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本人携全家八口参观了世博园中国国家馆。此行圆了我的世博之梦。然而,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据了解,世博会结束后,目前继续开放的,只有中国国家馆了。但是,仍然不能轻松参观。从买门票到参观结束,没有五六个小时是不行的。我和老伴年龄大了,由儿子去排队买票,自然免除了拥挤之苦。可是,却免不了在入口处同样长时间的等待和站立。门票买来了,我们的双腿已经像灌了铅,沉重得很了。身上也有些疲倦乏力了。不管怎样,看到了门票,还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于是,又开始了入馆的排队。这次“曲别针”式排队依然非同小可。进馆之后继续“曲别针”式排队,又是个把小时。
进入“序厅”后,虽然不用排队了,“人身自由”却更少了,前后左右都是人,你想停留细观,想快走略看,想向左或向右移出人群小息,都不大可能。人们只能“随波逐流”跟着走。
如此这般的参观,不但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自然没有惬意的心情。孩子们说,如果有人患了急病,想抬出来都难。
我努力地“参观”着,希望领略一下中国国家馆提供给人们的伟大成就和美不胜收。老实说,我很失望。
中国国家馆建筑以斗拱为架构,以冠帽、鼎、米斗等为造型元素,以九宫格为屋顶设计,以叠篆为外墙纹理,以中国红为色调,极富中国韵味。这些外在的内容,在馆外已经领略。现场感远胜于电视视觉。给人的感觉不只是美,更是“震撼”。
馆内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长达128米、高为6.5米的动态《清明上河图》。我相信,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我也相信,中国国家馆的其他各项展示,包括其创意,设计,施工,一定是一流的。参观之后,我从《中国馆内容简介》得知,中国馆的内容极为丰富、深入、细致。中国五千年历史,新中国60年成就,开革开放30年辉煌,浓缩一馆,博大精深,可想而知。然而,我却没有机会和可能深入细致地观看和享用它们。
据说,世博期间尤甚于此。
中国馆事实上超越了一般的展览馆和博物馆。而这些“馆”都是人们仔细地、慢慢地、深入地、反复地观看和体会甚至研究的的地方。从这种角度说,中国国家馆的参观组织是失败的。懂行的,看不成;外行的,看不懂。
我为中国国家馆而惋惜。所以,我在文章的标题上用了“可惜了”的感叹。我衷心希望中国馆不要继续这样被“掠夺性”开发下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