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池州记忆: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949—1959)

(2024-10-29 09:09:16)
标签:

东流县

卫生院

1959

池州记忆

分类: 老屋原创作品
池州记忆: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949—1959)

池州记忆: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949—1959)

原创:记忆里的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300字)

 

老屋出邹

 

新中国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兴起,除四害,讲卫生,卫生裤、卫生褂,卫生纸......个个讲卫生,人人要和平,一个繁荣昌盛的轰轰烈烈大建设的新时代展现在东流人民面前。

 

东流县时代(1949——1959)之记忆里的东门岭头县卫生院。

 

在东门岭头半山坡上,一座崭新的新式楼房拔地而起,坐北朝南的两层红色主体建筑,突兀在青砖灰瓦和间杂泥巴墙茅草屋的老街尽头,鲜艳的红墙亮瓦格外显眼,拿现在的话说,叫新落成的“门诊大楼”;它缩进去一点,离马路约三四十米远,仿苏联式的牌楼,上嵌一个硕大的五角星,它坐北朝南,面对坑坑洼洼的沙子路半边街,门前一道红砖院墙象征性地围住它的巍峨,门口没有门房,后面和两边三面都没有围墙。马路边的院墙右手(东边)是七八间平瓦房代替围墙,尽头是厨房,几排硕大水缸埋在大厨屋里地上,一个曲尺形大号锅台,上有高大的蒸笼冒着热气。西头是一米五至两米高的红砖墙,那墙与天主堂朝门头子相连,朝门头拱形大门,两边各一间,王伢母舅和绿莹莹牙齿的王奶住在天主堂朝门东间,西间是他家厨房。支书麻鸡和他子女周松林周小霞周小建住在天主堂朝门头西边,与王伢相邻。进医院时,首先通过医院的大院院子门,门头上孤形的两根钢筋支撑着八个方块大字:“东流县人民卫生院”。那字不是连在一起的,它们写在各个独立的洋铁皮上,附在拱形的门头上。进院门是青砖甬道,最外边是整齐米把高的冬青树,内置花圃,有青砖翘起棱角圈起波浪形图案,煞是新潮好看。记得最清楚是花圃里的剑麻,我时常拔出一两支来作武器,与周松林几个干仗。走过花圃拾级而上,大约有七八级或更多台阶,便进到医院门诊大厅……

 

东流县医院门诊大厅中央内置抱柱,一个大型公共圈凳环抱大柱,候诊病人坐在圆凳上歇息。圆形环凳东头是挂号室,西头是药房,背后有宽大木板红梯曲折而上。门诊大楼里面类似现在内走廊,东头左右两边分别是挂号室的门和护士打针打药膏地方(护士不分内科外科),我亲眼见到胖子大桃()在护士室里为病人灌肥皂水,还见到她让一位病人,把腿放在半月形的架凳上敷膏药打绑腿。护士室对面就是手术室,可进行阑尾炎切除等外科手术。门诊大楼西头两边是坐诊医生科室,楼上是行政办公,病人止步。门诊大楼东首是一排红砖平房内走廊的住院部。记得最清楚是它病房两边都是锃亮亮洋把手,门锁是东流老街人几百年都不曾见过的洋锁(今称四不灵)……记得邹氏家族有位大奶奶生了蛾子,住进了卫生院东北边一排病房里头一间。邹福全妈妈我喊大奶奶,就是她生蛾子,好像又叫“隔食病”,就是今天讲的食道癌。有一回,奶奶带我去看住院的大奶奶,两个老人讲了一会话,奶奶起身告辞,我尾随奶奶出门又返身进门,一阵风将门刮关了,我顺手拨弄怎么也打不开,奶奶在门外反复喊,大奶奶病沉又无法起身,一在门内大哭,一在门外大喊,把个小小住院部吵翻天,直到医生来时仍然打不开,听门外医生反复指导才打开,后来才晓得我把暗笛机关扭转了无法开门……不久,大奶奶殁,埋在老汽车站屋后。2024.10.20

 

@所有人。新发现口述资料,还原了东流县医院的历史去向——1959年以后的东流县医院有了新着落:1.东流县撤销后,县医院随县长康祝亮进入安庆地区矿务局(位于怀宁金鸡笼)2.金鸡笼矿下马后,矿务局医院(即原东流县医院)整体划入安庆地区医院——今市立医院。2024.4.2文革时东流医院下放洋湖(名曰:备战医院)

池州记忆: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949—1959)

池州记忆: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949—1959)
池州记忆: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949—1959)

池州记忆:东流县人民卫生院(1949—195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