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赵瑞泉曾任《河北农民报》总编辑。那时,他以自己农业大学栽培学专业的知识积淀,因培育树桩盆景而著名。他的家里,摆满了榕树、福建茶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盆景。进了他家,犹如置身“拙政”盆景园,令人叹为观止。退休后,他又“移情别恋”爱上了奇石。于是,老赵又成为奇石界名流。他收藏了大量的各类奇石。如今,瑞泉的家里,俨然一座观赏石博物馆,蔚为大观,意趣无穷……
赵瑞泉曾经对自己的藏石《黄道婆之梦》、《梦中情人》、《梦游天姥》情有独钟。于是,他把自己的厅堂名之为“三梦堂”。一日,瑞泉来找我,希望我为他题写堂号“三梦堂”。我欣然从命。现“三梦堂”牌匾就挂在他的大厅里。瑞泉还约我写过“听石”二字。当时我想,“听石”?这应该不是一个一般的境界。石头不会说话,不能发声,何以听之?而瑞泉却能够听见石头说话,欢笑,叹息。他说,石头也有灵性。
一日,闲暇无事,我造访了瑞泉的“三梦堂”,眼界大开。
赵瑞泉的石头,巨者足有三四百斤,小的不过方寸而已。件件是精品,块块有故事。石头无论大小,老赵毫无例外地给它们配置了精致的底座和玻璃罩。其中,一些“情境”观赏石的“布景”、“道具”,都是老赵自己亲手制作的。比如:《晚归》中的水面,船篙,芦苇;《喜剧人物》中的青龙偃月刀;《相伴到永远》中的古树,轮椅;《陶渊明诗意》中的篱笆和菊花……有的陈设小景则是他“踏破铁鞋”淘换来的。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本无生命的石头,经他这么一编排、点缀,再命以“点石成金”的名字,顿时豁然开朗,活灵活现起来。那晚归的小舟,似在水面轻轻飘荡;相伴多年的伉俪那相互宽慰的柔声细语若断还续;“问道”者有没有顿悟,不得而知,却依稀可闻画外传来的浑厚钟声……
许多奇石玩家,或捡来,或买的,一摆了事,顶多配以底座,便万事大吉了。这应该是低层次的、与“石文化”无关的“玩”。只有进入了“创作”的境界,才不枉那些造化千年万年终于脱颖而出的石头。赵瑞泉属于后者。
瑞泉给我讲了很多他和石头的故事。当他讲到他从卖家杂乱无章的石头堆里突然发现那块《埃及艳后》而怦然心动情不自禁又狠狠告诫自己“冷静!冷静!”最后顺利成交时,我的心也跳得厉害,先为之提心吊胆,转而为他庆幸、释然。瑞泉说,在一次观赏石展销会上,他曾禁不住买主的再三说服和高价诱惑而打算卖掉他的《古猿》。“古猿”是一座高约70cm的黄河源头石,是赵瑞泉的心头之肉。当时,他的心里纠结得很。启运之前,他与《古猿》对坐良久,忽然读懂了“古猿”那哀伤的眼神;听到了“古猿”悲切的诉说:“难道你就要把我卖掉吗?‘三梦堂’就是我的家。我们一旦分开,就无缘相见了……”赵瑞泉“腾”地站起来,双手抚摸着《古猿》,狠狠地说:“不卖了!”讲到这里,我看到,他激动得不能自已。赵瑞泉是在笑着讲故事,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先是自责继而庆幸的水灵灵的光。他的脸和嘴唇在微微地颤抖——老赵动了真情。他说,不光《古猿》不卖了,今后,我的宝贝都不卖!
哇!玩石头,这才算玩出了高层次、高品位!


九龙壁石《三峡景观》

大化石《古韵》

黄河源头石《古猿》

唐河彩玉《虎韵龙风》

黄河石《喜鹊登枝》

唐河彩玉《泻玉》


唐河彩玉《飞天》

戈壁石《山不在高》



青海石胆《吉祥象》

贵州清水江石《谁与争锋》


戈壁石《入定》


戈壁石《晚归》

玛瑙《埃及艳后》

玛瑙沙漠漆《戏剧人物》

戈壁石《问道》

戈壁石《垂钓图》

戈壁石《相伴到永远》

戈壁石《童子拜观音》

戈壁石《慕名》

戈壁石《陶渊明诗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