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巳占 卷第二

(2015-10-12 17:55:13)
标签:

文化

分类: 道亦有道·源

月占第七

  夫月者,太陰之精,積而成象,魄質含影,稟日之光,以明照夜,佐修陰道,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以之比德,刑罰之義也。列之朝廷,諸侯大臣之數也。是以近日則光斂,猶臣近君卑而屈也;遠日則光滿,為其守道循法,蒙君榮華而體勢申也。當日則蝕,猶臣僭君道,而禍至於覆滅。盈極必缺,示其不可久盈也。月闕也,陰道、臣道、妻道,不可使盈,理當恆闕也。其行速,臣下之道也。行有弦望晦朔,遲疾陰陽,政刑之等威也。

  日,日行一度;月,日行十三度一千三百四十分度之四百九十四分。此平行之大率也。上元乙巳之歲,十一月甲子冬至夜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俱起北方虛宿之中,合朔冬至,與日俱行,各修其度。至合正觀三年己丑之歲,積七萬九千三百四十五算上矣。推月朔置上元乙巳以來歲朔積分,(在日度中。)以月法三萬九千五百七十一。以法去之,余以日法約之為閏大余,不盡為閏小余,減冬至小余。不足減,減大余,加日法乃減之,大余不足減,加六十乃減之,(冬至大小余,並在日內推也者。)余為所求。天正十一月大小余,命以甲子算外,則天正朔日也。求次月朔者。加大余二十九,小余七百一十一,小余滿日法去之從大余,一大余滿六十去之,命日如前,則次月朔日及余也。求上弦日。加朔大余七,小余五百一十二,大余滿法去之,命如前,則天正上弦常日也。又加得望日,又加得下弦,又加得後月朔日。前朔、後朔相去二十九日七百一十一分,謂之一月。一月之中,行天一周,又行二十九度七百一十一分,而又與日一合矣。求朔日夜半月所在度者,置朔日加時日所在度,減去朔小余,則朔日夜半月所在度矣。求次日加時夜半月度,加十三度一千三百四十分度之四百九十四分。滿日法從度,度滿宿去之,命以次宿算外,則次日夜半月所在度及分矣。此皆平行也。月行又有遲疾不同。極遲一日行十二度強,極疾一日行十四度太強。大率合朔後極疾,起而漸遲,十三日半強而極遲,則又漸疾,十三日半強而極疾。一遲一疾,凡二十九日半強。又有陰陽行。上元之初,合朔已後,月則出日道外,行陽道,經十三日半強,則又入日道內,越黃道,行陰道,又十三日半強,而出黃道之外矣。當越道之處,名曰交道。大凡二十七日強而一出,一入兩過,交於黃道;黃道,日道也。月不行日道者,猶臣不可與君同名器矣。在黃道內外極遠之時出入各六度矣。朔日與同度之時,月在交道內,而當交則蝕矣。不當交則不蝕,此猶臣與君相遇,同道擅權而掩蔽君矣。望日加時,月在交道上過,則日蝕;不當交道上過,則不蝕矣。其推求法術,並著在《歷象志》、《乙巳元經》,事煩不能具錄,略表綱紀焉。

  夫月之行也,每朔稟先於日,漸舒其照,遠而益明,行於列宿,不巡光道。舒而還斂,屈體戢光,盈而不僭,以至於晦,此順理之常也。猶大臣諸侯稟承君命,教令節度,巡行萬國,照察百揆,而無僭亂擅權之心。有功歸主,不自矜伐,退以報君焉。烏兔抗衡,光盛威重,數盈理極,危亡之災,一時頓盡,遂使太陽奪其光華,暗虛虧其體質,小僭則小虧,大驕則大虧,此理數之當然也。是以明王在上,月行依道。主不明,臣執勢,則月行失道。大臣用事,背公向私,兵刑失理,則月行乍南乍北。女主外戚擅權,則或進或退朏肭,皆君臣德刑不正之咎也。有不如常,隨其事占其吉凶。月行疾則君刑緩,行遲則君刑急。月之與日,遲疾勢殊,而事勢異也。劉向曰:"是故人君,月有變.則省刑薄斂以修德,恩從肆赦,故春秋有眚災肆赦之義矣。"

  月若變色,將有災殃。青為饑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水,人病且死。

  月若晝明者,月為臣,日為君,臣以明續君,當在其時,不可與君爭力竟能。晝明者,此奸邪並作,不救,則失其行而必毀矣。其救也,出退強臣,斷絕奸佞,近忠直,親賢良,則月得其行,不專明矣。是故人君宰相不從四時行令,刑罰不中,大臣奸謀,黜賢蔽能,則日月無光而見瑕謫矣。不救其行,五穀不成,六畜不產,人民上下不從,盜賊並起。

