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少一个真正茶叶品牌----中粮茶叶CEO贾鹏

标签:
茶文化中国缺少真正茶叶品牌中粮茶叶ceo贾鹏文化 |
分类: 精茗蕴香 |
茶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中国,茶叶往往是以种类和产地的名气来划分的,很少听说某一种特定的茶叶品牌特别有名。对此,中粮旗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鹏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2010)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茶行业的门槛很低,企业之间的差异化很小,若能实现行业整合,将消费者的观念从产区和品种转变到品牌上,这将是中国茶行业一大进步。
贾鹏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谈到,现在中国的茶行业还没有一个在全品类茶叶方面,做的非常强的一个企业。中茶公司现在正在做茶叶全品类的这么一个企业,也就是保证在中国的各个产区,从南一直向北都有好的企业。比如在我们自己企业的规模,最大规模现在有企业,像福建地区,它有一个7个多亿的那么一些企业,很多很多企业在几百万,及千万这么一个规模,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它自身的一个能够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一个竞争实力,就核心能力。它从收购、采购、生产加工,然后是包装、品牌运营,运用三大渠道是经销、商超、专卖,来实现他自己的销售。每个产区都有它的好的企业,但是这些好的企业,它的核心能力,雷同性太多,雷同的太多,没有一个去做全品类的一个企业,但是中茶想在整个的战略定位也好,产品定位也好,想在全球的全品类茶叶上想做一个有核心能力的企业。
在贾鹏看来,中国缺少真正的茶叶品牌,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业问题。在近十五年里面,中国的茶叶品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还不足以和国外一些大的茶叶品牌相比较。现在中茶正在着力以品牌发展为主导,通过中茶的品牌覆盖全球的优质茶叶品类,包括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也就是说中国的九个茶叶产区,都要通过中茶品牌去要带动这些品种的销售和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
据贾鹏介绍,目前中茶在推广品牌的同时,已经开始做一些产品的创新。
贾鹏说“我们要找到一种产品的差异化,因为都是农副产品,八千万农民都会做的东西,那么我们中茶品牌,怎么做出差异。现在我们在很多产品上已经有了一些突破,但是份额还在增长中,还没有一个很大的份额。但是我想首先是要把茶叶的品质做好,把茶叶的规模做大,另外茶叶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所以我们有决心在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以及商业模式的引导下,把中茶品牌做好,把茶叶的品质做好。”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坐在我旁边的是中粮集团,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鹏先生,贾总您好。
贾 鹏:网友好,你好。
主持人:说到这个茶叶,大家可能对国内的这些茶的种类,价格什么比较清楚,但是对于中国茶在整个国际上是
什么样的情况,不大了解,那请贾总大概的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贾
鹏:好的,中国茶叶的一个特点就是品种是全球最多的品种,产区覆盖面也是最大的。那么现在中国茶叶主
要出口的品种应该是绿茶,属于浙江、江西、安徽主产区的绿茶;其他也有普洱茶、乌龙茶、很多品
种、花茶都有,这些品种都有,但是量最大的,应该是绿茶,出口的。主要进口国是西北非(摩洛哥、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三国的总称)、东欧、欧盟
这些国家。量最大的应该是西北非地区,就是欠发达
地区,应该是在15万吨多一点这么一个数量。那么在整个国际市场这一块,中国绿茶的份额,国际市场
的份额是最大。
主持人:那我们出口的是什么样的层次的产品,进口的又是什么档次的产品?
贾
鹏:我们出口就像刚才说的品种很多,从这个各个产区,你像这个福建产区,主要乌龙茶为主;华东、华
中、西南地区,是绿茶为主;像普洱茶、这个红茶是一个全球市场,红茶是一个最大的品种,全球茶叶
的贸易量85%是红茶,但是中国红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是很小的。我们年均出口红茶只有2、3万吨,整个
贸易量应该是在150万到160万吨,那么这么一个差异出口布局。
主持人:这样咱们是不是就比较吃亏呢?
