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你谈心了没有?

(2012-06-14 08:26:08)
标签:

谈心

日常化

制度化

无功利化

文化

分类: 老班心得

今天,你谈心了吗?

 

记得那是2000年,一个学生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我的,因为我是他读书期间唯一找他谈过心的老师。惊讶之余,我唏嘘不已。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习惯“抓两头带中间”, 于是优生、差生与班主任接触并谈心的机会都很多,但不知不觉中,我们忽视了大面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思想教育,导致了他们与老师的一次谈话竟成了莫大的奢望!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日常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可一年下来,或者二年三年,到这个学生毕业,你居然没有与他谈过一次心,如果你想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感受?这个孩子一直就这样,默默地,直到毕业,对老师,对学校,对自己,他会有怎样的情感?他融入社会,有了自己的生活的,他会如何去面对?……

基于此,我将与学生“谈心”定为每天必做的工作,将它日常化、制度化、无功利化,这样便于与学生随时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困扰,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学生出问题了,班级出事故了,才去找学生谈心!

下边我从与学生谈心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时间

学生在校作息安排得很满,很多班主任抱怨没有时间找学生谈心。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课内课外都被老师占领了,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其实越是这样,学生越需要关心,他们在高强度与高压力下,心里有很多的苦闷与疑惑,有很多的不解与孤独,也有很多成长的烦恼与惆怅,班主任只有时时与学生谈心,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精神与人格的引领,真正做到精神关怀,同时也将班级的很多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班主任在这点上一定要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多与学生泡在一起。在学生作息中,唯有三餐后有些时间,班主任可以在这些时间段做文章。下边以我的经验来谈谈在时间上我如何把握的。

(一)指定时间段。

每天的晚饭后,时间比较长一点,我就将这个时间段规定为与学生谈心的时间。每天规定与一个学生谈心,那么就有近百次,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可以保证有一次固定与我谈心的机会。每天我都提前吃完饭,然后早早地在跑道上等着当天的学生的到来。他们可以端着碗来,也可以吃完了饭再来,还有很多到了自己的时间段,饭都不愿意吃就赶来。

(二)见缝插针。

根据工作我会有很多专题的谈心,比如每周量化管理结果出来后,于是我就抽时间去找那些得分比较低的学生谈心;比如半期考试后,我会将学生分成几类,有需要激励的,有需要提醒的,有需要关注的,有需要分析的等逐一找他们谈心。这样的谈话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于是就要抓住时间,学生一有空就找他们谈。

(三)接受预约。

谈心一旦成为班级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孩子们就会经常主动找班主任谈心,以期解决自己成长中很多的问题。这个就必须预约。一般时间地点与谈话的内容有些私密性,班主任要严守约定时间与地点。

二.地点

地点的选择很重要,最好要让孩子没有恐惧没有戒备。一般我不主张在办公室里谈事,因为办公室首先给孩子一个很被动的感觉,他们心理压力很大,不利于学生敞开心扉。有班主任老师说,那到哪去呢?校园那么大,难道找不到一个幽静的环境,或者一个空旷的场所?

我一般喜欢与孩子们在校园内谈心,跑道上、篮球场边、花坛边、小道上等,还有就是在楼梯口、教室外的栏杆边,再者就是在校外或者我家里等,不被他人打扰的清静之地。如果在办公室谈心,一般是没有任何老师在场,或者对学生来说绝对的好事。无论谈什么,我一般不会在办公室谈,因为那真不是谈心的地方。

有时,还可以去家访,到孩子的主场去谈心。这就对班主任有一些要求:第一,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最好是接受孩子的邀请为好。第二,谈话的内容最好要与孩子交流,希望达到什么目的,以利于孩子的成长。第三,千万不要告状,虽然班主任有告知权,但是慎用。第四,让孩子真心地喜欢你的家访为好。做到这几点,我想就很成功了。

三.内容

谈心的内容很自由,家长里短、同学关系、男生女生、班级趣事、各科学习、品德习惯、校内新闻、家庭矛盾、情感纠葛等均可。因为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谈心,师生可以敞开心扉,真正的了解对方,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与精神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信赖会逐渐建立,情感也会逐渐加深。

我每天晚饭后固定的时间段与学生就谈论当天班级发生的故事以及学生的见闻感悟等,我们要写班级日记的,谈完后也可以谈谈写作以及其他的私人话题。至于一些主题谈话,比如期中考试后,我会找相关人员鼓励鼓励、分析分析、反思反思等,这样内容谈到的是成绩的取得与平时学习生活的关系。还可以有前途理想、行为习惯等主题。学生预约的一般是个人的情感问题,成长困惑,以及家庭问题等,这些就特别的要注意倾听,并给一些实质性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谈话的内容除了班主任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一些专题外,一般由学生做主,想聊什么就聊什么,这样才能敞开心怀,心灵不设防,自由交流。

