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铁路局几位影友相约驾车,邀我一起前往距昆明180多公里外的禄劝县马鹿塘乡,观赏、拍摄被网络描绘得十分火热的杜鹃花海。
禄劝县地处横断山脉中段,绵亘的群山峻岭,深邃的纵横江河,丰富的植物资源,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傍晚时分我们来到马鹿塘乡的上火房村。
然而,当我们进入景区后,满腔热情被眼前景象浇灭,拍摄兴趣荡然无存。
原来这里花期已过,漫山遍野的灌木丛中,只有少数几点红色花朵点缀着夕阳照耀下的山坡,拍摄花海落日美景的计划化为泡影。
盛况空前的杜鹃花海,只能从新修建在蜿蜒伸展在山坡上的景区栈道去想象了。
大家失望之极,懊丧不已。
当地老乡安慰我们说,明年早点来,明年花期更盛呢。
太阳落山后,我们来到马鹿塘乡镇上的一家小饭馆,在等待饭菜上桌的时间,商议明天是否去附近随便转转,既然出来了就当是散散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正在旁边吸水烟筒的饭店老板得知我们此行目的,不免兴奋起来说,看杜鹃花?那还不简单,去我们家,我们家背后有的是杜鹃花,大片大片的,比这里的多,比这里的还更好看,风景还更漂亮!
我们不以为然,甚至有同伴怀疑他是否喝多了酒,问他,你家在哪儿?景区的花都谢了,难道你家会特殊?
他说,我家距离这儿不远,开车过去一会儿就到,那个地方名字叫风帽岭。
“风帽岭”,我们领队兴奋起来,他出来之前查过资料,马鹿塘的杜鹃花海除了已经开发为景区的上火房外,还有风帽岭。因为路不太好走,汽车开不进去,所以风帽岭少有游客涉足。
我们询问饭店老板,下车后,要走多少路?老板回答,我比你们年轻,走20分钟就到了,你们估计要走40多分钟。
40分钟的路不算什么,我们兴奋起来,七嘴八舌问他,你肯定杜鹃花没有谢?开车路怎么走?到什么地方下车?
饭店老板见我们有兴趣,也兴奋起来,不相信?我明天早上就带你们去。
于是,我们互相留了电话,约定明天早上5点半钟出发,去早一些,说不定还能拍到杜鹃花海的壮观日出呢。
饭店老板姓余,除了经营饭店,还兼搞运输,待人热诚,性格开朗。第二天早上5点半钟,他的汽车就来到我们下榻的旅馆门前。
于是,我们的汽车跟随在后面,在暮色中沿着乡间公路向北而去。
天空晴朗,星辰闪烁,一轮明月正在下沉,又是一个好天气,大家十分兴奋,期盼着早点到村庄好拍日出。
不多一会儿,汽车停了下来,到了,余老板把他的车停在村口场地,指引我们的车停到他家门口。
大家忙着把照相机、水杯、干粮带上,清晨天气有些凉,又添加了衣服,准备出发。
我环顾四周,村子不大,村子背面是一座黝黑高耸的山梁,附近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是一个不大的狭长的山间坝子,天空湛蓝,月落星稀,对面山头天空已经露出一抹玫瑰色,大家兴奋起来,举起照相机,余老板说,先别忙着照,更好看的还在后面呢。
凭着多年户外活动经验,我意识到,我们今天要看的杜鹃花是在身后这座高高的山梁顶上!所说的要走40分钟的路其实是要爬山!是一条爬山的路!
我不禁有些担心,自从我的头部做过手术之后,就没有参加过大的户外活动,缺乏锻炼,再加上头晕脚飘的毛病,恐怕今天这次毫无准备的登山活动是不能胜任了,中途撤退下来可能性极大。
尽管这样,我还是打点好行装,打开GPS卫星轨迹记录软件,准备与大伙一起爬山。此时,时钟显示早晨6点,
北纬26°10'20.27",东经102°33'24.45",海拔2815米。
不出所料,跟随余老板才走出村口,就开始爬坡了。
村子后面那座裸露出岩石的山坡在晨曦中呈现出灰白色,给大家来了个下马威,紧接着我们又进入洪水冲刷出的那条陡峭的山沟土路。
我紧跟着余老板,不一会儿,就感觉呼吸急促,开始冒汗了。
来到一棵树下,我停下脚步,搀扶着树干,歇口气,喝口水,感觉身体各部位并无异样,可以坚持,慢点爬没问题,但是不能掉队,于是我又开始攀爬。
这时候领队跟上来关切问我怎么样,我回答说还可以,说着他就要帮我背包,余老板见状,走过来不由分说就把我的背包抢过去挎在肩上朝前走去。
我顿时感觉轻松许多,快步跟上大家。
天空越来越亮,山林也明亮起来,这座山的绿色植被比较茂盛,灌木丛与松树林共生,我们在树林中迂回向上攀爬,不时从树梢看见东方天空的红霞,山间漂浮着薄雾,太阳就要升起来了,大家不禁加快脚步,争取尽快爬到一个更高的山坡。
当我爬上一个高坡空地时,回头一看,东方天际灿烂,太阳露出一环金边,云层浸染,薄雾缥缈,大家欢快地高呼,太美了,太阳升起来了!