  月出非出所,行非其路,皆女主失行,姦通內外陰謀,小國兵強,中國民饑,下欲僭權矣。

  月生正偃,天下有兵,合無兵,人主凶。

  月行急,未當中而中,未當望而望,皆為急。兵大戰,軍破將死,大臣執政逼君,主將有女主擅權,天下亂,易宗廟。

  月未當缺而缺,大臣滅,女主黜,諸侯世家絕。

  月再中,帝王窮。

  月當出而不出,有陰謀,有死王,天下亂。

  月未當上弦而弦,國兵起;未當下弦而弦,臣下多奸詐。當盈而不盈,君侵臣,則大旱之災。未當盈而盈,臣欺君,有兵。

  月初生而盛,女主持政。大月八日,小月七日,昏中過度,有兵事,如不及度,喪事。月生五日,而昏中已後盛,君無威德,佞臣執權柄,民背君,尊其臣。

  月前望西缺,後望東缺,名反月,臣不奉法制度,侵奪主勢,無救,為湧水,兵起。(其救也,止刑罰,誅奸猾,任賢而稽疑,定謀事成,則月變不為傷亡也。)

  月當晦而不盡,所宿國亡地。

  月初生小而形廣大者,有水災。

  月大而體小者旱,有氣色非常,皆為皇后陰謀事。

  月始生有黑雲貫月,名激雲。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不出三日,有暴雨。

  月上有黃芒,君福昌,皇后喜。

  月生刺,是謂賊臣生中國。

  月生牙齒,女主后妃亂,天下兵起。

  月生爪牙,入主賞罰不行。一占云:人君左右,宜防刺客。

  月望而中蟾光不見者,所宿之國山川大水,城陷民流,亦為女主宮中不安。

  月出覆沒,天下亂。

  月分為兩道,無道之君失天下。

  月墜於天,有道之臣亡。

  月出子地中,庶民出為王。

  兩月並出相重,急兵至。

  三月並見,其分有立諸侯,而女主有競。

  兩月並出,天下治兵,異姓大臣爭朝勢為害,王者選能授之。

  月重出,皆為暴兵殘害天下亂首,將有亡天下之象也。

  余於大業九年在江都,時年十三,寓游彼土。正月內,因送孝於城東。是時正月二十七日旦起,東方有二月,見之相去二尺許,分明在箕斗之間,眾懼見之。俄而玄感於黎陽起逆,朱燮、管崇又殘賊於江南,天下因此遂兵賊相掠,至於滅亡,此尤大效也。

  東方小月承大月,小國毀,大國伐之為主。凶在西方。小月承大月,小邑勝;大月承小月,大邑勝。

  月兩弦中間,光盛面多眾,或二或三,或四或五,乃至十月並見,皆為天下分裂,天子政在諸侯,諸侯自立,諸侯傍氣象,皆與日占大同。

 

月與五星相干犯占第八

  凡五星及列宿與月相蝕相薄,皆凶。歲星蝕月,有大喪,女主死,臣弒君易主。熒惑蝕月,讒臣貴,後宮女有害主者。填星蝕月,女主凶,當有黜者,有喪。太白蝕月,易大將,將死。辰星蝕月,有大水。五星入月中,其分野有逐君,大臣賊主。

  月蝕五星,若捨皆其分,有災。月凌歲星,年多盜賊,刑獄煩。月與歲星同光,即有饑亡。(土同。)月與歲星同宿,其年疫疾。月與熒惑相犯,戰勝之國大將死,天下有女主之憂。月與熒惑同光,內亂且饑。月吞滅熒惑,國敗。月犯填星,女主敗喪。(魏青龍二年十月乙丑,月犯填星。三年正月,太后郭氏崩。晉安帝隆安四年正月乙亥,填在牽牛、月頻犯之。七月壬子,皇太后李氏崩。)填星入月,不出四旬,有土功事。若犯,貴人絕無後。太白入月中不見星者,臣殺主。月蝕太白,國君亡,臣弒主。月犯太白,將有兩心。戴太白,有卒兵。月生三日,刺太白之陽。陽國大邑勝,小邑損。月刺太白之陰,兵在外者未及入,在內者不及出。月與太白合宿,太子死。

  太白在西方始見,在月北為得行,在月南為失行,西方先起兵者敗。

  太白與月相去三尺,有憂軍。與月相去二尺,有憂城。與月相去一尺,有拔城。

  太白入月中不出,客將死;出者,主人將死。無軍,大將當之。

  太白出東方,在月南,中國勝。在月北,中國敗。出西方,在月北,負海國勝;在月南,負海國敗。

  金火與月相近,其間六寸,天下有兵;間一尺,天下憂;尺五已來,無害。

  太白出西方似月,三日候之,與月並出。間容一指,軍在外,期十日,有破軍死將,客勝。容二指,期十五日,有破軍死將,主人小勝。容三指,期二十日,有破軍死將,客軍大勝,主人亡地。容四指,期二十五日,客軍入境,主人不勝。容五指,期三十日,軍陣不戰。

  太白以月未盡一日,晨出東方,與月並出,候之以指。容一指,十日,有破軍死將,主人不勝。容二指,十五日,客大破,主人得地。

容三指,期二十日,有破軍死將,主者亡地。容四指,期二十五日,客軍大敗。容五指,期三十日,軍陣不戰。(金同。)

