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镇雄风物志》,十分喜欢第七章《胜景古迹》,故与大家分享。因内容较多,将分成六次分享,以下为:二水怀珠、桂矶秋钓、梅坳流云、凤岭樵歌、佛寺垂杨、墨池流香六景。
镇雄景胜古迹二
六、
二
水
怀
珠
城南五十里,海拔一千四百二十米,毕节吴家屯与镇雄平天交界之二龙关,是镇雄景胜之一。此间地势险峻,苍翠毓秀,是镇南之大门,通往毕节之孔道。清时于此设塘汛,驻兵防守。白鸟河由北而南,青场河由南而北,对流奔腾,汇合于二龙关,绕珠石旋转并流,注入七星河。故成为有名的“二水怀珠”。清乾隆《镇雄州志》所记:“城南五十里,一溪南来,一溪北注,两河交汇间,突来一阜,园润加珠,二水萦折而出,并流入毕节之七星关。其地即镇、威、毕三属交界,有镇塘坊曰:“二龙抢宝”。州附贡生吕从姬八景七律:“见说骊珠毓此川,萦洄水抱不知年。深溪贮处晶莹现,合浦还来转折圆。乞结短长光皎皎,流交左石意渊渊。定风定海千秋永,漫共招凉一样传。”江西进贤人饶绅铭八景五言:“客自江边来,探奇独告我。宝珠夹双龙,攫拿争一颗。焉有遭睡中,渔子容巢巢。”州人张起楠赋诗:“二水分流各一区,谁教合抱共萦纡。深潭可惜人难罄,定有骊龙护宝珠。”把这里描绘得十分美妙。但因年洇代远,洪水冲洗,洪流一过,长流枯竭,如今不比古代可观了。
项国香
七、
桂
矶
秋
钓
《镇雄州志》记载:“城东百五十里,小鱼跳。巨石横波,临岩一桂。当秋垂钓,身惹天香。今无桂。”是镇雄景致之一。此景在雨洒河中游,海拔一千二百七十米茶坝村左侧。从前这里森林密布,苍翠常青,山花遍地。岩畔桂花一株,树下一巨石横跨河面,河水上翻下流,形成美丽瀑布。当秋天到来,桂花盛开时节,人们常常在这里观尝景色,秋风吹撒着枯黄的落叶,遍山飞扬,耳听鸟语,鼻闻花香,眼观游鱼,手执钓竿,引人精神爽悦,格外快活,朗诵诗歌,笛音悠悠扬扬,应声山谷。附贡生吕从姬作八景七言诗云:“清秋把钓乐无涯,矶畔丛生有桂花。晓日蓑披金粟绕,晚风竿拥玉轮斜,悠扬笛韵随心远,馥郁樨香扑鼻赊。不觉满山红叶下,归来妇子饱鱼虾。”州庠生张起楠赋诗曰:“钓鳖沧海在胸襟,狂客高歌迈古今。何似桂矾秋隐者,一竿不许俗尘侵。”竟然把它描绘得有声有色,使人闻其名而如见其景,如见其形。其实,在写景时,桂树早已枯没,何能鼻闻桂香?由于年湮代远,河床形变,巨石被泥沙填埋,此景也就随自然变化而消失了。胜景虽没,其迹代代相传,今人时时言及。
项国香
八、
梅
坳
流
云
云岭,座落在半岭的三座山头突起之圆峰下,海拔一千五百一十米。它是镇雄古代与四川往来之通道,紫有“梅坳流云”的美称,为镇雄胜景之一。
梅坳,又称梅子坳,喜坳,后改名云岭,即以云岭命其乡名、村名。古代,这里盛产珍贵的野梅。相传,山上有一野梅,四时常青;开时,繁花似锦,芳香遍闻;常见一朵白云笼罩梅树,即使万里晴空,其云不散;圆峰下,有一潭,碧绿清澈,方圆数亩,倒映梅树,水天一色,以至形成奇观胜景,使人拍手叫绝,诗兴大发,一唱三叹。曾有多少文人,呕心沥血,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词。乾隆四十九(1784)州牧吕心哲的《七律·玉楼春》咏道:“稚颜珠阁东风悄,千尺鲛稍烘染好。下方便觉暗香浮,半岭争磷真色早。云来云去情缥渺,花密花疏春窈窕。山钟萧寺晓烟深,野鹤寒溪霜月小。”副榜熊焯勋的《七绝》赞唱:“梅开山岭吐奇香,坳聚流云拥淡妆。地拟罗浮不知异,可邀清梦达仙乡。”这些诗句,真实地再现了“梅坳流云”素雅清新、神奇莫测的景色。后来,为繁荣集镇,铲平圆峰作游场,凿开山头通桥马,独峙之梅枯死,笼罩梅树之云消散,清潭之水枯竭。加之开垦毁林,胜景也就破坏了。清代《镇雄州志》说:“叆叇如蒸,穿林拂石,浓淡变幻,断续飞扬;岩崖野梅参差,躐前遍开,倚翠巘【(山献)为一字读(yan)】府寒塘;虽花小如豆,而繁密堆垒,几不见枝,芳香远闻,横月点雪,珍珠楼阁,云与俱化。”美丽的景色,现已不存在了,实在令人惋惜呀!
