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姐说】
昨天,就在刘庆峰从马云手里接过湖畔大学首批“保荐人聘书”并应邀给湖畔大学讲课的时候,科大讯飞(002230.SZ)公司(股票由于收购正在停牌)却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波——《华夏时报》刊载了一篇足以令讯飞公司上下愤怒的报道《科大讯飞上市8年依靠政府供血再融资43亿仍缺血》。
http://ww3/large/442fed3cjw1f2e2wew5moj20fi0ad0t3.jpg
科大讯飞此时停牌是因为一起收购
而在科大讯飞董秘江涛给杨姐提供的一份材料中,可明确看出《华夏时报》文章中有以下几点明显的误导和漏洞!真正懂科技、懂创业、懂行业、懂科大讯飞的记者或者投资人,只要稍加研究,也会知道那篇文章是在标题上偷换概念,误导读者。
第一,偷换概念:《华夏时报》文中“靠政府供血”和“再融资43亿仍缺血”的说法对读者是一种绝对误导!
因为在人们既定的语言习惯中,“靠政府供血”和“……仍缺血”这些字眼一般都是指一家公司由于亏损,自身盈利能力又不够的情况下,要依靠外力才能勉强活下去。
而科大讯飞的真实情况是:“2008年上市后第一年就开始盈利,连续8年保持中高速业绩增长。2015年,科大讯飞主营业务增速超过40%,综合毛利率达到49%,过10亿。
政府的补贴是为了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并不是给科大讯飞救命;再融资43亿是为了新的投资并购进行募集资金——也不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在科大讯飞看来,这种措辞绝对是一种对事实的歪曲,偷换了概念。
文中“事实上,从上市到现在的8年间,科大讯飞的净利润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补助,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为投资者和舆论所诟病”这句很奇怪,在盈利的前提下还能得到政府补贴是利好啊,政府取消对你的补贴才是利空——讯飞真正的投资者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怎么会诟病呢,只有竞争对手才会对此诟病啊!
第二,政府补贴1.1亿是为了引导创业方向,在讯飞收入中占比不高——且讯飞上交利税2亿!
艾玛,如果不仔细看材料,可能杨姐平时也没注意到:
2015年科大讯飞的收入同比增长40.87%超过25亿,,毛利12亿,税后利润4.37亿——在这个过程中,研发投入5.77亿元,在营业收入25亿元中占25%。而2015年政府补贴1.1亿,补贴占营业收入比重4%,且该比重近年来逐年下降,同时,《华夏时报》没有提到的是,讯飞在获得政府补贴的同时,在2015年上缴利税已经超过2个亿!
第三,利润和“利润率增速”下降的问题,科大讯飞并不否认,但讯飞董秘给出的理由还是很实诚的: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比较大,这真的是对未来的投资!
刘庆峰此前的公开解释也已经足以说明问题:“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下滑主要是面向教育2C业务、输入法、云平台等方向加大投入,用户规模显著增加导致费用增长较大,而当前尚未进入收费期。同时,公司在人工智能源头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这些投入都是为未来更大规模收入和利润增长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是董事会对公司在当前阶段的战略定位。”
此外,就是过去的一些教育产品毛利下滑,主要原因是硬件占比较大、毛利较低的班班通产品增长较快,拉低了整个业务的毛利!而科大讯飞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并不是这些硬件产品。
刘庆峰毫不怀疑未来科大讯飞是一家基于语音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高智能型的公司——因此他才敢在2015年把5.77亿元都用于研发投入。
http://ww1/large/442fed3cjw1f2e2xguj3ij20c40dczkg.jpg
“我们敢在研发上投入25%的营收比例,那是因为我们对语音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信心!”刘庆峰说。这些钱很多都花在了人才身上。讯飞在2016年年初启动了一个“春晓行动”,面向全球招募10名国际顶尖人才、100名行业领军人才、1000名骨干人才——因为在这个领域,人才即一切!
据悉,去年联想的研发投入占营收2%不到,华为12%,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近25%——其实讯飞是在做长期投入,筑高墙!
好,那这么多钱砸出去讯飞这墙到底筑起来没有?
首先在核心技术——“英语合成技术”超过美国人和英国人,印地语合成超过印度人;后来拓展到语音识别,在15年宝马组织的全球语音识别比赛中,科大讯飞不仅是第一名而且超过第二名美国Nuance公司十几个百分点;
其次,在翻译技术方面,2014年底科大讯飞的汉英和英汉翻译技术彻底扭转了过去历史上汉英是日本全球第一、英汉是美国全球第一的历史。
再次,在被认为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制高点——认知智能领域,主要是指推理、学习以及知识表达能力方面,科大讯飞的布局不仅在中国遥遥领先,在全球也处于前列。最典型的是高考的例子,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图灵中心希望在生物学高考中达到美国大学的入门分数线,日本希望2021年机器人能够考上东京大学,中国启动的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则由科大讯飞牵头,目标是未来三到五年机器人考上一本,目前已经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标志成果:机器在语文和作文评分当中已经超过了人工专家,这个在行业中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基于这些核心技术的推动,科大讯飞正在持续推动全国大市场渠道的建设进度,在教育、智慧城市、客服、车载等领域迅速控盘市场——接下来的业务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第四,关于给投资者回报问题:
《华夏时报》原文中称,记者测算,科大讯飞上市以来有3次再融资,融资总额达43.5亿元,而这8年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7次,只有4.15亿,占前者还不到10%。按股利支付率达到25.13%,但是这些钱只占其再融资总额的9.5%。
这一点有些令人不解,请问作者的意思是,科大讯飞给股东分红的钱应该和融资总额一样多么——那么公司上市的意义是什么涅?