  月犯辰星,辰星入月中,有水行事起,不出三旬,內有匿謀,春夏大水。晉孝武太元十三年十一月戊子,辰星入月在危,是時濤水入石頭,春大雨,牛馬疾疫,谷貴,不出百日也。

 

月干犯列宿占第九

  角:月犯角,天子大人惡之,大人有憂獄事,天下大凶。犯左、右角,大戰,大臣當之。有憂喪。兩軍相當。犯左角,大戰將死;右角,廷尉死。月在角中行,為出天門中道,百姓安寧,歲美無兵。出右角,北胡王死,天下多雨。行中道之南,南君惡之,大臣不輔。

  亢:月犯亢,其國將死。月蝕亢,大人多死疫癘,在朝廷之臣為始。月在亢,有變,王者布政失理,宜省刑罰。

  氐:月犯氐,天下兵起。晉孝武太元三年二月癸亥,月入氐,大將軍韋楷率兵襲汝南,苻堅及子等十餘萬人寇襄陽。是年大兵。月蝕氐,及犯在氐有變,皆為宮中陰謀,大人女主,宿止不安,刑政失理,天下饑亂,兵寇賊起。

  房:月犯蝕房上將,上將誅。犯蝕次將,次將誅。上相、次相亦然。月行房南一丈,兵起,天子旁有亂臣,歲有大水,七月期。月行天駟中,經歲安寧,五穀熟。月行太陽,天下亂,民事失,民啼哭,陽道未窮而死;月行太陰,天下後起,陰道未窮而作。月出中道,天下和平,利以稱兵。月變於房,名寶出,駟駕滿野,將不安,失時令。

  心:月犯心,主命惡之,其宮內亂,臣有逆者。月犯心中,人王遇害,有大賊,國人亂。月乘心,其國相死。出心太北,國旱,宗廟災。出心太南,君憂,且有兵起。月變於心,人主有憂,兵在外,大將易。無兵,太子事,亦為天子計失於刑罰。

  尾:月犯尾,貴戚有誅者,其國將軍死。月在尾,後宮有爭,人君子孫不吉。

  箕:月入箕,糴大貴,天下旱,饑死過半,人君號令,傷於酷暴,百姓失所。月在箕,後宮政教失,女主乖怨,有暴風。失行於箕者,大風。

  南斗:月行於南斗,大臣誅,大將及近臣去,將軍死,女主凶。(《宋書志》稱:晉哀帝興寧三年七月庚戍,月犯斗。來年五月戊寅,皇后庾氏崩。安帝義熙元年三月已巳,月掩斗第五星,至八月丙戌,頻掩之。是年三月始興太守徐道覆反。四月,盧循起湘中。五月,循破劉稷。自是京畿大臣多戮死也,)月入斗魁,大人憂,太子辱,宮中有賊。月一歲三入南斗,有德令,有兵起。月在斗有變,易相,爵祿失,大臣有憂刑戮,及將相非理食祿,更易天子法令者。月乘斗,色惡,蒼芒,丞相死。月宿斗,為風雨。月蝕斗,群臣憂國亂。

  牽牛:月犯牛,牛疫,牛馬羊暴貴,犧牲之官有憂,將軍奔,道路關梁阻,天下有詐,谷大貴,大國有憂,將軍死。一曰牛多病。月在牛有變,關梁閉塞,將有農令犧牲之事,四足蟲疾矣。月乘牛,有大水,人相棄於道。

  須女:月犯女,女子凶,憂疾患女惑之事,其國有憂,將軍死。(晉孝武大元二年八月戊辰,月入女。八月,征西將軍桓豁率。十月乙未,犯女,壬寅,尚書令王彪之卒也。)有改易高下貴賤,女工興,有女令。月在女有變,有兵不戰而降。又曰嫁女娶婦之事,亦為女主布帛。

  虛:月犯虛,天下大虛,虛邑復盛,天下政亂,國有憂,將軍死,百姓饑,哭泣不已,有陵廟事也。月蝕虛危,人多去其室,有大戰。月變於虛,有土功在外,軍人饑。

  危:月蝕危。不有崩主,必有大臣喪,天下改服,將有墳墓哭泣之事。月犯危,治台樓蓋屋者多,天下亂,將軍死。月在危有變,將有哭泣死喪、墳墓蓋屋動眾之事。

  室:月犯蝕室,及在室有變,國亂有憂,將亡地失。若宗廟有毀,將相有死者,王者自將兵,宿在離宮,不安正寢,宜修文德、設武備、振軍旅以應之。

  東壁:月犯蝕東壁及在壁有變,大人為亂,人民多死,兵在外,軍人大驚,近臣去,將軍死,軍糧絕,將軍有謀,將有府庫土功之事。月宿壁,不雨則風。(斗同。)蝕壁,有開閉之事,大臣戮,有文章者執。

