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则徐致黄冕手卷

(2022-11-12 15:36:12)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读书偶得


 林则徐与黄冕交情非浅。但在《林则徐全集》中,却见不到林则徐致黄冕的信函。实际上,林致黄的信件并不少,且被黄氏装裱为手卷珍藏。

这个手卷的踪迹最早出现在咸丰十年四月二十二日曾国藩日记中:“中饭后写九弟信,跋林文忠手札,系黄南坡寄来者。”“林文忠”即林则徐,“黄南坡”即黄冕。

《清史稿》载:“咸丰初,粤匪围长沙,冕建守御策。及曾国藩治兵讨贼,冕创厘税,兴茶盐之利,军饷取给焉。又开东征局,专饷曾国藩一军。起授江西吉安知府,复以事劾免归,仍以饷事自任,湘军赖以成功。”可见,黄冕与曾国藩的渊源很深,这是黄氏将林则徐手札寄给曾氏请跋的缘由所在。

林则徐逝于道光三十年,黄冕迟至十年后才向曾国藩请跋,大概因为装裱时间比较晚的缘故。

林、黄的交情始于江南,延续至西北。道光十一年七月,林氏授江宁布政使,黄氏时为上元令。十二至十六年,林氏任江苏巡抚,黄氏先后署元和、上海知县。可见,十一年至十六年,两人为上下级关系。十七年正月,林氏升湖广总督。两人拉开了空间的距离。二十一年闰三月,林氏因禁烟抗英被清廷降为四品卿衔,发往浙江。其时,黄冕署镇江知府。两人得以再会。五月二十五日,林氏日记云:“狼山谢镇(朝恩)、黄守南坡(冕)亦俱来,南坡在寓晚饭。”然而,此次重逢相当短暂。就在当晚,林氏接到发往伊犁效力赎罪的上谕。次日,林氏踏上赴疆行程,黄氏至宁波为其送别。八月,英军侵浙江,清军大败。黄氏受牵连,亦于二十二年十二月被遣伊犁。二十四年,两人在伊犁相聚数月。二十五年正月,黄氏因治水利、屯田有功,赦还。林氏赠联:“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停云。”跋云:“南坡仁弟大人去岁访余伊江,作数月聚,今复于红山话旧,同行至高昌而别。盼余有回疆之役,而南坡以塞外城工襄力,已荷赐还,因伊拉里克垦田,留督其事,行将光复旧秩,良可慰也。嘱书楹帖,遂书其事于右。道光乙巳孟陬下浣。”二十六年,林氏署陕甘总督时,奏请将黄氏暂留西宁差遣。可见,两人在西北时,往还是很密切的。

共患难于边塞苦寒之地,这段特殊的经历无疑大大加深了两人的交谊。林致黄的手卷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其价值不言而喻。遗憾的是,它幸存于世的可能性很渺茫。曾国藩的跋文亦未见存世,不知他读此手卷有何感想。

黄氏交游很广,因此,为这个手卷作跋的名人肯定是不少的。然而,目前所见跋文,仅有刘蓉《书林文忠公手卷后》。其文云:

“林文忠公虚怀好士,士以此乐归之,或被容接,退而欣然,无不意满。今观所与南坡先生塞外往还书,词意周挚,往复曲至。于是知公所以负重名、成盛业,大率善曲体人情,而遇事兢兢,不忽于细微。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彼圣者诚不可几及,而第能其什一,亦足以著闻于当世矣。南叟练达多大略,今老矣,然与谈当世之务,感时局之变,意色怃然,病世之龌龊者不足与有为也。盖自早岁为吏,尝见器于名公硕德,亲炙其绪论,熟观其行事,更历久而所得滋多,渊源所自,非无因也。士不务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而乐以其才智自见,能无陋与?予观此册,盖不能无慨也。”

从“今观所与南坡先生塞外往还书”句,可知此手卷的信函均写于西北。“词意周挚,往复曲至”,可见林氏为人为文之风格。

同治六年二月,刘蓉由陕西罢职归湘。四月抵长沙,闻湘乡匪警,遂寓省城数月。此间,曾纪泽有《丁卯仲秋,送诸弟省城应乡试,寓黄氏宛园。外舅刘霞仙先生抚秦罢归,同宴园中,约宾主各献所能。于是黄子寿与弟纵饮,郭樗叟作草书,霞丈与纪泽各赋诗也》,郭崑焘有《自长沙夜归途中有作,即寄曾劼刚公子、黄子寿方伯,并讯黄南坡方伯、刘霞仙中丞,兼怀闱中诸子》。“黄氏宛园”即黄冕的宅子,“刘霞仙”即刘蓉,“黄子寿”即黄彭年,“郭樗叟”即郭崑焘。可见,刘蓉寓长沙时,与黄冕有往来。观林则徐手卷、作跋当在此间。

曾纪泽说“霞丈与纪泽各赋诗也”,然而《刘蓉集》中却未见作于宛园者,或许是因为刘蓉没有保存的缘故吧。

宛园和叶德辉怡园均在长沙苏家巷。怡园毁于193811月“文夕大火”,宛园不可能幸免。因此,林则徐致黄冕手卷如果不存于世,很可能就是毁于这场大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