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2012-02-06 23:18:24)
标签:

柏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氏太极拳

古城正定

竹马

分类: 纪实类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借此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古城正定启帷,使原本热闹的正定,益发欢腾,火爆异常。正定古城,万人空巷。居民们扶老携幼涌上街头,一饱眼福。

 十余项河北省优秀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四面八方会于历史文化名城正定,集中展示。其中,新颖别致的清苑县绣球龙灯,赞皇县的铁龙灯,正定县的吉星高照、三角村高跷、常山战鼓、腰鼓,隆尧县的招子鼓,赵县的武狮,井陉县的抬皇纲,灵寿县的抬阁,永年县的杨氏太极拳……无不精彩绝伦,大受欢迎,展示了河北文化的独特魅力,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

 尤其让人感到亲切的是,当迈进展演现场第一步,我第一眼就看到了来自我的故乡——正定县东柏棠村的传统“玩意儿”——竹马。柏棠竹马是以清代皇室到坝上皇家木兰围场行围打猎为主题的民间文艺活动,应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参与者腰间挎的马,都是以朱批儿为骨架,用纸“敲”成的。做工细腻,生动逼真。大人孩子,都喜欢参与。由于竹马具有一定重量,“带马”者很不轻松。所以,柏棠村向有“骑一天马,走一脚泡”的老话儿。过去跑竹马,马童都是小孩子扮演。他们还要翻跟头,表演一种武功把式,名曰“八步架”。这些功夫,我都学过。老辈儿竹马,每逢正月,除了在本村表演,还到外村与人家交换,暗含比试的意思。那时,除了“八步架”等武功表演之外,另有京剧小段插演。生旦净末丑,文武场具备。所以,柏棠不光有竹马,还有常年活动的京剧“小班儿”。由于柏棠竹马实力强大,从未在兄弟村子面前拜过下风。记得小时候,村子里跑竹马,总是招的家家户户亲戚来住。表演的时候,人山人海,风雨不透,盛况空前。

 我小时候参加过的竹马训练和表演,从无女人参与。如今倒是以女士为主了。那道具马和服装、化妆也比过去漂亮。

竹马、高照、高跷、抬阁、藤牌阵、舞龙、武狮、腰鼓、战鼓、空竹、旱船、武术、招子鼓、抬皇纲、二鬼摔跤等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实在是非常好的民间习俗。它不但可以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活跃乡村节日气氛,而且能够和谐邻里关系,愉悦百姓身心,锻炼人们体质,善莫大焉。

 我由衷地祝愿家乡的人民生活富足,幸福欢乐,光景日新月异。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我们村的“竹马”。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见了乡亲格外亲。(贾占生摄)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赞皇县的铁龙灯。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正定县的常山战鼓。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灵寿县的抬阁。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赵县的武狮。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隆尧县的招子鼓。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邢台的藤牌阵。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井陉的抬皇纲。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正定的吉星高照。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正定常山社区的腰鼓。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发源于永年县的杨式太极拳。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正定县三角村的高跷。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河北“非遗”闹元宵(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