  奎:月犯奎,若在奎有變,大人亂,大臣凶,人多死憂,將軍有謀,有溝瀆女子之事。月犯奎大星,乳婦多死,邊民不安,有大水。月蝕奎,大將軍戰死。

  婁:月犯蝕變於婁,有兵在外,不戰而和,有聚斂之事,多有搜狩弋獵之事,民多獄怨,國君納女,遊獵無度,大人憂,將軍死。

  胃:月犯蝕變於胃,其國有憂,將軍死,鄰國有暴兵,天下谷無實,有倉廩賦斂之事,小國兵起不戰,有霜,以夷狄為憂,民多病。

  昴:月犯蝕變於昴,天子破匈奴,有白衣會,貴臣有憂,民離散,去其鄉,獄訟煩苛,無辜獲罪。(檀道鸞《晉陽秋》云:孝武帝寧康元年正月丁未,月掩昴,七月己亥大司馬桓溫薨。安帝義熙五年二月甲子,月犯昴,九月又犯昴,閏月丁酉又犯之,是年宋高祖討鮮卑。十月翌主為其子所殺,六年鮮卑滅胡也。)月行犯昴,北有赤白雲緣月,兵入匈奴有得地;赤白雲不緣月,兵入不得地。月乘昴,天下法峻,水滿野,谷不收。月行觸昴,匈奴受兵。月蝕昴,諸侯黜門戶,大臣有事。月入昴,赦;月出昴,天下有福,大臣匿其罪。月入昴中,胡王死,理官有憂。月蝕昴,貴臣誅,貴女失勢心月變於昴,兵在外絕食。月犯昴,將軍死,胡不安,或背叛。月行一歲不出昴畢間,來年有兵。

  畢:月犯畢,出其北陰,國有憂。月入畢中,將軍死,不則有邊兵,期十月。月犯畢,天子用法誅罰急。若蝕畢,賊臣誅,貴人多死,兵革起。畢星見月中,女君當死,有德令。(晉孝武大元五年五月庚子,月掩畢,六月丁卯又掩畢,進入畢口。九月癸未,皇后王氏崩。)月失行,合陽風,合陰雨。月失行離畢則雨。月犯畢大星,下犯上,臣殺主,大將死。月變於畢,有邊兵之急,邊將刑。

  觜觿:月犯觜,小戰,吏多死道路者,或背叛。月變於觜,刑罰之事,將相有殃。(月犯蝕皆同占。)

  參:月犯蝕參,貴臣誅,赤地千里,其國大饑,人民相食。月變於參,百姓葆旅。月犯左肩,左將戰死;犯右肩,右將死。月犯蝕參伐星,戰,小將死。月宿參伐為風雨。月蝕參伐兵起。

  東井:月犯井,將軍死。(晉孝武大元元年五月戊午,十二月乙卯,月掩東井。六年二月壬子,建威將軍桓副薨。七月甲辰,將軍王邵薨。月犯井左右星,女主憂。魏齊王嘉平三年四月戊寅,月犯井,七月皇后甄氏崩。)月犯井,人主有憂,大水。若水官有黜者,其國有憂,平准水衡之官,刑政不平矣。月蝕井,大臣有謀,皇后不安,五穀不登。月蝕井,內亂之災,以日占其國也。月犯井鉞星,為內亂兵起,破軍殺將,城陷血流。(《宋志》云:魏正始四年十月、十一月,月犯井鉞,是月司馬懿討諸葛恪,恪棄城走。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六月己未,月犯井鉞,桓溫破姚襄於伊水,北定周地。十二月稿城陷,執段龕三十餘人。)凡月干犯井鉞,秉質,斧鉞用之象。月犯井鉞,大臣誅,斧鉞用。月變於井,以色占。黑,大水,他仿此。

  輿鬼:月入鬼,人主憂。(晉鹹康七年八月辛丑月犯鬼。來年癸巳,成帝崩,財寶出。)月犯鬼質,秦邦君憂,大臣誅。(魏嘉平二年十月犯鬼,三年五月王陵反,楚王虎等誅之。)月蝕鬼,貴臣女主憂,天下不安,有大喪,謀臣糾彈之官凶。(《宋志》云:魏齊王正始二年九月癸酉,月犯鬼西北星,主金玉。三年二月丁未,又犯西南星,主布帛。占曰:有錢令,大臣憂。三年二月,太尉滿寵薨。青龍二年三月辛卯,月犯鬼。占曰:民多疾疫。是年夏大疫。)

  柳:月犯柳,木工興,名木被伐,又有土功事。月蝕柳,王者疾,不安宮室,百姓、貴人以言語坐罪,大臣憂,其地有禍。

  七星:月犯蝕七星,兵在外戰,皇后、大臣有暴憂,有誅,國大惡。(下蝕列宿同。)月犯七星,輕車戰,國相更政之。

  張:月蝕張,貴臣失勢,後有憂,君有賜。(下蝕列宿同。)

  翼:月蝕翼,忠臣見譖言,政事亡,飛蟲多死,將軍亡,北夷有兵,女主凶。月變於翼,其國有飛鳥喜,若有獸鳥者。

  軫:月宿軫,則多風。月蝕軫,則貴臣亡,後不安。月犯軫,月凶喪,車騎出,兵車用,期一年。

 

月干犯中外官占第十

  《海中占》曰:月入攝提,聖人受制,謀臣在側。(此亦非月行所及,但古人有此占,又為災,或行越變常,以至於此也。)

