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大家说要吃饺子。说来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很小时就学会了包饺子,是跟父亲学的。父亲包饺子快极了,把馅儿放入饺子皮儿上之后,双手挤压,一次成型。这样包成的饺子,形状好看,一个肉丸儿,不易煮破。母亲捏饺子是一下两下七八下成型,虽然弯弯的好看,就是有点太慢了。所以,我跟父亲学。说起来,这已是60年前的陈年旧事了。
除此之外,凡是家里吃饺子,和面都是我的事儿。因为我手上有劲,和得工夫又长,自然那面就好使,和面就成了我的“专利”。
谁都没想到,今年中秋改规矩了——小孙女要和面。你想,她才9岁,一家大小八口人吃的饺子,得多大块面!她怎么和得了?不过,孩子主动请缨,已经让大家惊喜不已了,再看那股子执着劲儿,我便答应让她试一试。
这一下可把个小孙女乐坏了,伸胳膊捋袖子洗手剪指甲干了起来。
你还别说,她不但真干,而且善始善终,竟然真个和出老大一块面。把个奶奶给高兴得合不上嘴,一家人都乐开了花。
我呢,你想想还不更是喜出望外——有了接班人喽!
(由于电脑故障,博文延误)



小孙女无论在校学习还是在家做事,总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看来,面不和好,绝不罢休。


婶婶过来做技术指导,告诉她:“少加些水,最后就能够做到面光、盆光、手光——三光”。

这块面是不是挺可观?看把孩子高兴的!她说:“我这是弹钢琴的手,有劲儿着呢!”

进入包馅儿阶段。

那小手灵巧得很呢!

初学乍练,她采用的是奶奶的包法——多次成型。

转眼之间,日落西山,暮色降临。


中秋的圆月早已升腾。



饺子出锅上桌。

酒菜备上。

这就开宴了。小孙子尚不知廉耻,暴露太多。奶奶说:不好看,不要发。本人不以为然,不就比那些名人写真多露那么一点儿嘛!

小孙女自食其力,心安理得,若无其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