如今,春风吹遍了云岭,占老的集镇又获新生,展现新颜。耸立起学校、供销社、公所楼房,居民房屋焕然一新,公路穿越其间,无烟煤,源源不断地供应他乡,电灯照耀,闪闪发光。每逢场期,各族人民聚此交易,售货购物,异常热闹;新开辟之牛马场,一片牛欢马腾,是以今之新貌而代古之奇观也。
项国香
九、
凤
岭
樵
歌
镇雄城东三里许之凤翅山,海拔一千八百九十九米,北接元宝山,与乌峰山相望,南高北低,俨然凤翼斜舒,半向西北,旧曾在山腰建“文昌阁”。古时,路径幽迥,樵苏络绎,夕阳城郭,前者呼,后者应,行歌互答于烟峦云树间,清响可听,为镇雄之一景,举人王以荣之《少年游》词云:“霞天一抹雁飞遥,时爱伴山樵。路转峰回,前呼后应,真籁废推敲。疑他哕哕助长谣,逸韵上层霄。歌奏来仪,音诣金石,询且下刍尧。”副榜熊焯勋赋诗言:“山名凤岭叠青浓,樵采曾穿翠几重。四面讴歌声不断,回头都到玉芙蓉。”又诗云:“歌声酿出太平风,山色空蒙夕照中。信口成腔多雅调,阳春一曲和难工。”州庠张起榛七言绝咏道:“东峰突兀护边城,竹树参差凤翅成。岁稳时平樵唱和,何殊哕哕听鸾声。”
这里古代森林密布,鸟兽成群,樵夫涉繁,常于此樵柴入市。入山而知鸟语,出林而担柴回门,且不清幽雅趣?继后,森林尽伐,鸟兽远消,自然风景失去,只能传而不能见,唯有山在。但人们每逢端午之节,男女老少,集群登山游玩,寻花采药,至晚方归。
项国香
十、
佛
寺
垂
杨
城北二里许万佛寺,方塘半亩,垂杨数株,绀宇掩映,碧阴如画。袅袅长条,随风眠起,蘸水枝头,宛然滴露。州人张起楠赋诗:“曲折岩阿拥梵王,青青几树绕垂杨。游人好是春三月,一路清阴出佛乡。”州庠张起榛七言绝:“垂杨缭绕梵王宫,游钓朋侪乐事融。犹记樽携三月暮,牡丹开胜佛桑红。”饶昌澍之七绝言:绿杨影里话楼台,更说高僧信手栽。隔岸花宫看不贝,一声午磬出林来。”古代,万佛寺宏伟壮观,佛像如生,多少善男信女,达官显贵,常诣此烧香祷告,求神拜佛。由于此地环境清幽,骚人墨客来往不断,吟诗作对,抒发情怀,把这里描绘得十分美好,成为人为之风光。后来庙宇破残,绿塘枯竭,垂杨尽伐,游人稀疏,渐至断绝,其景也就消失了。然而其景虽毁,其文尚存,人们时时惋惜,望复原状,以宏文明之乡,游览之地。
项国香
十一、
墨
池
流
香
原在城内学宫东庑后大不盈,丈泉甚甘,冽时而变,黑如墨,汲出仍清,或越日,或三数日复故。识者,谓为文章之瑞。故名“墨池流香”。此景即在今之公安局内,已淤没。州人张起楠赋诗:“渊源一脉细流长,积久诗书发古香。好是春来花在水,满地荡漾尽文章。”州庠张起榛七言绝:“此地花开说此时,道人漫说岂无知。人文日看蒸蒸起,翰藻馨香兆墨池。”此水之奇,在于眼见而黑,汲出而清,三五日复黑,后人不识,故有淤没,且不惜乎?
项国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