  月犯蝕大角,強國亡,戰不勝,大人憂患,有大喪。大角貫月,天子惡之。

  月犯織女,女主有憂。月犯鉤鈐,駟馬駕,將有行。

  月犯東西鹹,主因淫致禍,有陰謀。犯於東鹹,必有賊。(晉孝武大元二十一年四月,月犯東鹹,吳郡內使王欽發人誡嚴,吳興諸郡響應為賊。)

  月犯天江,大水,關梁塞。

  月犯乘天市,粟貴,有更弊之令,大將死,或易政。月入天市及有變於市中者,女主憂,將相有戮於市者,近臣有罪。

  月犯侯星,侯有憂。

  月犯帝座宗星,人主有憂。

  月犯宦者,侍臣誅。

  月犯建星,大臣相譖死。(按魏陳留王景元元年二月,月犯建星。是後鍾、鄧相譖,以至夷滅。)

  月變於建星,有亂臣更天子之法令者。一曰近臣大將死,易將相。

  月犯天弁,天下粟貴,一犯一貴。

  月犯河鼓,犯左,左將死;犯右,右將死。所中者誅,有軍敗亡。

  月犯乘大陵,天下盡喪服。星眾,兵革起,死人如丘山;星稀則無。

  月乘犯捲舌,天下多喪。

  月乘天屍者,亂臣在內。

  月犯五車,兵起趣駕。月入五車,天庫兵起,道路阻。(一雲天下兵起。劉向五星同占。)

  月犯天關,有亂臣更天子之法,主關津者有罪,王者憂。

  月犯南河戒,為中邦凶。北河戒,四方兵起,有喪,大旱,百姓病疫,刑罰峻暴,誅伐不當。

  月犯北河之中,冠帶國兵起,道阻塞,人君失道,淫女子,金錢貪色奢侈。

  月行南戒之南,兵旱並起,男子多喪;月行北戒之北,兵水並起,女子多喪。

  月犯五諸侯,諸侯誅。(宋孝武大明三年四月,月犯五諸侯,時竟陵王誕反,沈慶之攻敗也。)

  月入軒轅中犯乘之,有逆賊,女主憂,若火災。月犯軒轅左右角,臣有誅。乘大民星,大饑,太后宗有誅者。若有罪,犯其端,臣子反,有亂臣,臣子失勢,其所中者,以官名之。犯乘少民星,小饑小流,皇后宗有誅。若有罪,犯御女,御女有憂,御僕死。月犯大星,女主當之。(晉安帝元興三年四月甲午,月掩軒轅第二星。明年七月戊申,永安皇后何氏崩。孝武太元五年七月庚子,月犯軒轅大星。九月癸未,皇后王氏崩。)

  月犯少微,處士有憂。(續晉陽秋云:會稽謝敷,字慶緒,隱若邦山,初月犯少微。時載逵名著於敷,時人憂之。俄而敷死,會稽嘲吳人曰:吳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也。)

  月犯少微,女主憂,宰相易,而憂史官黜。月犯少微南一星,處士憂,第一星,義士憂;第三星,博士憂;第四星,大夫憂。

  月行太微中,皆為大臣有憂,大臣死。月所犯者,天子誅之。亦曰後族擅威,凶。月入太微中,若流星縱橫徑行太微中者,主弱臣強,諸侯、四夷兵不制。行不端,心不正。心不正,有邪欲不受命,有奸人在王庭,四夷難信,月干犯太微庭,出其門為使。月貫太微中而東出,大臣出、王侯入為主。出其中門,臣不臣。月入太微,有喪。(《宋書志》云:晉穆帝昇平五年五月壬寅,月犯太微,是月丁巳穆帝崩。安帝義熙十四年五月庚子又犯太微,九月丁巳,又入太微,是年十二月戊寅,安帝崩。)

  月行左右執法,大臣憂,相系而死,免者少。月出東掖門,為相受命東南出,德事也;出西掖門,為將受令西南出,刑事也。(上同。)

月出太微中華東西門,若左右掖門而出端門者,皆為必有度。(五星同。)月入太微西門,出東門,人君不安,大臣假主之威,不從王命。月犯干太微庭,臣殺主,宜求賢人。人中華西門,出中華東門,皆為臣出令。入太陰西門,出太陽東門,皆為大亂有喪,苦大水。月入西門,犯天庭,出端門,皆為大臣伐主。(《宋志》雲;晉恭帝元熙元年正月丙午,三月壬寅,五月丙申,七月乙卯,月皆犯太微。二年六月三日,帝遜位宋高祖。)

