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2012-12-02 16:47:04)
标签:

为什么打你

转变

教育

分类: 云中班史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孩子们练完武术操进教室,我在电脑前,准备放歌曲孩子们练练,马上要比赛的两支歌。

只见喻千气冲冲地从自己的座位上跑到彭雨珑跟前,就是一脚。看到我看着他后,他又踢了一脚。

我迅速地向他们走过去,二话没有说,对着喻千的脑袋就是两巴掌抽过去,他一下子懵了,本能地躲闪着。我又是两脚,对着他的腿,把他踹倒在地,然后狠狠地又踹了他两脚。

孩子们都惊呆了!

其实,架势确实很吓人的,因为我从来不打人的,再者,我动作幅度很大,这也显得太狠了。

其实,打脑袋只是抽了两下,轻重我知道;踹倒地上,相当于绊倒,也不重;最后对着他踹两脚更加不重了,因为这小子浑身是肉。

我像没事人一样回到讲台上,什么也不说,就看着他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喻千在班上基本上是人人讨厌,臭狗屎一般的人物了。前段一直比较忙班级的孩子们大面的习惯的养成,忽略了个体的教育,是时候了。

过了好一会,我才对孩子们说话。

我为什么打你?

告诉你,第一,你打女生,而且在大庭广众之下。第二,我看到你了,你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我是替你父亲来教训你,不要欺负女生,不要漠视班主任。如果你父亲觉得我打错了,那我抱打不平,实在看不过去了,非打你不可!

他狡辩,彭雨珑打他了。我说我没有看到,就算我看到,一个女生打你,就像一个小孩打一个武林高手一样,你居然还以牙还牙,算什么东西!他愤怒地说,她把痰吐他嘴里了。荒谬,哈哈,真荒谬。我不相信有这么巧的事,除非你自己让她吐的。彭雨珑也趴在桌子上,不知道什么感受。

我布置孩子们做自己的事,彭雨珑依旧趴着,喻千马上就拿出作业做了。他没心没肺的,什么事都不装心里的。

冷静了会,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没有打错,这小子该打!事情的经过我是必须了解的。于是我先找来喻千,简单问他,他一大堆的理由。我没好气的说,你拿纸笔来,好好写出来。然后我又要彭雨珑也将事情经过写出来。

在练武术操的时候,喻千听陈款说,彭雨珑的前边是彭雨珑的前男友,然后喻千就要彭雨珑上前去亲一口。他们不停地在后边叫“亲一口”,彭雨珑最终还是没有忍下来了,当时踹了喻千一脚,

在解散后,彭雨珑从喻千座位旁经过的时候,一口痰吐在喻千的板凳上,想找旁边的同学拿抹布擦掉。喻千以为彭雨珑不擦,就赶过去,吐了一口痰到彭雨珑的桌子上,然后彭雨珑以为喻千要打他,就踹了喻千一脚。接着喻千就踹了彭雨珑两脚。这就是被我看到的那两脚。

喻千在写经过的时候尽量的就不提自己的问题,直说彭雨珑的问题。当我一一核实事件的起因的时候,他无言了。他坚持,她踹我一脚,我就要踹他一脚;她吐一口痰我,我就要吐她一口。他从来不去考虑问题的责任方在谁,没有想到你那样骚扰人家,人家该如何对你才让你满意。

我告诉喻千,你这样说人家彭雨珑,什么意思。听到陈款说,你就说了。心里真装不得事啊。上次知道了人家一个女生的母亲死了,就大叫你妈妈死了,坟在哪啊等。你不知道这是要不得的,有些话是万万说不得的。这些都是人家的隐私,揭露他人隐私,是违法的。还有人家说前男友,你就前男友了。多大的孩子,这要真是成年人的话,人家会好好修理你的。你祸从口出啊,这就是事情的起因。人家气愤,无论怎样对你都不过分啊,你还欺负人!

我怕他不懂,我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知道哪一个人曾经偷过东西,就满街去叫,这个人偷过东西。你知道什么后果吗?还有假设你爸爸知道村子里哪个男人跟哪个女的关系很好,并且还有很不正当的关系。你爸爸到处去乱说,你想会怎样?孩子,说了这些话很有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家族矛盾,还有可能死人的!可能这些身边的假设唬住了喻千吧,他不再言语。

他们两个都上位了,我想起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于是在网上搜了出来,并且弄了一个语音的,我将文字中的一些重要的句子都用红色表明,让孩子们清楚的看到。

班会课上,我将事件经过全部陈述了一遍,然后说出了我为什么喻千的理由,虽然前边简单的说过了,但是我觉得有必要慎重的告诉孩子们:我们绝对不可以动手打女生。这个理由可以不必要多说,记住就行了,同时也批评了陈款。

然后,我播放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的语音文件,并一边将文字呈现给孩子们看。我标上红线的几句是:

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然后,我要孩子们拿出纸笔,结合今天和以前喻千在班级的表现,以《喻千,我想对你说》写几句话,有话长,无话短。同时也向全班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他变了》,这个“他”当然指喻千。不过这个文章要元旦前写,然后集中收起来,我们也像今天一样交给喻千。今天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作为元旦礼物送给喻千,希望喻千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转变自己,我们大家也监督他,行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答应了。

当把孩子们对喻千的话收集起来后,我亲自将这些交给喻千,然后对他说,这些我都没有看,你回去好好看。你可以把今天的事告诉你爸爸,把学生对你的评价告诉他。如果你怕掉面子,你可以不给。元旦的时候,当经过一个月的转变,你变好了的时候,再给他看,作为元旦的礼物,也行。后来喻千选择了后者。

我不知道我做的这些能否让这个孩子转变,但是,我在努力,我也希望我们全班一起努力,不仅喻千,还有几个同学,让喻千给他们做一个表率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1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