贾
鹏:吃亏,它也不是很吃亏,因为在中国现在茶叶消费已经上升了,从去年的数据看,中国是125万吨的产
量,中国的产品内销量是90万吨左右,就是中国的茶叶消费量现在近十年是连续增长,因为这个收入提
高,生活水平提高,关键有一个健康意识提高,就是对茶叶有利健康的意识是越来越强。那么带来了国
内的消费增长。
主持人:说到这个健康,我们刚才在场的几位老总,他们都是无论提到果汁也好,还是这种混合的饮料也好,还
是食用油也好,未来的方向都是健康,那中茶一定也是往这个方向发展,那我们的产品有些什么样的变
化呢?
贾
鹏:茶是有益健康,这个都是不需要争论的事实,中茶在对产业的品质上的控制,是按照这个产业链是非常
严格的。你像现在日本国对乌龙茶的进口,我们中茶现在基本上在中国乌龙茶出口50%。日本的检测标
准非常高的,我们的产品就是通过这个环节的监测、控制检验。出口到欧盟也好,到日本也好,我们所
有的品质,都是非常的达标,完全是达标的。重要的手段就在于,因为中国的茶叶基地、茶园、属于八
千万农的;它不像其他国家,茶园属于很多大的农场主,庄园这种经营方式。我们的茶园属于农民的,
所以中央有一个三农政策。
主持人:但是说到这个全产业链概念,和您刚才提到的80%都是靠这种外部去收原料的采购,是不是有矛盾,有
冲突的地方?
贾
鹏:没有矛盾。全产业链的意义概念,不是说我们去从种茶、采摘茶、生产茶,不是这个概念。生产加工、
品牌运营、然后到终端销售,这个源头这一块,主要是什么呢?把控好源头的品质,原料的品质,它也
属于产业链概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产业链不等于去种茶、种大米、种大豆,它是强调的是环节的把
控,环节上品质的检测和把控,这是产业链的真正意义。
主持人:这样是不是反过来也会对农民的这些种植的行为,习惯有一些影响?
贾
鹏:非常大的影响,它会知道,因为我们有严格的这个检验,我们有标准。茶农就会在意我的东西符不符合
中茶公司的这个质量标准。因为我们的整个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中茶不要,那么这些货卖给谁,所
以在全社会的这种食品安全的这种推广下,政府各个方面的作用下,茶农的这种食品安全意识,也在提
高。实际上就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企业一方面的问题,当然自立铸就诚信是非常重要的,是
企业自身需要做好的事情。但是政府,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执法的力度、包括自身农民也好、茶
农也好、大米农、大豆也好,他们都需要去提高这种食品安全意识。
主持人:您把我们今天的主题记的特别熟。那既然是中茶公司,它肯定不会只限于茶叶,那除了茶叶还有一些其
他的,比如说茶饮料,其他的产品,是怎么样的一个分布的情况呢?
贾 鹏:我们现在没有进入茶饮料这个行业。
主持人:为什么?
贾
鹏:因为这个从按照集团的业务定位来说,现在我们还不适合进入茶饮料的行业,因为在集团内部,可能还
有一个重新分工,就是茶饮料这个产品,可能会进行重新的定位,到底是有哪一家公司来做这件事情。
我们主要还是传统茶和现代的,现代包装形态的茶叶为主。那么就进口、出口和内销,这三大主要茶叶
业务,但是我们同时还有咖啡,还有各个业务。
主持人:那么我们知道中茶商标是新中国的第一个茶叶商标,而在中国,茶叶往往是以种类和产地的名气来划分
的,就很少听说某一种特定的茶叶品牌特别有名,那么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贾
鹏:因为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实际上持续了很久很久了,几百年也好,上千年也好,说的都不过分了,实际
上真正的品牌,应该在近十年,或者十五年里面,中国的茶叶品牌实际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很大的进
步,因为茶叶是一个传统农副产品。你像现在大米,你很难说出一个品牌,那么最近从去年开始,中粮
集团开始做这个米,那么有福临门大米,所以开始大米有了品牌,那么在这之前是没有品牌的,农产品
(000061
股吧),因为它农副产品的差异性太小,它的这个同质化太严重。
主持人:那么我们茶,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它不仅是有保健作用,您刚才说到是对健康有益,又是我们平常
很常喝的一种饮品,然后另外一方面,中国有博大精神的茶文化,中茶作为我们国内茶叶方面的龙头,
您觉得在这方面担负着怎么样的责任呢?