  月行犯黃帝座,大人憂,天下存亡半,有亂臣,主惡之,臣子反,政大易。

  月犯四帝座天下亡。月出黃帝座,北禍大,出南禍小,皆為下謀上。

  月犯太微,乘四輔,大臣誅。月行犯乘守內屏星,皆為群臣失禮,而輔臣有誅者,若免罷。

  月入咸池,天下大亂,人君死,易政。

  月入三台,君有大憂患,敗在臣下。月入三台,大臣為天子,公侯共殺君。

  月入庫樓,天下兵並起。

  月宿羽林,軍兵大起。

  月犯乘北落,皆為天下兵大起。

  月入天倉,主財寶出,憂臣在內,天下有兵起。月犯天倉,有移谷。

  月入天市,軍起。月行弧矢,臣逾主。

  月變於狼星,陳兵不戰。一曰兵起小戰,有水事。

  甘氏云:月在天理,臣當坐欲反者而入獄。一曰君大憂。

  月乘天高,將死,臣有誅。

  月入咸池,暴兵起。

  月入天潢中者,皆為兵起。道路阻,天下亂,易政。一曰貴人多死。月犯乘天潢,二十日兵起。

  月不從天街者,皆為政令不行,不出其年有兵。月行天街中,天下寧,百姓順。月行天街外,百姓凶。月行折威中,天子亡威。

  月行入哭星,有大喪,主崩。

  月乘鍵閉星,大人憂,大臣誅,天子不敬,天火害於宗廟,王者不宜出宮,天子崩。

  月入天積,即芻稿也。財寶出,主憂臣在內。

  月行天廄星間,為兵歸。月行天廄,主上不安。

  月行天淵中,臣逾主。

  月入中犯乘鈇鑕,皆為鈇鑕用。

 

月暈占第十一

  月暈者,謂之逡巡也。人君乘土而亡,其政失平,則月多暈而圓。月暈,受沖之國不安。

  月暈,臣下專權之象。四孟月七日,四仲月八日,四季月九日,皆夜當月暈。暈若不以其日,不出三日,有暴風甚雨。

  月暈,聞皆為其君背約。

  月暈,東向者敗五木,西向者且雨而風,害五穀。北向者為水,南向者旱風。

  月暈明者,王自將兵。

  月暈七日,無雨大風,兵大作,若土功起。

  月暈多直,為兵,曲吏逆,則為雨。

  月暈黃色,將軍益秩。候月暈,常以十二月八日。

  暈再重,有大風,兵起,災在內,女親用事。

  暈再重,赤雲繞之如杵,有軍在外,萬人死其下。

  月南北有半暈兩重,月北有青雲五沖,關不通。

  月暈三重,天下大亂,必有拒城。

  月暈四重,天下易王。(漢高帝七年,月暈參畢七重。占曰:昴畢間,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國也。昴為匈奴,參為趙,畢為邊兵。是歲高帝自將兵擊匈奴。至平城,為冒頓單于所圍,七日乃解。)

  暈八重,天下有亡國。

  暈九重,暈十重,天下更王。

  月色黃白交暈,一黃二赤,所宿其國受咎。

  月交暈,赤有光,其國不出三年遇兵。

  月色黃白交暈,所宿之國受其殃。

  月暈環如兩,軍兵起,軍事爭。

  月暈如連環,有白虹干暈,不及月,女貴人有陰謀亂,有白衣令,宮中多怪。

  月暈而冠,天子大喜,或大風。

  月暈而珥,歲平國安。又曰國有女喪。

  月暈而珥,攻擊者勝利。

  月暈一珥,所在國失地。

  月暈,先起者有喜。

  月抱珥在暈外赤,外人勝。

  月有兩暈不合,其月水;四背,有謀不成。

  五月中有九暈以上,道路大有熱死者。

  月暈一重,下缺不合,上有冠帶,有兩珥,白暈連環貫珥,接北斗,國有.大兵,大戰流血,其分亡地。

  月以正月三日暈,所宿國小熟,一日二日,必有土功。五日暈,大熟。上旬一暈,樹木蟲;二暈,禾谷蟲;三暈震雷;十日暈,天下更王;六日、八日、九日暈,天下有國亡。

  正月中有九暈以上,道多饑死人。

 

月暈五星及列宿中外官占第十二

  凡月暈五星,星色不明主人勝,星色明客勝。暈木,人主病,不然大水,五暈,人主疾喪;暈木,天下有女子之憂,糴貴,三重,相死;暈木,其國主不安。暈火,女主凶,若有死亡,所守國主當之;熒惑在暈中,色惡不明,客兵敗;暈火,兵在野大戰,無兵大旱,兵起。暈土,所宿國有福德;填星色不明,主人勝;暈三重,相死,天下土動功,兵起,女主憂;暈土,其國女主失勢,有土功事。暈金,其國受兵,戰不勝,主人敗;暈金而星月合,其主死境外。暈水再合再解,其國敗主死。月暈辰星,色不明,主人勝;明,客勝;暈水,角亢間二星如連環,有大臣謀;春夏暈水,民病寒熱;在秋冬,憂兵起,不即大水,主死,若大憂;冬暈水,主命惡之。

  凡月,春暈木,夏暈火,秋暈金,冬暈水。四季暈土,而其星惡之,皆為其國之分主死國亂,大凶。

  角:月暈左角,軍道阻塞,大臣誅,獄官刑,左將有殃。月暈右角,右將有殃,鱗角多死害,太尉士卒刑死。月暈兩角,大水。色黃白,王者大喜,當有德令;無德令,則天子以軍兵自守,其國不安,有兵兵罷,無兵兵起,將憂。月行角間,暈再重,連環圍北斗,有大臣誅。甲乙為春,丙丁為夏,庚辛為秋,以四時期之。凡占災祥皆此例。月暈角亢,先起兵者有喜,勝。

