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甲山的来历

(2017-12-26 20:19:28)
标签:

历史

旅游

时尚

图片

文化

分类: 文化

太甲山,一座玉山县城的背靠山,属怀玉山余脉,北连紫湖与南山,西接横街,东连双明,南毗四股桥。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拨966.7米。

据《竹书纪年》记载: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太甲(生卒年不详),姓名子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传说,太甲被放七年,曾潜出桐宫,南下江南,路过玉山,忽见后山有一龙首,向其点头。太甲大奇,攀山及顶,四野皆空,一轮红日高挂,脚下云雾如海,一人至上,唯我独尊。回望北面,遥见三位老者腾立空中相对而语。太甲择地而居,山高无水,苦寻无果。清早,门开,忽见一鹿突然咬住其衣不放,强拖其往山中走去。不远,忽见水源,大喜,捧水大喝,回头,不见小鹿。一年有余,终悟,返朝,废除伊尹,重登皇座,大赦天下。

据清乾隆四十九年版《玉山县志》伊尹奉太甲巡于此,故中。

是故,宋代汪应辰作《太甲山》:“君王自古幸游多,未必南巡到涧阿。龙虎夜藏金鼎火,凤凰朝食玉山禾。云霞落日舒旗帜,琪树西风响佩珂。伊尹乐耕南亩田,想应高隐碧嵯峨。”

因此,太甲山又称太甲灵山、太甲云山。

http://s4/mw690/001frBvxzy7gSYjRra36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四股桥的传说
后一篇:登太甲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