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挺柱”?
标签:
水平柱子于耳书法家篆刻 |
分类: 书法类 |
2013年5月8日《书法报》第3版刊登一则消息,题为《名人名家慈善捐赠书画笔会在京举行》。稿件称:“(中国书协顾问、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李铎首先开笔,书写了一幅寓意深刻的‘雅安挺柱’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表达了首都书法家心系雅安、抗震救灾的决心。”同时,配发了众位书家簇拥着四个大字的醒目照片。
毫无疑问,名人名家为灾区慈善捐赠书画作品,是一种高尚情操的体现,令人敬佩。但是,本人反复品读图片中的四个大字,怎么也弄不懂它的意思是什么。让雅安人民如何“挺柱”呢?是挺住上面倒下来的“柱子”?抑或是鼓励雅安人民成为抗震救灾的“砥柱”?
自从雅安震灾发生之后,“雅安挺住”的鼓励之声就不绝于耳。我们相信,雅安人民不但能够“挺住”,而且一定会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有效支援下,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不过,通常说来,这里的“挺住”,不应该写作“挺柱”。
当然喽,中国书界不缺乏“辩才”,也许能够做出更加绝妙的解读。曾记否,当年马未都先生指出“北京奥运”那方带有标志性的“京”字图章刻得是个错字,官方、民间都说它是个篆刻“京”,但它“分明是个‘文’字”!于是,书界一片不以为然的辩白之声,认为书法只在乎形式,不在乎内容,字写错了不影响书法作品。还有的书家抄写别人的诗文出现严重错误,仍然会腆着脸极力辩驳。至于书法“名家”写错字、别字,更是屡见不鲜。
什么样的解读,代表什么样的文化水准。
“雅安挺柱”既是“中国书协顾问”先生的大作,一定反映着中国书协的文化水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