  亢:月暈亢,君有兵革之事,有兵兵罷,無兵後八十日兵起。月在秋三暈,大臣死,兵大戰水中。再暈,大雪雨水,民移千里,有德令解之。不爾,王自將兵。

  氐:月暈氐,大將凶,水蟲死。與歲星同合在氐而暈,不出四十日,有德令。

  房:月暈房心,國有兵在廟堂。勾五宿,大赦。勾三宿,小赦。月暈房及箕,大風動地。

  心:月暈心,大旱。與五星合暈,王者大憂及大災,兵起,國易相。月暈心尾,無骨四足蟲為害,易政,山崩,麥貴。

  尾:月暈尾箕,分有疾凶,或益地百里,民多病寒熱,風大至,大水。

  箕:月暈箕斗,兵從東北方來勝,從西南方來不勝。箕斗者,天子冠服,在斗罷,在箕外戰。月暈箕斗,五穀不成,易大將。

  南斗:月暈斗,大臣免,大將刑。

  牽牛:月暈牛,小兒多死,軍暴將死。月暈牛,女子女貴,牛多暴死。

  須女:月暈女,兵進而不斗,寡婦多死。

  虛:月暈虛危,兵革離宗廟。

  危:月暈危,兵,軍敗,有喪,天下哭。

  室:月暈室,蠻夷來貢。

  壁:月暈室壁,風起,大水至,寡婦小兒多死。

  奎:月暈奎,兵大敗,有兵令,米貴,不出年,有祅星流。

  婁:月暈婁,五日之內不雨,宰相相疑,然後事解。

  胃:月暈胃三重,歲星在其中,天下有德令,有兵不戰,妊女多死。

  昴:月以正月上旬,暈昴畢參伐,有赦,月一歲三暈昴,來年大赦,弓弩貴。

畢:月暈畢中,人主坐之占。月三暈畢,天下中外有兵,有大赦。

  觜:月以正月暈觜參,赦。月暈觜,道路多死人而無首,大將死,女子疾,弓弩貴。

  參:月暈伐,將軍死,貴人有誅。四月暈參井,凌霜至。月以十二月、正月暈伐,十四日而暈參,為大人憂。月暈參,有軍不勝。月以正月暈伐二夜,不出三旬,兵起。

  東井:月暈井鬼,其年不收,旱。三月,月暈井,大水。

  鬼:月暈鬼,黍貴三倍。月夏三暈鬼,大雨,五穀不成,皆在月初,月以正月上旬暈鬼,赦。

  柳:月暈柳,林木苑谷,各有兵戰。月暈柳三月,大臣死,有水,民愁。

  七星:月暈七星,民多大傷,物再繁榮。

  張:月暈張,飛鳥死,海鳥出,其地旱,大人憂,人相食。

  翼:月暈翼,士卒多遁走。一曰士卒大聚大戰,民去室宅。

  軫:月暈軫角,大赦,饑。以二月暈軫角,至五月大赦。

 

暈中外官占:

  月暈攝提,火在暈中,天下大兵,橫行不禁,諸侯分政,天下亂,內有興兵與上爭立者,以其時赦。

  暈織女,兵滿天下。

  暈天市,有兵。

  暈建星之口,有德令。

  暈大陵前足,赦死罪;後足,赦小罪。

  暈五車一星,赦小罪。暈五星並昴畢大陵,必大赦。

  暈庫一柱,兵少出。二柱,兵半出。三柱,兵盡出,兵在外。暈一柱,兵少罷;暈二柱,兵半罷。暈三柱,兵盡罷。

  月一歲三暈天關,其年赦。

  暈南北河戒,有土功。

  暈軒轅,有女喪,有小赦。

  暈太微庭,天子發軍自衛。三暈之,天子自臨兵以行,有急謀在軍中,天子忌之。

  暈五帝座,有赦令。

  暈文昌,有赦。

  暈天牢,天下大敗,多盜賊。連環及北斗,天下大亂,國有喪,民徙千里,有拔城者。

  暈魚星,凶。

  暈弧狼,兵起。

  天狗,多暴風。

  暈天關,門樑閉。

  暈天高,不出六月,必有大喪,以日占邦。

  暈貫索,不出四月有殃,內禍匿謀之事。

  暈天街,關梁阻塞。

  暈客星,在月北,北國勝;在南,南國勝。

  暈天,下無雲,有流星過月下,若過月上,其國有喜。一曰兵出。

  流星橫度暈中者,諸侯皇后有亡失國者。

  月無精光,青赤暈,及虹蜺背璚蝕心度中,是為大蕩,兵喪大起,王者以德除咎。

  暈有雲貫,暈輝約月,不出其年,所直國有喪。

 