贾
鹏:这个题目也很大了,很大的一个题目。这个责任我觉得第一个是在行业里面,现在一直在强调这个食品
安全,在行业里面所有企业,因为从规模来讲,我们目前还是最大的,那么首先企业诚信经营,要对各
个方面去承担责任,要强调这种意识,强调这种信念,这是我们在行业中应该起的发挥的一个作用。再
一个就是在茶叶的品质安全上,实际的措施和把控能力上,我们整个行业都要提高,我们都要提高,从
政府到从农民,包括政府的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包括告诉消费者,哪一个地区的茶叶,他的农残可能
会高一点,那么重金属含量会高一点,那么我们都要把这些实情告诉消费者,所以让诚信经营,应该是在
行业中,我们在行业中发挥的一个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一个。
主持人:就是茶包。
贾
鹏:我们叫袋泡茶,老百姓也叫茶包,那么它的这个茶叶品质,实际上不是一个真正能代表茶叶高品质的一
个产品,在品质方面,不是一个真正的或者懂茶、会喝茶,从营养价值也好,从观赏价值也好,茶包不
能代表一个茶叶的最高品质,所以它是一个方便性标准化的产品,发展到工业产品这一段。
主持人:这个怎么说?
贾 鹏:就是说企业太多了,这个行业大大小小的企业我们七万多家。
主持人:但是这不是一种市场化的表现吗?
贾
鹏;市场化的表现,它应该通过一段时间,七万、十万家,最后整整整,整完之后,他一定要去缩小,企业
的自身的实力,它应该扩大。七万家的一个企业,去做一个事情的话,它的门槛一定是很低的,门槛是
很低的,竞争一定是很激烈的,差异化一定是很小的。如果最后整合出来,比如慢慢逐步的是减少的时
候,这个一定是行业进步的时候。
主持人:那您觉得茶企业,它的竞争力体现在哪些地方?
贾
鹏:现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在全品类,全品类茶叶方面做的非常强的一个企业,那么中茶公司现在在做全品
类,茶叶全品类的这么一个企业,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中国的各个产区都有好的企业,我们从南一
直向北,都有好的企业,在我们自己企业的规模,最大规模现在有企业,像福建地区它有一个7个多亿
的那么一些企业,很多很多企业在几百万,及千万这么一个规模,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它自身的一个
能够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一个竞争实力,就核心能力。它从收购、采购、生产加工,然后是包装、品牌运
营,运用三大渠道的经销、商超、专卖,来实现他自己的销售。每个产区都有它的好的企业,但是这些
好的企业,它的核心能力,雷同性太多,雷同的太多,没有一个去做全品类的一个企业,但是中茶想在
整个的战略定位也好,产品定位也好,想在全球的全品类茶叶上想做一个有核心能力的企业。
主持人:国际上是有这样的例子吗?
贾 鹏:国际上有大企业,但国际上的大的茶叶企业实际上不多的。
主持人:所以说这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题吧?
贾 鹏:也是一个难题。
主持人:那为什么不允许这种差异化的地方性的这种有优势的企业存在呢?
贾 鹏:允许他存在,不是不允许。
主持人:那他们也是存在一定优势的。
贾
鹏:地方性的优势,他有的。地方,我不是刚才说了,各个产区、各个省,就产茶省都有他自己好的企业,
这些企业当然规模是不大的,上亿的都很少,这些企业到今天为止,他也没有做成有全国性影响的企
业。那么中茶公司,现在就是说应该是有条件去做,成为一个全品类的,当然在某些品种上更强的,你
像在乌龙、普洱、绿茶这三大品种里面,我们有能力做的更强的,更具备核心能力的这么一个企业。
主持人:跟您刚才说的这个品牌的战略,也是相辅相成的,也需要这个基础。
贾
鹏:它需要基础,也需要个时间,如果中茶在全球品类里面,做的规模是增长比较快的时候,那么这个品牌
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就会产生一个印象,就是说一看见中茶品牌,就知道这个品牌这个企业,它做的是全
球产区的茶叶,全球产区的优质茶叶。那么这个品牌和产品、品牌力和产品力就会互动带动,它会产生
一个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主持人:好的,谢谢贾总,作客我们今天的访谈,谢谢您,谢谢各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