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北京——法源寺(上)

(2017-09-11 15:33:53)
标签:

法源寺

悯忠阁

中国佛学院

铜坐龙

分类: 感受北京

感受北京——法源寺(上)

最早对法源寺感兴趣,是在学习北京通史的时候。看唐代以来的北京地图,都会赫然标注着法源寺的地标。北京城历经隋唐辽金元明清数代变迁,唯有一个明显的地标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法源寺,我把他称为北京城的“坐标原点”。原点一旦定下来,北京城位置的变迁便一目了然了。所以可以说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

要追溯法源寺的历史,要从隋朝大业年间对朝鲜用兵说起。杨玄感出兵朝鲜,半路发生兵变,征服高丽的计划失败。一直到唐朝,李世民取得皇位之后,对高丽用兵的行动仍未停止。这一段的历史传说丰富,“无向辽东浪死歌”“跨海征东”等都是源于此。

有关法源寺的基本历史脉络梳理如下: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惨烈啊),诏令在此立寺纪念,但未能如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赐名“悯忠寺”,历时51年。

唐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在悯忠寺东南角建造了一座十丈高的塔,寺院也一度改名为顺天寺。平乱后恢复“悯忠寺”名称。

唐至德二年(757),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在悯忠寺的西南角也建造一座“无垢净光宝塔”,据说史思明建塔的目的是向安禄山祈福献媚的,但安禄山的皇帝美梦没做多久,刚攻陷长安的他就死在自己儿子安庆绪的手下。史思明也只好降唐,并赶紧把刻好的碑文磨平重刻,声称此塔是为唐肃宗李亨继位而建造的。

唐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幽燕八州,惟悯忠独存”。幸运保留下来。

唐中和二年(882),悯忠寺火灾,悯忠阁以及安禄山、史思明修建的两座十丈高木塔也毁于火灾。只留下“无垢净光宝塔颂”的碑石,成了“安史之乱”十分难得的实物见证。

唐景福年间(892893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就地重建寺院时,在大殿后面又新建了一座宽7间高3层的观音阁,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内置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之像。又把从废塔基中挖掘出来的佛舍利子埋在观音像前,可见当时已由“悯忠”转向“救苦救难”,寺中已把观音阁作为重点了。

唐乾宁四年(897年),节度使刘仁恭重建悯忠寺内的高塔。

辽清宁三年(1057年),幽州大地震时,悯忠寺被毁。地震使寺内殿堂和悯忠阁几乎倒塌殆尽。

辽咸雍六年(1070),奉诏修复后又改称“大悯忠寺”,大致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重建的悯忠阁只建成平房。再没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的感慨。

金正隆元年(1156),金海陵王完颜亮把俘获的宋钦宗赵桓等后妃宫人从荒凉的五国城押回中都,这时宋徽宗赵佶已死,辽国已亡。完颜亮把钦宗赵桓和俘获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等人一同囚禁在悯忠寺中。据说就囚禁在佛殿后院落一口水井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坐井观天”。

(以下文字和法源寺无关,也有些意义,所以一并摘录了:)

完颜亮命部将比赛马球,他命令两个废帝参加,赵桓文弱不会骑马比赛,上阵不久即跌下战马,被践踏而死。81岁的耶律延禧体健善骑,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一场马球断送了辽宋两帝性命,完颜亮玩了一场死亡游戏,结束了宋辽金相互勾结、彼此剿杀的一段历史。

明正统二年(1437),寺僧相瑢法师募资进行了修缮,易名为“崇福寺”。

明崇祯三年(1630),袁崇焕被处死在西市(不是菜市口,应该是在西四牌楼),其部下畲义士冒死偷出其头颅,秘抵法源寺,恳请法师为之作法事超度。

清雍正十二年(1734),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授戒法,并正式改为“法源寺”。

1956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

1980年又于寺内建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属的宗教类博物馆;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

2001625日,法源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是把能找得到的关于法源寺的历史简单梳理。下面是关于法源寺现存建筑和参观照片的分享。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南横西街路北。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净业堂)、观音殿、藏经阁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正,宽阔庞大。从南向北,参观过程如下:

南横西街北侧,一座花园广场,是当地居民经常光顾的健身休闲场所。远远可见一座高高的石刻灯座。上书“唐悯忠寺故址”。

http://s15/mw690/001foqgozy7e9AeMJ8ace&690

此地应是唐代悯忠寺的一部分。位于唐幽州城南门迎春门内,故名“迎春园”。石灯底座下,刻有《迎春园修建记》、《悯忠寺沿革记》。

http://s15/mw690/001foqgozy7e9Ag5OAm2e&690

http://s3/mw690/001foqgozy7e9Agbnoub2&690

石灯两侧,各有一座铜坐龙雕塑,威武霸气。实际上铜坐龙没有这么大个,这里的青铜像已经是放大了10倍左右,真正的铜坐龙大约有20公分高,也就是成年人伸开巴掌大小。

http://s5/mw690/001foqgozy7e9Ahva3ac4&690

http://s8/mw690/001foqgozy7e9Ahkpsr77&690

向北望去,一座巨大的影壁墙。迎春园广场上,人们在休闲取暖,时值初春,正是一年好光景。

http://s9/mw690/001foqgozy7e9AiKl9C18&690

三座门式的山门。寺庙介绍,文保牌。门前乞讨者若干。听其口音,大多数是我的同乡。

http://s12/mw690/001foqgozy7e9Ak8DRV6b&690

http://s1/mw690/001foqgozy7e9Ao34ha60&690

http://s8/mw690/001foqgozy7e9Ak42ofc7&690

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写着“入寺须知”,告诉我们现在这里是一座正在使用的寺庙。整理下心态,加几分崇敬与畏惧,虔诚前行。

