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滇南、滇西一通游走到腾冲身体出状况,强努着游走了腾冲几个景点,想尽快去大理,有个万一还有辙。可是这条线路终点是瑞丽,也是中缅边境滇西最后一座小城,几千公里的路程,一路山路险恶颠簸到此,瑞丽是最后一哆嗦,不去瞅瞅有点冤,毕竟路途遥远,以后是否有勇气再经受险恶路程颠簸的刺激,自问:“不会”。扛着,不纠结,奔瑞丽,怎么着也得有始有终。
瑞丽傣族称“勐卯”,意思是“雾茫茫笼罩的翠绿地方”。归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的交汇处,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有两个国家级口岸;姐告、畹町。瑞丽有很多自然景观;大盈江、莫里瀑布、扎朵瀑布、独树成林等,人文景观那就是庙宇;菩提寺、姐勒大金塔等。这些地方不去也罢,类似的景观,一路走来已经审美疲劳。但瑞丽最特色一景必须得转悠,那就是边境线上中国与缅甸相邻的两个寨子共同构成一个坝子,形成了一地两国的村寨相连,村寨相望,世界罕见特殊的地理景观。
到瑞丽后直奔两国一寨子,进了寨子感到不枉之行,寨子环境幽静,风景怡然,碧水清澈陪衬绿荫丛中那交织醒目的金色灿烂的尖顶,赤色精致编制竹皮缅楼,一派安然平和景象。目睹在这块美丽富绕的一方土地上,中缅两国边民和平相处,安逸共享;一寨两国、一街两国、一屋两国、一井两国、一院两国、一石两国、一桥两国、一树两国、一岛两国,特殊的地理造就的同生活在一个寨子,却是两个国家制度。寨子里中缅边境一通转悠,悠闲自在。
滇西中缅边境一寨两国



一屋两国;建筑是缅甸传统建筑风格代表作





一井两国共用的井,寨中心的那口井是古老原始的水井由中国银井寨和缅甸芒秀寨共同修建,井台用碎玉石片砌的。为一寨两国边民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泉。





一石两国;缅甸友人捐赠的这块石头具有数亿年的树化石,傲然屹立在边境线上见证中缅人民友好往来的岁月。以石头为界线路这边是中国路那边是缅甸。


缅甸寨子竹楼

寨子里缅甸女孩

寨子赌石房

中缅民俗博物馆

缅甸边民房子

缅甸老妈妈

中缅两国一寨的佛教气氛也是非常浓郁,缅甸的哉褆佑也称螺丝塔立在河边,是个仿造建筑。螺丝塔典故;据说两千多年从天上掉下一颗石头悬空在山顶,释迦摩尼曾路过此地割下头发放在石头上,人们把佛主的头发埋的山顶,那块石头居然悬空一千多年视为仙山,朝拜人络绎不绝,600年后佛教徒们把石头贴满了铂金。拜塔头天得吃素食,傍晚从山根光脚上山走一夜的山路天明到山顶,触摸螺丝塔只能男性,缅甸的女人是不可靠近塔,更不能触摸。
螺丝佛塔

金碧辉煌的金塔一塔保佑两国人民安康幸福



河边释迦摩尼塑像边围坐着五人称“临水明道”。典故;释迦摩尼成佛祖前与五人一起入深山斋戒修道四年,他人或因质疑或因困苦相继放弃苦修,只有释迦摩尼明光苦修,两年后终于修成佛法正果,首现光环,五人惊异,于山涧旁围听释迦摩尼讲佛明道。从中似乎能感悟到两字“坚信”。

挨着“临水明道”一边是一步能跨过去的水沟,水沟那边是缅甸,隔不远就有一块木牌“中缅边境严禁跨越,违者罚款500”。估计这沟是中缅边民串门之道,于子跨沟出国缅甸界咔嚓一张,咱再蹦回国,那边的缅甸寨子一看寒碜多了。

边境线那边的缅甸寨子

一桥两国,小桥玲珑秀气,桥面台阶也是用碎玉石片铺设,够讲究。

出寨子之前有一条街上有中缅边境线两口井,中国井和缅甸井,如孪生同胞,井水源源,两国人民同处一地各自饮水也可以越境打水。井边竖着一牌子上面有已故国家首领陈毅的诗。

中国井和缅甸井,如孪生同胞。


一树两国的果实(似乎木瓜)

出寨子没走游客的道走寨民道,歪打正着到了边境关口,这并非口岸是个卡子,感觉就是敌战区与解放区之间的炮楼卡子,两国边民验证通行卡子。以界碑为界,虽然立着“请勿拍照”牌子,石碑前站在中国界武警不吭声,站到石碑背面就该嚷嚷“回来”,似乎也不是过份管。



游走完一寨两国,想起了一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在这儿很恰当。
离开一寨两国顺便看了看瑞丽的姐告国门,滇西这条路线到此也就是终点。

其实很多人到瑞丽是奔玉石来的,瑞丽玉石市场生意火得很,于子不感兴趣,不逛街,不购物,匆匆瞥上一眼滇西边境的小城-瑞丽,走人去大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