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里小学一年级数学测试中,有一道要求学生分辨左右的题目。小孙子丢了分。于是,引起家庭中一场争论。争论来,争论去,把孩子弄得分不清左右了,大人也糊涂了,只好请教老师。
老师解答道:只有在观察人的时候,可能出现不以观察者主观意识为标准的情况。而在观察其他物体(包括动物)时,一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观察者的右手边,就是右边;观察者的左手边,就是左边。
生活当中,常常会遇到分辨左右以谁为准的问题。比如,要求孩子说出对面小朋友左手和右手,或者说出对面小朋友左手拿着什么,右手拿着什么。这就不能以观察者为准了。
其实,这样的问题无需强调。一年级的学生,一般都能分清左右,对面人的左手、右手,他自然会倒腾清楚。不作为问题还好,一旦当个问题提出来,文字再绕唧点,一定会有一些本来明白的孩子,重新归于糊涂。
更有一种情况,事实上是被人为地复杂化了的。比如看照片,要孩子说出某某左边是谁,某某右边是谁……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正如《人民日报》等各级党报上所刊照片说明文的做法,读者的左手边,就是左边;读者的右手边,就是右边。没商量,就是这样。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对面人物自己说:“我的左边是谁谁谁;我的右边是谁谁谁。或者说对面人物左手拉着谁,右手拉着谁……结果与观察者主观判断相反。其实,这种情况,不要说在试卷中,就是日常表述中,基本不会出现,没有必要大做文章。
总之,不管是看照片,还是观察对面的人群、物体,都是以观察者为标准的,无需故弄玄虚:观察者的左手边,就是左边;观察者的右手边,就是右边。
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