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肖盛怀《班主任修炼之道》有感

(2015-11-30 19:57:24)
标签:

班主任修炼之道

肖盛怀

分类: 成长在线

不一样的读书感受

——读《班主任修炼之道》有感

       云南 张万芬


个人喜欢看小说,一部精彩的小说无论多厚重,看到痴迷时总忘乎所以,可以放下手边所有的事夜以继日孤灯奋战,跟随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心潮澎湃,故事结束了内心还在翻腾。看小说的感觉像乘坐火车,火车到达终点,停下来怀揣着无限的余韵呼吸车外的空气,整个读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关于专业书籍,读得极少,肖盛怀老师的《班主任修炼之道》是其中读得最精细、最认真的一本。第一次细读,思维跟随书里的观点以及逻辑一起流转,作者严谨的理论思维、对事实的高度概括和对整体的宏观把控,像一片深邃的天空,像一个旷远的草原。读在其中,像一只飞鸟或像一头豺狼,因为无边与广袤,都只能看到眼里所看到的,只能感受切身所感受到的,在动态的阅读里,强大的气场让人难以跳出作者的思维去谛连。这或许是很少读或者初读专业理论书籍最初的样子,难以举一反三,捡到的只是余枝片瓦。

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清晰而系统的知识结构像种子一样悄悄埋进了心底,深刻记住了 “真我”、“公平”、“科学”、“尊重”、“放手”、“陪伴”。限于自身有限的实践与认识,肤浅的理论水平、看问题所缺乏的高度,以及对理论之间的融会贯通,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只停留在观念与方法上,对于其中深意,并没有真正的体会。

肖老师在书中朴素的语言、流畅的表达有时让人觉得就像在跟他本人对话,一种亲切感与近距离感并没有真正拉开与书本的距离,有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当时很想写一点心得体会,放置着、放置着便淡化了。

后来听肖老师的讲座,也是第一次听,肖老师声情并茂地对书中的部分内容作了生动、精彩的讲说,因为之前看过其电子稿,听上去格外舒畅而思路清晰,清晰并不是书里讲得不清晰,而是相对于思维混乱的我来说更清晰了。这个讲座拉开了我与书本的距离,让我从更高更远地角度远观。

“教育不是一种信仰,而应该是让每个人去到他想去的该去的地方。”这句高度概括肖老师教育思想的话,像悄悄埋进心里的种子开出含苞欲放的花,在内心受到震撼之余无限喜悦。我们在教育着孩子的同时也在受着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想要去到什么地方?该去向什么地方?我们要带领孩子们去到那里?怎么去?

带着思考与粗浅的领悟来到实践中,实践是一把勤耕的梨,翻松了土壤,一些被深埋的种子便得以发芽。班主任工作中,太多常规工作纷繁复杂,很多时候为图一时的省事,班主任们往往都自作主张,武断行事。就新学期开始的调座位一项,想到肖老师讲的“公平”,种子的力量督使我不断地探索与寻找,即使没有最好的方法,但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尝试,后来形成自由搭配与老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座位模式巩固了班级纪律,并慢慢地形成“自由——自觉——自管”的班风。纵使没有绝对的公平,也不能盲目地模仿与崇拜,但这是一颗种子,是一扇开启智慧的窗户,是一条通往远方的大道,它让我们无尽地调整与创新。

看到差生的种种恶习,有时真是咬牙切齿,打着“恨铁不成钢”的幌子,进行所谓“爱”的教育,想到肖老师的“善待每一位学生”,静下心来,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地得出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变自己对待“差”的方式,由“改变·接受”为“接受·改变”,这样就使表扬多余批评,给“差”一些时间和空间,不过度关注,也不放任不管,有进步的表现坚决不吝啬自己的称赞和大家的掌声,在班级中、学习中,虽然没有太大的起色,但是整体氛围变得愉悦,在平和的心境下,更能冷静地看待问题。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教育主题是学生,那就要突出学生的成长。我们只是陪伴者,但这个陪伴不是简单地在他身边,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教育者的一种姿态——以平等的心对待每个学生;以尊重生命的情怀尊重每个学生;以宽容的心胸对待学生的错误;以伙伴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这会让我们慢下脚步,“面对一切工作,你都能心平气和,专业审视,科学对待,人性处理。”

不断的实践与思考、学习,真正地体会到“修炼”一词的内涵,是一种心境的修炼、精湛技艺的修炼,没有修成“道”,可是走在修炼的路上,在不断靠近道的路上,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追求行走的幸福,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想要去的该要的地方吗?体验行走的幸福,这也难道不是我们带领孩子们想要去、该要去的地方吗?

再次翻开这本书,也是第一本指引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书,不再是一个动态的阅读过程,而是一个宁静思考的远观,理论化作指引实践的路标,曾经埋下的种子开出花朵。在种子向上的力量下,推开阻碍生长的磐石,把这份向阳性带到所经过的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