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宁波府学

标签:
城市记忆宁波旧影读史札记历史 |
分类: 宁波旧影 |
鄞县是附廓县,故孔庙、城隍就有“两套”,属府的,冠府字或郡字;属县的,则冠县字或邑字。
官办的学校,大多庙学合一,即孔庙或夫子庙与学校或学宫同建于一处所在,宁波的府学与县学就是如此。
宁波府学,旧址在原市体育场、今中山广场,尚存泮池遗迹;鄞县县学,旧址在今宁波市第一医院,尚存棂星门。
昨天得见同治修光绪刊之《鄞县志》,其中一幅学宫图,揭示了我之前的猜测颇多舛错,也可解许多疑惑。足见对老照片的解读,应在占有尽可能多与全的史料情况下,方有可能还原历史的真实场景。
http://s11/middle/4423cedfg8cbce3b50d8a&690
图一。光绪《鄞县志》所载之府学平面示意图。右下半圆形图案,被我认为正是图二上的文笔塔。
一、之前的猜测得到印证部分
1、在“学宫图”上,可发现整个府学的建筑布置呈庙、学并联结构,这证明了我之前根据民国《鄞县通志》所载的府学“规制概略”所复原的“府学建筑总平面复原图”,基本属实。
2、“学宫图”右下,画的,应该就是府学文笔塔(也可称文峰塔),这印证了我把《宁波旧影》上那帧“僧人墓塔”照片(P169)解读为府学文笔塔,应是合乎实情的。另,慈城现存的县孔庙外,据说亦有“腾蛟”、“起凤”坊(见《千古风流说慈城》P58)。可见,坊名如此,是一种定制,而非过去官员文人所能随意命名。
http://s15/middle/4423cedfg74795533a78e&690
图二。府学前文笔塔旧影。
3、学宫内,各有尊经阁与文昌阁,这说明,我将今中山广场上“逸仙楼”认作原府学内的文昌阁,又多了条佐证。
二、需要更正之处
光绪《鄞县志》,将文昌阁画在学宫内、大成殿东,这是与民国《鄞县通志》的最大区别(是志则说:“泮宫门西垣外为文昌阁”,如此,则文昌阁似乎处在学宫外了)。前后方志之此一牴牾,究竟何者更接近实际?对照老照片、老地图,我决定改变之前的猜测,因为只有采取前说,才能让我们对照片的解释,远离“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生硬与勉强。
http://s14/middle/4423cedfg8cbd76c7baed&690
图三。文昌阁从西墙(西垣)外“搬到”了学宫内东边,其立面朝向与周边房子一致,也能因此可对老照片(图五)围墙内的大房子作出有对应的解释。另,注意地图方向(N),这与照片上的阳光照射方向不相矛盾。
http://s3/middle/4423cedfg8cbd9472cd72&690
图四。1929年的《宁波市全图》局部。
http://s2/middle/4423cedfg747966ba1771&690
图五。左侧高房的屋顶,与今能见的大成殿照片(图六)不符,倒是树荫处露出的屋顶尖角样子更近于大成殿。从图一看,大成门似为一山门式建筑,其高于大成殿或许并非不可。解读如此,似可与上述各图建筑及地面特征之间,得到更好啮合。
最后,再看一下大成殿、文昌阁与尊经阁的老照片。其中文昌阁与尊经阁尚存(一在中山广场,一在天一阁)。
http://s13/middle/4423cedfg8cbe13178f3c&690
图六。宁波府学孔庙大成殿遗照。
http://s8/middle/4423cedfg8cbe14cc8d27&690
图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中山公园旧照局部。感谢青藤兄提供。
http://s15/middle/4423cedfg8cbe1587f28e&690
图八。上世纪三十年代,府学尊经阁迁于天一阁内的旧照。大成殿与尊经阁旧照来自《宁波旧影》翻拍。
附:之前本博有关府学建筑旧影的博文,可见走了不少弯路。
宁波旧影与新照:两座尊经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3cedf0100j8wp.html
宁波旧影:再说尊经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3cedf0100jb75.html
宁波旧影:一张老照片的解读(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3cedf0100jgu1.html
宁波旧影:洋教头与清兵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3cedf0100jodx.html
一张宁波老照片的解读:府学文笔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23cedf0100ju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