”。奶酪,清宫廷小吃,有点类似今日的果冻,不过,是纯牛奶加醪糟制成,和琼脂糖+香精的口味,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奶酪传说中的做法:
醪糟:全脂牛奶(v/v)=1:3
牛奶煮沸,加少量糖融化,冷却至<40C 兑入醪糟,搅匀
烤箱 80C 烤40min
4C 保存
我家的烤箱没有那么低的温度档,放在暖气上做的,不是很成功,没有凝结得很牢,不是温度问题就是醪糟放少了?

前一篇:10分钟搞定两款美式烤肉
后一篇:好吃不贵 小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