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青柳岸
青青柳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68
  • 关注人气:1,0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渔樵耕读" 、"琴棋书画" 及 "晴耕雨读" ------文人雅士的生活景象

(2010-09-17 10:26:00)
标签:

渔樵耕读

琴棋书画

分类: 曼妙莲蓬

http://s2/middle/442cf7e5g97d0bdca8291&690、"琴棋书画" 及 "晴耕雨读" ------文人雅士的生活景象" TITLE=""渔樵耕读" 、"琴棋书画" 及 "晴耕雨读" ------文人雅士的生活景象" />

一、渔樵耕读:
渔樵耕读即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是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很多是也是官宦用来表示退隐之后生活的象征。因此我国的民俗画常以渔樵耕读为题材,而很多古典家具也常常以渔樵耕读为雕刻图案寓意着生意红红火火。

渔樵耕读的典故:
渔----是东汉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
      拒绝。严子陵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樵----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出身贫寒,靠卖柴为生,但酷爱读书。妻子不堪其穷而改嫁他人,
      他仍自强不息,熟读《春秋》、《楚辞》,后由同乡推荐,当了汉武帝的中大夫、文学侍臣。

耕----所指的是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

读----则是讲述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
      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古代人之所以喜欢渔樵耕读,我想,应该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吧。

    

 

http://s1/middle/442cf7e5g7594dff4e6e0&690、"琴棋书画" 及 "晴耕雨读" ------文人雅士的生活景象" TITLE=""渔樵耕读" 、"琴棋书画" 及 "晴耕雨读" ------文人雅士的生活景象" />

二、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典故: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在古代,弹琴(多指古琴)、弈棋(多指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
         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
         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
         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等记载。

围棋----弈单指围棋,而博指象棋。班固《弈诣》里有“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记载。《孟子-告子章句上》
         说道: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围棋,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
         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欤,曰非然也。围棋为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
         色棋子进行对弈。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
         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
         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
         “棋”是指围棋,古称“碁”,下围棋称为“对弈”、“弈”,棋子分黑白两色,规则简单而变化无
         穷,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华夏族原创文化,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即有记载。而象棋出现较
         晚,棋子设置复杂,不象是中华原创文化。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
         神留给人的文化,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
         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演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
         序》摩本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
         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
         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
         书写汉字的规律。
         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从狭义讲,书法是
         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
         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
         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书”指书法,中华文明早期有甲骨文、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先秦时期主要是用刀刻在竹简
         上,有篆书、小楷等字体,汉以后主要用毛笔书写,有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宋体等各类
         书写形式。

绘画----指中国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
         明快、画风写意抽象。中国画又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
         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这是两种不回的表现形式,工
         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写意画用简练、
         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
         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
         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有的
         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
         笔、用墨、用色的技巧。中国画又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
         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三、晴耕雨读:

晴耕雨读典故:
取自南阳诸葛“乐躬耕于陇中,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以待天时”。一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淡雅与悠然,便淡淡地融入到这四字之中!

晴耕雨读,意思很好理解,就是晴天耕耘雨天读书。晴雨是天气的变化,是客观条件,耕耘和读书是主观能动。你不能决定天气,但是你可以决定你的行事方式。简单的语言却概括了主客观的关系。晴天耕耘,雨天读书,多么和谐的生活方式啊。耕是实践,读是学习。学习和实践是命运发展的真正动因。你的命运是你自己造成的,但是受到客观规律的约束。你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客观规律,和客观规律和谐相处,获得客观条件助力,积极学习和实践,才是领悟人生的道路。  

晴耕雨读,学习和实践,晴和雨,多好的辨证表述啊。学习也是实践,实践也是学习,无论天晴和下雨,都能主动把握人生,积极修行,是大智慧的境界啊。

有时默念“晴耕雨读”,即有一幅画翩然而现。一个牧童,一只短笛,头戴斗笠,骑在水牛光滑的背上,吹着牧童曲。雨丝如织,天幕朦胧,水草肥美,柳枝摇摆。多美的雨季啊!而有时牧童手中的短笛又会变成一本线装书,晚霞映红半边天,双手捧在后背,昂首闭目,默念“好雨知时节”“离离原上草” “江南春色早” ……那水牛神态温和,举止温顺。那牧童一脸山里孩子的纯真、质朴、可爱。多惬意的牧牛晚归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