四.形式

谈心的形式可以活泼,不拘小节。

语言类谈心,可一对一、一对多。因为一旦谈心日常化后,孩子们都喜欢与班主任走在一起,甚至只要班主任出现,他们都会自然地凑到他身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孩子们看你的眼神充满了喜爱与顽皮。有的时候,可以一个人与全班谈心,谈一个话题。我每月做一次“有问必答”,与学生坦诚交流。每当这个时候,“男生与女生如何交朋友?”、“什么是好色?”、“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恋爱?”等很尖锐的话题就出来了,但是我从来不回避,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其实也是在做青春期的教育、性知识的普及等。正是因为与孩子们关系的密切,有的学生有早恋倾向了,都找我谈心,希望告诉他们怎么做。谈心真的很神奇的,它让班主任真正地走进了学生,师生间的关系空前的融洽。

文字类谈心,可通过随笔(日记)的点评交流,也可以通过一对一的书信交流,还可以给全班写信交流。坚持给学生写信,也成为了我的一项日常工作。很多时候,很多话说不出口,而语言弥补了面对面的尴尬。很多学生与我书信交流,将谈心的内容上升到了很私密的境地。而我与学生的情感也达到了彼此的依恋程度,这对很多班主任来说真的是奇闻。

还有一种情况,班主任可以借助媒体、书本、他人等与学生交流,让这些代替品或者文学形象帮班主任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与对学生的要求。比如,要教学生学会感恩,爱自己的妈妈,可以教孩子们看电影《樱桃》、《车票》等,用作品来与学生谈心,可以省很多事的。特别是当孩子开始讨厌我们说教的时候,我们换种形式,不是很好吗?去年11月的时候,我接手一个新班,孩子们习惯很差,品行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我万般无奈下,我选择了一部电视连续剧《我是特种兵》(第一部)帮我说话。26集,每集40分钟,天比较冷,不方便午休,每天中午一集。就说做清洁吧,以前我三令五申,他们就是不听。后来,看电视剧了,他们早早地就完成了任务,也不管做清洁的人来齐了没有,反正来了就做。因为早做好了,就可以安心地看电视。这部片子中的庄严是一个文艺兵,凭感觉做事,后来逐渐成为党和人民忠诚的卫士。一部电视连续剧,一个多月的持续,一群特种兵成长的激励,孩子们开始规范自己的言行。这不知道减免了我多少的工作啊。

五.与学生谈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享受与孩子的交流。

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没有什么比学生找我谈心更开心的了。当你与学生这样毫无功利的多谈几次心,孩子会把你当成最亲最近的人,他们对你的依赖甚至会超过他们的亲人。这种信赖特别珍贵,这是你日后与这个孩子交流的基础。有时我跟学生开玩笑说,我是不是像你妈啊。孩子们不无感慨地说:“要是我妈真像你这样,我该多幸福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我做的是对的,是孩子们需要的。日后,无论他有什么事,他会参考或者尊重你的意见。同时也将有可能出现的班级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二)真心为孩子好。

我经常说教师要有慈悲心肠。我这个人是见不得孩子不开心的。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就算什么也做不了,我都会默默陪孩子一会,或者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走走……别让眼泪陪孩子过夜,这是我一直的观点。为一个孩子没有到校,我周末在办公室等了半天;为了一个孩子的转变,我为她写成长记录文字近八万字;为接一个学生返校,风雨泥泞中走坏一双高档皮鞋;为一个伤心的孩子,我静静地陪她站了快2个小时……只有这样,你才能真为孩子好,你才能不为一点的功利而伤害孩子。

(三)备好“谈心”课。

与孩子的谈心,班主任一定要备好课。除了有些专题的谈心外,很多都是没有固定内容的,也不知道孩子会谈什么,但班主任依然要备好课。比如你对孩子的家庭状况、各科成绩、生活习性、人缘关系、心理状况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你希望谈心能达到什么样的气氛与效果,这些都要有一定的“预设”,至于如何“生成”,那又是一回事了。

(四)平等与尊重。

这个很重要,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尽量多让孩子说,尽量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为孩子着想,尽量帮孩子解决问题,尽量要替孩子保密。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他们就是与我们一样有独立思想与人格的“人”,给他们应有的平等与尊重,这是谈心的前提。比如,谈心时要站都站着,要坐都坐着,最好并排着,不要有居高临下的那种感觉,更不要有惟我独尊的架势。

(五)留心细节。

与孩子近距离的接触,班主任与学生的语气、语速、语调都要注意,尽量真实地展示自己,不要带着面具。谈话的内容与地点的选择,有时很有学问的;谈心的方式与气氛等也很重要,另外看着孩子的眼睛进行心灵的交流,不容忽视。看似随意,实则都有用心。这样才能保证谈心能开心预约,真正的达到心灵的共鸣。

 

当班主任把与学生的谈心日常化、制度化、无功利化,了解学生走近学生,随时把握班级思想动态,班主任工作就会比较轻松愉快。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人格与精神的引领。班主任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班级文化通过谈心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心中,从而为班级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切实的指引。

班主任,今天你谈心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