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风暴、次级按揭风暴)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为缓解次贷风暴及信用紧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几月来大幅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并打破常规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美国政府还批准了耗资逾150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另外放宽了对简称「两房」的两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等金融机构融资、准备金额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国房贷市场继续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于2008年9月宣布以高达2000亿美元的可能代价接管了濒临破产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以850亿美元贷款为代价接管了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另提出了以政府7000亿美元出面收购、处置金融机构坏账的计划。
次案风暴引爆的环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为严重、影响最为广泛的金融危机
2007-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历史背景
最初的流动性危机可以在事后被看作是由于早期次级房屋信贷危机所引发的。北岩银行是首批遭遇冲击的对象之一,它是英国的主流银行。该行已借不到额外资金来偿还2007年9月中旬产生的到期债务。由于其所经营的高杠杆性质的业务无法支撑没有持续现金注入,最终导致其被接管,并形成了很快降临到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灾难的早期迹象。
在松弛的签名承受标准下的过度借贷, 那就是美国房贷泡沫的特征, 导致大量的次级按揭。 投资者认为这些高风险的贷款会被资产证券化而缓和。不过, 不但没有缓和这个危机, 反而, 这个策略似符以骨牌效应扩展和散布。由失败的资产证券化计划所导致的损害横扫了房屋市场及其企业, 继而引发了次级房屋信贷危机。这危机令到更大量的银主盘被银行在市场上抛售。这些过量的房屋供应令到周边的住屋价值都大为下跌, 令它们容易遭受法院收回拍卖或被放弃。这个结果替往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线。
最初, 受影响的公司只限于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按掲借贷业务的公司就如 Northern Rock 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一些从事按揭政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 就成为了牺牲品。2008年7月11日, 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房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 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由于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 试图救助抵押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
源头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近年美国等国家放松购房信贷标准(不用付首期,不用收入证明,也不计较抵押单位的质素等),形成次级房贷市场。次级房屋信贷经过贷款机构及华尔街用财务工程方法加以估算、组合、包装,就以票据或证券产品形式,在抵押二级市场上出卖、用高息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购买。
原先在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占七成份额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由政府机构主宰,将贷款打包成证券,将贷款证券化背后的财务风险计算颇为复杂,通常得先分析被证券化的那一堆贷款案过去类似贷款案例之风险,计算出投资者能够获得本金和利率。当房利美和房地美还占房贷市场主导地位时,他们通常会制定明确的放贷标准,严格规定哪些类型的贷款可以发放。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丑闻爆出,政府对两家公司的业务增长加以限制,整个次贷市场开始争抢这两家公司所购贷款。整个过程中,新的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过分追求高风险贷款。
由于全球成千上万高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投资者的介入,原有的放贷标准在高额利率面前成为一纸空文,美国有许多中小型的银行,因为资金有限并不想等二十年后才回收房屋贷款,所以乐意将手上的房贷债权转卖出去,而且银行也急着把钱放贷出去不然自己会被利息支出压垮。新的市场参与者与华尔街经销商不断鼓励放贷机构,尝试不同贷款类型。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器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潜在的风险就深埋于次级贷款市场中了。
连锁反应
但好景不长,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美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机动利率的次贷购房者还贷负担,再加上油价上涨的 景气减缓,很多蓝领阶级被裁员更付不出房贷,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房子资产价值缩水,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 售,或者通过二贷抵押获得融资。于是普通居民的信用降低,与房地产贷款有关债券的评估价格下跌。一旦抵押资产价值缩水,很多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就会 产生危机,而且透过连动债波及整个链条。
法拍屋大量供应,美国房地产市价开始在2006年持续转差,循环性的再次令次级房屋信贷的拖欠以及坏帐增加,次级房屋信贷产品的价格大跌,直接令到欧美以及澳洲不少金融机构都出现财政危机,甚至面临破产,牵动全球信贷出现收缩。部分基金为了应付客户大规模赎回潮,于是借日圆平仓,大举投资的方法再行不通,唯有沽货套现,即是所谓日圆利差交易拆仓,造成连串的骨牌效应,导致2008年环球股灾。
次级房贷会变成今日的风暴,严格来说不能归咎于华尔街无风险意识,而是愈来愈复杂的财务工程方法提供许多理论上的避险工具,在数学体系里甚至形成研究财金问题的财务数学领域,吸引许多投资法人信赖,这让房贷形成可切割为不同风险高低的多种类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场上次贷高风险部位被大量买走后其他投资人(含法人)以为手中的次贷商品风险已经降低又保有次贷的高利率,加上附有CDO作信用加强,而放心大量买进次贷金融商品;然而大量买进高风险部位的投资者另有所图,并非看好次贷价值会上涨,而是看坏次贷价值并到市场上提早放空相 关的高风险部位,扣掉高风险部位实现的损失后这些放空次贷的投资者仍可趁次贷下跌大赚一笔,持有低风险部位的多数投资者则看着房贷价值反转下跌,房贷规模 庞大难以作多拯救,终于陷入想卖掉次贷金融商品也卖不了的困境,影响所及连评等较好的房贷金融商品也一起跌价,美国房贷龙头房地美与房利美先前以高价买入 房贷债权,现在却无法一如以往高价将房贷证券化后卖出,也濒临倒闭。华尔街许 多投资银行过去协助客户夸大评等近几年来被美国政府取缔起诉后,传统的佣金收入与业务费用收入大幅减少,因此这些大型银行不只是经销金融商品,也开始自己 跳进去投资,结果和客户一起陷入困境。金融理论的缺陷是次级房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追本朔源次贷金融商品热卖让房贷市场上资金十分充裕,房贷条件才 能不断放宽,但蓝领阶级还不出钱或是贷到超出能力的款项,引爆一切骨牌效应的开端,因此本质上还是经济景气问题,技术面上则是政府金融监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