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东·甬句东”辨

标签:
宁波城市史甬东甬句东句章鄞鄮东钱湖史 |
分类: 读史札记 |
甬东之为地名,最早出于《左传》。
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左传》哀公二十二年)
甬句东,则出于《国语》。
越王曰:昔天以越赐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赐越,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乃不许成。因使人告于吴王曰: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以没王年。夫差辞曰:天既降祸于吴国,不在前后,当孤之身,实失宗庙社稷。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视于天下!遂自杀。(《国语》卷一九·吴语)
可见甬东、甬句东同义。时在周元王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BC.473)。事亦载《史记》以及后世的地史方志。
后世研究对甬东、甬句东之注解,依时序择其要者如下。
1. 汉贾逵(30-101):“甬东,越东鄙,甬江东也”。(《史记》集解)
2. 三国韦昭(204-273):“甬句东,今句章东海口外洲也”。(《国语》卷十九·吴语)
3. 西晋杜预(222-284):甬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春秋经传集解》第三十·哀公二十二年)[1]
4. 唐开元年间司马贞:“《国语》曰甬句东。越地,会稽句章县东海中州也。案:今鄮县是也”。(《史记》索隐)
5. 唐杜佑(735-812):“越王句践平吴,徙夫差于甬东,韦昭曰:即句章东浃口外洲”。(《通典》)[2]
6.
7. 南宋王应麟:“甬句东,今句章东,海口外洲。当作浃口”。盖传写之误。(《困学纪闻》卷十•地理)
8.
据上,关于甬东、甬句东究竟地在何处,归纳起来,也就两说,一是认为在甬江东,明代时的甬东隅;二是认为是翁州,即今天的舟山岛。现在学界以后者为通说,如《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列国地理图志》都将甬句东、甬东都标在了舟山[4](见图一)。
http://s16/mw690/001fmJRRzy7f6ZJQLaDdf&690
【图一】一般认为甬东(甬句东)在舟山本岛。图像来自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贾逵说,“甬东,越东鄙,甬江东也”。鄙,可解为郊野边际之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曰:“春秋经传鄙字多训为边者,盖周礼都鄙距国五百里,在王畿之边”。这里的国、王畿,就相当于贾逵说的“越”,今天的绍兴越王城。因此贾逵的“越东鄙”可解为甬东在越王城以东“五百里”,地在甬江的东面。
鄙,也可解为采邑。周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或许越国在甬东地方有个不满编制的“越东鄙”,勾践拨给夫差“夫妇三百”(相当于三酂),凑足一鄙,封予夫差,为其采邑。
依前者理解,勾践徙夫差于甬东,是流放;依后者理解,则是豢养。流放或豢养,都是为了让夫差离开故土,以勿使“卧薪尝胆、生聚教训”的勾践式复辟在夫差身上重演。但豢养方式,可以让勾践对夫差的掌控抹上一层仁义的色彩,似乎更合乎勾践的本意。
由此可以推想,甬东或甬句东不可能是当年还属化外之地的舟山岛。
将甬东、甬句东解为今天的舟山岛,源于韦昭的“海口外洲”,后演变为“海中洲”、“浃口外洲”。但韦昭此说,不知何据,姑且不究。但2500前的“海口”、“浃口”的形状则不可不察。
距今4000年左右,海岸线北退,宁波盆地主体形成[5],它由7000~6000年前的喇叭形的浅海湾[6]衰变而来(见图二),在4000~2600年前,整个盆地还残留着明显的入海河口三角洲地形地貌特征[7],原始莺脰湖与原始东钱湖占据着盆地大部分的面积,并到处分布着泥涂沼泽,尤其因奉化江—甬江的阻隔,人类经由姚江谷地到宁波盆地的徙居开发步伐多有羁绊,这是甬江以东地区史前文化遗迹稀少的地理原因(见图三)。也是宁波地区三古县中,设治于宝幢的鄮县最后出世的人文原因。董沛在《明州系年录》上说:“秦所创置亦惟一鄮县耳,鄞与句章犹仍越地旧名也”,正是这个道理。
http://s12/mw690/001fmJRRzy7f6ZL9yGfcb&690
【图二】第四纪的甬江口还是一个喇叭形的浅海湾。图像来自《浙江通史·史前卷》。
http://s11/mw690/001fmJRRzy7f6ZL2I8G0a&690
【图三】古鄮县地区史前文化遗迹发现稀少。位置标志自右至左分别为三古县鄮、鄞、句章。底图来自林士民《再现昔日的文明》及浙江天地图官网,水银制图。
所以,哀公二十二年(BC.473)时的“海口”、“浃口”的模样,不但位置而且形状,全然不是如今甬江口的模样,当时的“海口”或许正在抝猛江湾的东北,原始东钱湖的羡流是在龙山以南的梅墟一带汇入甬江入海的,从而形成“两水相从”的“浃口”,龙山与丁家山—范家山之间的谷地平原及五乡—宝幢一带湖北山南平地,看上去也是一块“海口外洲”、“海中洲”和“浃口外洲”,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见图四)。
http://s8/mw690/001fmJRRzy7f6ZK49qTc7&690
【图四】2500年前甬东(绿线圈)及其周边地形地貌推想图。蓝线为原始东钱湖,棕色线为当时海岸线。底图来自浙江天地图官网,水银绘制。
当然,这块“海中洲”其实是一个半岛,其东南面与太白山相连。从越王城经姚江谷地到此半岛的水陆交通条件固然恶劣,但不至于像干预、控制海岛那么的困难。这反过来可以证明,勾践一定不会将夫差安置于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的舟山本岛,万一夫差及其后继者坐大,届时防止登陆及上岛进剿,唯徒呼奈何而已,勾践必不会做这种悔之莫及的事。
在勾践看来,甬东这块土地狭小、进出不便,任是夫差能折腾,也不至于尾大不掉,不可能养痈自患,正是豢养夫差让他自生自灭、“以没王年”的理想牢笼。
总之,相比诸舟山,甬东、甬句东更可能是指鄮谷一带,亦即后来的古鄮县。
明黄润玉(南山)认为“凡甬江之东,即《左传》所载甬东,至今名甬东隅,实秦汉鄮县之区”。说甬东属“鄮县之区”,可以同意;但说“《左传》所载甬东,至今名甬东隅”,相当于后来的江东,则恐怕与理不合,因为2500年前,西距甬江不远就是一片汪洋的原始东钱湖,湖江之间的隙地,实在更不宜居住、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