如果一个公司融资的钱最终都又通过分红反馈股东,那这家公司还上市干啥?上市的意义在于通过融资去干自己想发展而没钱发展的事业,事业做大做好了股东利益要通过股价上涨和利润分红体现是不假,但这种“分红收益”并不是要跟“融资额”比,而是应该跟同时期把钱投在了“定存、理财、买房”这些投资渠道上比的收益,看哪个投资收益率更高!
难道……不是这样么?就杨姐所知,那种去融资几个亿后几个股东全拿来分到自己腰包里然后跑路的……难道不是野鸡类的P2P么?(不好意思,开个玩笑,正规P2P不会分融来的钱,科技创业公司也不会按照融资额来给股东算分红!)
换句话说,一家公司股东分红与融资额之间没有可比性!
第五,关于送转股:
文中称“除了派现外,科大讯飞也热衷于扩张股本。公司上市以来一共有5次送转股,股本扩张达到16.61倍,目前总股本达到12.9亿,按停牌前的3月15日27.93元收盘价计算,总市值达到了360.3亿元。”
这段就更奇怪了,讯飞股本扩大是“结果”,而不是目的!派现和送转股的目的都是为了给股东回报,不是么?难道这也错了么?
此外,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是多维度的,在中国尤甚。这八年来讯飞的股价从IPO时的12.66元飙升到了59.75元,总市值从13.57亿飙升到了359.35亿,市盈率也从IPO时的29.98倍上涨到了84倍!
http://ww4/large/442fed3cjw1f2e2ylc378j20hs09qq36.jpg
第六:关于再融资
文章中称:科大讯飞2008年上市以来,几乎以两年一次的速度再融资,分别是2011年、2013年和2015年,3次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高达43.5亿元,如果加上IPO募资,科大讯飞从市场上吸金达46.9亿元。
这点我没理解清楚,该记者是想说明科大讯飞融资过多么?
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么杨姐要说,第一,科大讯飞能融来这么多钱(其实我一点也不觉得多)说明他们被看好!有本事,还有很多公司想发展都没有人投呢,ST……
第二,亲你知道中国的A股公司除了IPO时在上市之后唯一的融资渠道就是增发么,而且是定向增发——这么大笔的资金,除非疯了想跟银行借钱,那么几年下来连本带利你就会光荣地开始给银行打工,否则就要搞资产质押借钱。
当然,刘庆峰还可以低吸高抛炒作自己公司股票,然后再把自己的钱“借给”上市公司做研发和收购,可是刘庆峰为了对外表达自己对公司的信心,绝不套现跑路。作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并将公司成功上市的创业者,自讯飞上市8年来,刘庆峰哪怕股价最高的时候都没卖过一分钱讯飞的股票,你觉得是刘庆峰这样的老板ok呢,还是乐视的贾跃亭老板更让你放心呢?
http://ww4/large/442fed3cjw1f2e2zb6ajkj20bu0dcmxc.jpg
其实就杨姐看来,除了标题误导和以上内容会令读者对科大讯飞产生一定误解外,《华夏时报》文章中大部分还是相对客观中立的。
例如,科大讯飞2015年非经常性损益达到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2012-2014年非经常性损益增速分别为90.89%、10.29%和50.8%。其中,2013-2015年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达到8198万、1.01亿和1.1亿,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9%、27%和26%。
记者这段是说,科大讯飞获得的政府补助越多,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越低——那不是说,科大讯飞的净利润是在上涨的么?
第七,认识一家企业,不要总看利润、利润率……以及一些短期可见的指标。
君不见,优秀的高科技公司的长期竞争力构建都是以时间换空间,在核心战略方向上敢于投入的吗?
以美国市值最大的几个高科技公司为例,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曾今连续亏损了近20年,但依然大手笔投入无人机快递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如今市值高达1.6万亿人民币;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因重金加码无人驾驶和机器人等高科技的研发,非谷歌业务2015年损失了36亿美金,但是其市值在近期曾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阿里巴巴十年修成正果,现在市值2000亿。最初马云穷得叮当响的时候,连日本人孙正义的钱都拿了……
http://ww1/large/442fed3cjw1f2e2zzl99nj20fa0930t0.jpg
好吧,总结陈词,杨姐的看法是,科大讯飞是一家尚处于研发重点战略、关键技术过程中的公司,李彦宏为了研究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百度大脑,能够公开表示,不在乎百度利润率下滑的压力,那么科大讯飞的情况也完全一样——对未来的投入,看清方向的企业家不能被资本市场的指挥棒带得团团转。
而恰恰是一些对短期利润、利润率增速看得非常重的财务投资人,他们才不会在乎公司的长远发展,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恰恰因为是只顾眼前利益,反而无法分享一个公司的成长收益。
用科大讯飞的话说:“我们在人工智能的战略机会窗口期,以时间换空间,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盈利能力正在持续快速提升。因为看好未来,科大讯飞在TOC业务上做了大量的投入。科大讯飞目前还不是奶牛,当前的大投入是为更大的规模爆发做好准备。”
————不喜欢被曲解的分割线————
【小白不菜】微信号:xiaobaibucai521
我们是小白,但我们不是菜鸟!
荣获2014年最佳自媒体
媒体训练营2014最佳自媒体
百度知道认证专家
2015媒体训练营年度媒体之星
您可以在百度百家、今日头条、QQ公众账号、腾讯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等平台同时阅读,您还可以在领先的“蜻蜓FM”上“听”到这些精彩内容
小白不菜是宇宙第一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