月蝕占第十三

  月生三日無魄,其月必蝕。《易緯萌氣樞》曰:候月盡蝕,視水中不見影者盡蝕。

  凡月蝕,其鄉有拔邑大戰之事。

  凡師出門而蝕,當其國之野,大敗軍死。

  月蝕三日內,有雨,事解,吉。

  月蝕以旦相及,太子當之;以夕,君當之。

  月蝕起南方,男子惡之。起北方,女子惡之。起東方,少者惡之。起西方,老者惡之。

  月蝕盡,光耀亡,君之殃。蝕不盡,光輝散,臣之憂。

  月蝕中分,不出五年,國有憂兵,其分軍亡。

  月蝕而斗且暈,國君惡之。有軍必戰,無軍兵起。

  兩月並蝕,天下大亂。

  月蝕,有氣從外來入月中,主人凶。從中出外,客凶。氣從南行,南軍凶;北行,北軍凶。東西亦然。

  軍在外而月蝕,將環其國,戰不勝。

  月生三日而蝕,是謂大殃,國有喪。十日至十四日而蝕,天下兵起。十五日而蝕,國破滅亡。

  春蝕,歲惡,將死,有憂;夏蝕,大旱;秋蝕,兵起;冬蝕,其國有兵喪。

  冬以其日辰占邦野:月以甲乙蝕,年多魚禾麥傷;丙丁蝕,年豐收;戊己蝕,無耕,下田凶;庚辛蝕,高田不收;壬癸蝕,歲和;月蝕辰巳,地采年麥傷。蝕午未,秋稼凶。

 

月蝕五星及列宿中外官占第十四

 

  月行與木同宿而蝕,民相食,粟貴,農官憂。

  月行與火同宿而蝕,天下破亡,有憂。

  月行與土同宿而蝕,國以饑亡。

  月行與金同宿而蝕,強國戰勝亡城,大將有兩心。

  月行與水同宿而蝕,其國有女亂而國亡。

 

月蝕列宿:

  月在角亢蝕,刑法官當黜,將吏有憂,國門四閉,其邦凶。

  月在亢中蝕,君有憂。

  月蝕氐中,天子疾崩,大臣死,後惡之,公卿大夫有憂。(日同。)

  月在房蝕,王者有憂,昏亂,大臣專政,有憂病。(日同。)

  月在心蝕,王者惡之,太子、庶子及三公憂。

  月在尾箕蝕,君族有刑。若御妾有坐,後主憂,御車乘人當黜。

  月在箕蝕,為車騎發。

  月在斗蝕,將相有憂饑亡。(日占兵起,余同。)

  月在牛蝕,其國叛兵起。(日同。)

  月在女蝕,邦有女主憂,天下女工廢。

  月在虛蝕,邦有崩喪,天下改服。

  月在危蝕,不有崩喪,必有大臣薨,天下改服,刀劍之官憂,衣履金玉之人有黜。

  月在室蝕,為士眾乏糧食。

  月在東壁蝕,陰道毀傷,不能化生,有黜削之罪,大臣有戮,文章者執。

  月在奎蝕,聚斂之臣有黜者。

  月在婁蝕,皇后犯逆。

  月在胃蝕,王者食大絕。或曰大將亡軍,委輸之臣有罪,皇后憂。

  月在昴蝕,大臣誅,貴女失勢。(與前蝕二十八宿同。)

  月在畢蝕,有邊使者凶,若邊臣誅。

  月在觜參蝕,旱,貴臣誅;月在觜參蝕,主兵之臣當黜。

  月在井蝕,主水官、五祀之官有憂,大臣誅,皇后不安,谷不登。

  月在鬼蝕,貴人失勢,臣有憂,天下不安。

  月在柳蝕,大臣憂黜。

  月在七星蝕,正陽虧太陰,皇后貴臣暴誅,國大饑。

  月在張蝕,貴人失勢,皇后憂,與蝕鬼同占。月在翼蝕,忠臣見譖言,清正者亡。(與上二十八宿同。)

  月在軫蝕,貴臣亡,皇后不安。(日同,又與上二十八宿同占。)

 

月犯蝕占:

  月在建星中蝕,后妃姪娣有當黜者。

  月入太微中,若流星縱橫經行太微中者,主弱臣強,諸侯四夷,兵不制,行不端,心不正。心不正,有邪欲,不受命,有奸在主庭,四夷難信。

  月數入太微,有喪。(按《宋志》:晉穆帝升千五年五月壬寅,月犯太微,是月穆帝崩。安帝義熙十四年五月庚子,又犯太微。九月丁巳,又入太微。是年十二月,安帝崩。)

  月出東掖門,為相受命,東南出,為德事;月出西掖門,為將受令,西南出,刑事。

  月犯鬼質,邦君憂,大臣誅。(魏嘉平二年十月,月犯鬼。三年五月,王陵楚王彪等誅。)

  凡月干鉞乘鑕,斧鉞用。

  月乘天屍,亂臣在內。(晉義興五年二月甲子,月犯昴,九月壬寅,鮮卑滅。)

  月行犯昴,北有赤白雲緣月,兵入匈奴,有得地。

  月乘昴,天下法峻,水滿野,谷不收。月行觸昴,匈奴受兵。

  月犯昴,諸侯黜,門房中有事,月入昴,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