我从余老板手中接过他递过来的相机背包,手慌脚乱地取出相机,飞快地设置为Raw
jpg格式,光圈优先,数值8,点测光,对准冉冉升起的太阳按动快门。
取景框里,喷薄而出的太阳把周边的云层染红,山间云雾缭绕,随着太阳的升高,光线也在发生变化,我也相应调整着曝光组合。
整个日出过程时间很短,大约七八分钟,太阳就升起的很高了,我查看了时间,早晨6:45时,北纬26°10'27.85",东经102°32'54.67",海拔3065米。
我回头看看身后的山峰,还有很长的坡要爬,我们已经走了45分钟,还没有看见杜鹃花,才爬到半山腰呢,民间估计水分太大了啊。
不过我们很高兴,拍到了日出。日出要拍得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掌握不要曝光过度的原则,一般后期处理就可以得到一张不错的照片。如果采用了Raw格式,那就更有把握了,这种格式的宽容度比较大,为后期调整带来更大余地。
这时候,太阳完全照亮了山坡,照亮了树林,我们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很是开心,我环顾四周,这是一块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台地,四周树林包围,要是有水就好了,真是一个不错的宿营地,余老板说右手边就有一个出水口,我想,下次有机会带上帐篷,夜晚就露宿在这里。
今天能爬到3千米的高度,我感觉到身体状态还不错,虽然距离山顶还有很长的坡要爬,我想,我有信心登上山顶。
休息片刻,我们上路了,余老板前面带路,我们又走进了树林。
前进了一会儿,余老板指着前面说已经有杜鹃花啦!
顺着他指引的方向,果真在树林远处,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红色,阳光透过树林,使得树林中的杜鹃花更加夺目。
大家分散开来朝着各自心仪的花丛奔去,余老板见大家就像儿童般天真,开心大笑起来,他告诉大家,放心拍照吧,前面没有岔路了,一直向上爬,正前方就是山梁顶峰!
我们一边往上爬,一边拍照。
树林里,杜鹃花这里一丛,那边一堆,很是壮观。
杜鹃花丛比较高,齐腰深。
阳光从枝叶缝隙中穿射下来,洒在杜鹃花从上面,彩色斑斓;有时候一团雾气从箐沟飘来,朦胧缥缈。
草丛中,不知名的各种小花,五颜六色装点着山坡与树林。
这就是典型的3千米海拔高山植物带,由于海拔高,受日照紫外线、雨水雾气、气温的影响,地表植物与其他地带的植物不一样。
华山松挺拔秀美,高山花卉色彩艳丽,地表植物丰富多彩。
树林里不断传来大家的欢叫声,彼此的回应声,大家沉浸在仙境般的树林花丛中。
再往上爬,我已经看见山梁顶峰的一排松树,优美的形状映衬着蓝天,几朵白云变换着姿势云卷云舒,只差几步就登顶了。
忽然一阵山风吹来,从远方飘来一团云雾,瞬间笼罩了山顶,薄的像轻纱,浓的像白云,山顶垭口,云雾迅速流动着,像瀑布淌下顶峰后面,我登上顶峰脊梁,大山背后一面白茫茫被云雾笼罩,刚才还是蓝色的天空,这时已经是轻纱漫舞,蓝天与阳光时隐时现,
我查看GPS卫星轨迹,
北纬26°10'39.56",东经102°32'37.46",海拔3260米,时间上午8点。
我们边玩,边拍,登顶一共用了2个小时,从海拔2815米,上升到海拔3260米,垂直距离445米,路程2.5公里。
对于这次娱乐、摄影形式的登山,成绩相当不错了。
大家不约而同都来到了山顶,在云雾中休息,然后跟随余老板沿着山梁向北边走去。
云雾中,山梁东边出现一大片杜鹃花,随着山风的吹拂,雾气缥缈,时隐时现,偶然间,一缕阳光会穿透薄雾,照亮花丛,一会儿,浓雾又将花丛隐藏,
此时此景,大家自然不会放过,不断变换角度,穿梭在花丛中,咔嚓咔嚓快门声响成一片。
高山气候变幻多端,刚才还云遮雾罩,朦胧梦幻,顷刻间又云消雾散,天高云淡。
在高山梁子蓝天白云之下,杜鹃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远山如黛,云海茫茫,我们走在高山之巅,迎着不时吹来的山风,心旷神怡。
东边是轿子雪山方向,隐约可以看见起伏的雪山云雾缭绕;西边是金沙江河谷,据说一座现代化的水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北边是普渡河峡谷,南端是昆明方向,
这就是传说中的风帽岭。
山脊梁南北走向,连绵起伏看不到头。风帽岭地势分界十分鲜明,东面一侧坡度较缓,向阳坡,植被茂盛;西面一侧,山势陡峭,许多地段就是悬崖峭壁。
杜鹃花丛不时在山脊两侧盛开,有的连成片,有的迎风傲立。
平时在闹市生活久了,来到崇山峻岭之上,来到绿树花丛之中,一群花甲老人开心极了,也和年轻人一般玩起了“腾空秀”,融入了美丽大自然。
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再往北边走了,必须下山了,余老板告诉我们,前面还有好几片杜鹃花海呢,没关系,留给我们明年再来看吧。
下山的路地势比较平缓,几乎是在树林里迂回穿行,树荫下凉爽宜人,厚厚一层松毛松软覆盖在地表,所以一路轻松愉快,很快就回到了村子,村口一块巨石矗立,上面书写“养猪场”三个大字,背后的山梁高大巍峨,这就是我们攀登的风帽岭,再见了,风帽岭,我们还会再来的!
(感谢老妖、福虎、夕阳红提供部分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