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张忠:追溯安庆老六中前身后身遗址
标签:
六中遗址明代清代民国宣家花园 |
分类: 得烟楼收藏 |
重拾安庆“老六中”旧址历史风云
老六中的前世今生
——追溯安庆老六中前身后身遗址
历史资料上传、打水印的图片实物收藏:老屋张忠(2023.4.16于安庆得烟楼)
关键词:宣家花园遗址/老六中/遗址/明代/清代/民国/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安庆二中南校区——三职高包装装潢职业学校——安庆纺织职业学校——安庆地区化肥厂七二七学校——安庆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安庆市科技学校——安庆市第六中学——安庆市政府合营针织厂筹建处——上海建筑工程学校安庆分部(华东建筑工程局上海建筑工程学校安庆分部)——皖南区芜湖工业学校(部分学科并入)——皖北区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国民政府时期:
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怀宁县广圩村)—省立立煌工业职业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立女子职业学校—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安庆六邑工艺厂。
清代:
两等小学堂——安庆府公署——河南提督将军府。
明代:
卫所旧府衙(仓海:“安庆卫指挥使司公署”。程晓苏:“安庆卫......而卫署不明其故迹矣”。故,老六中的明代故址有待核实)。
——历史资料上传、图片收藏:老屋张忠(2023.4.16于安庆得烟楼)
鸣谢@《安庆晚报》@《安庆旧影》@《安庆市志》@《安庆二中校史》@《安庆市东风袜厂志》@《历史那些事儿(114)》微信群;@江军@程晓苏@仓海@朱德明@杨积盛@方德进@水波不兴
一、江军《安庆晚报》(摘录)2017.3.4
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又称“省立安庆高工旧址”,坐落在安庆市迎江区宣家花园街18号安庆市第二中学南校区校园内,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青砖扁砌,白泥勾缝,人字架屋顶,典型文艺复兴风格西洋建筑。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面开七间,侧深两间;北向壁柱卷拱窗,回形砖饰女儿墙,三层砖线脚,内设走廊,楼梯最西侧,每层各两间教室;南向西式竖向长窗,宽高比为1:2.6,每层各12扇,大门设在一楼最西侧。
民国四年(1915年)4月,安徽巡按使韩国钧创办“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校址设清安庆府署。招收讲习科、预科、别科各一个班。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安徽省立女子职业学校”合并为“安徽省立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更名为“安徽省立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简称“安庆高工”。抗日战争安庆沦陷前停办,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原址复校。1949年10月改为“安徽省安庆高级工业学校”,1953年停办。1958年9月复校定名为“安庆市第六中学”,一度改名为“安庆市科技学校”、“安庆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安庆地区化肥厂七二七学校”、“安庆纺织职业学校”等,2007年安庆六中合并为“安庆市第二中学南校区”。
二、程晓苏《安庆旧影》:宣统元年(1 9 0 9年)创设于百花亭前巡警学堂,名曰省立中等工业学堂,分造纸染织等科,于(学校)对面建有织厂、纸厂,辛亥停办。民国四年(1 9 0 5年),巡按使韩国钧,以张季直在南京开办河海工程学校,储省导淮人才,皖北多在淮河流域,不容或后,因旧安庆府署创建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分讲习科、别料、预科,后只招预科,一年后分入土水工程、应用化学两科。十六年(1 9 2 7年)校名删去甲种,又易为高级;十七年(1928年)增电气工程科,后又增机械工程科,抗战时停。三十五年(1946年)复校。
三、《安庆市志》(教育):
安徽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民国4年(1915)4月,巡按使韩国钧创办,设旧府署(曾经的六中),始名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招收讲习科、预科、别科各 1 个班。讲习、预科学制 1 年,别科学制2年。7月,添招预料1个班。讲习、别科毕业未再续招。预科毕业后入土木工程、应用
化学2 科,学制 3 年。时有预科、本科 8 个班。15 年 10月停办。次年 1 月复校,改名省立第一工业学校。17 年春与省立女子职业学校合并为省立第一中等职业学校。20 年春分设,沿用原校名。23 年改名省立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25 年迁怀宁县广圩村,同年 12 月停办。35年春,于原址复校,省立立煌工业职业学校并入,设机械、土木、电机等科。1949年 10 月改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1953 年停办,在校生并入芜湖、上海同类学校。1949—1953年毕业 4届学生 248人。

历史资料上传、打水印的图片实物收藏:老屋张忠(2023.4.16于安庆得烟楼)
鸣谢@《安庆晚报》@《安庆旧影》@《安庆市志》@《安庆二中校史》@《安庆市东风袜厂志》@《历史那些事儿(114)》微信群;@江军@程晓苏@仓海@朱德明@杨积盛@方德进@水波不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