http://s1/mw690/001foqgozy7e9ApywV290&690

进入山门,钟鼓楼分列两旁。钟楼边上铁锈斑驳的挡板告诉我们,这里应该是在大兴土木中……。

http://s15/mw690/001foqgozy7e9Ar7rlAde&690

http://s7/mw690/001foqgozy7e9ArqYJg86&690

http://s6/mw690/001foqgozy7e9Asbfo135&690

大门内两侧,高高的旗杆,已经生锈的旗杆石。

http://s7/mw690/001foqgozy7e9Au7phI16&690

http://s9/mw690/001foqgozy7e9AvUhL298&690

院落正中是天王殿。据称殿前铜铁狮子,是雍正乾隆年间之原物,甚是精美。

http://s16/mw690/001foqgozy7e9AxUvyDef&690

http://s13/mw690/001foqgozy7e9AxZWNebc&690

天王殿两侧,各有一座侧门通向后院。西侧大门两块牌子,“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http://s10/mw690/001foqgozy7e9ABCuzT09&690

http://s16/mw690/001foqgozy7e9ABH41F2f&690

虽说天王殿富丽堂皇,院子里的其他东西就显得有些破败。中路两侧各有三间卷棚顶房屋,均名为“法源寺流通处”,显得有些破旧。

http://s7/mw690/001foqgozy7e9AFwfu6d6&690

http://s2/mw690/001foqgozy7e9AFBsnn41&690

还散乱摆放着一些石碑、经幢、门墩、破损佛像等等物品。再加上正在施工的现场,真的显得有些杂乱。

http://s14/mw690/001foqgozy7e9AIrKgJ6d&690

http://s6/mw690/001foqgozy7e9AKYquF95&690

http://s11/mw690/001foqgozy7e9AICDgKfa&690

http://s9/mw690/001foqgozy7e9AIHT4Y38&690

http://s3/mw690/001foqgozy7e9AIOiX082&690

http://s10/mw690/001foqgozy7e9AITInf19&690

一统光绪年间的碑,看似全须全尾。字迹清晰可辨。

http://s9/mw690/001foqgozy7e9AMOK1228&690

经幢,上面字迹清晰可辨,但是不是藏文,不是蒙文,不是满文!那是什么?正好,一位僧人模样的帅哥从旁经过。赶忙口称师兄请教,答曰“梵文”。

http://s10/mw690/001foqgozy7e9AO2juV99&690

穿过天王殿,回首可见韦陀殿。遥望可见韦陀杵横置于胸前,应该是表明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以免费食宿一天。

http://s4/mw690/001foqgozy7e9APbQ55a3&690

后院正中大雄宝殿。古树掩映。白皮松据说是元代之物,古槐看样子也有三四百多年了。院子中间的铁香炉据说是明万历三年(1575)之物。

http://s1/mw690/001foqgozy7e9AQQQJq30&690

大雄宝殿供奉 华严三圣。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均为明代所造,木胎、贴金罩漆。

乾隆题“法海真源”四个字挂在题图的大雄宝殿内正中,可惜不让照相。大雄宝殿两侧的抱柱楹联:法海涵空普滋万类深见灵缘浩淼;源头玉宇统摄三千且瞻佛日辉煌。

http://s3/mw690/001foqgozy7e9ASdFF852&690

大雄宝殿前,东西各有三统石碑。记载了明正统、弘治、万历、崇祯,清乾隆、雍正历代修缮寺庙的经过。

http://s8/mw690/001foqgozy7e9ATkPht97&690

http://s16/mw690/001foqgozy7e9ATQzOD5f&690

几统石碑,有的斑驳,有的模糊。

http://s7/mw690/001foqgozy7e9AX7tRk96&690

http://s9/mw690/001foqgozy7e9AXdfVS48&690
大雄宝殿东侧“祗园”。典型的禅宗寺院格局。

http://s14/mw690/001foqgozy7e9AZ2Htr4d&690

http://s14/mw690/001foqgozy7e9AZ8fSZdd&690


http://s7/mw690/001foqgozy7e9B10Kiye6&690

大雄宝殿西侧“客堂”。

http://s2/mw690/001foqgozy7e9B2OyOJ01&690

http://s8/mw690/001foqgozy7e9B2TZ8bf7&690

http://s3/mw690/001foqgozy7e9B2Zrq292&690

记录行程,记忆快乐。

以上为法源寺大雄宝殿以前部分,后面部分待续。

 

参观时间 20143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