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给小孙女和小孙子买了一只蝈蝈,还逮了一只蛐蛐。这两只小虫儿都很不错。那只蝈蝈浑身碧绿,全毛全翅,非常漂亮。只要它吃饱喝足了,别的什么都不干,就是鸣唱——不分昼夜,勤勉努力,从不懈怠。蛐蛐是我和老伴从街边树下抓到的,不是“棺材盖儿”,也不是“油葫芦”,是一只很地道的“斗蛐蛐”,个头大,二尾,叫起来声音洪亮。本来我同时逮到三只,放在一起,结果,那两只先后被它干掉。可见,这只蛐蛐是个斗士。
两只小虫常常一唱一和,叫得很是动听,大人孩子都喜欢。加之我那玉鸟和相思鸟的参与,家中颇有点田园乐趣。
不知怎的,今天早上,竟然没有听到两只小虫的鸣唱。我马上感到一丝不详,立即起身查看:坏了,他们二位竟同时“归天”了。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为什么?我每天对它们精心侍弄,知道它们喜欢吃丝瓜花,便到处去寻找摘来给它们吃。有时候,我还给它们增加些菜心、花生仁,特意给它们买来面包虫,以提高它们的身体素质……
根据本人儿时玩蛐蛐蝈蝈的经验,它们不该死啊!
我想,既然分别养在两个笼中的小虫同时死亡,说明一定是它们同时吃了一种有毒的食物。
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种可能:它们都吃了我无意中摘回的葫芦花?
听说,这几天小区给冬青等绿化植物打药了。莫非我误摘了被农药污染的丝瓜花?
呜呼,我的小虫,可怜的小虫!
它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给点,吃点;给多,吃多;给少,吃少;给什么,吃什么;不给,只好饿着……
呜呼,我的小虫,可怜的小虫。请宽恕我的错!
我的小虫,一路走好!

各位博友看到的不是我的蝈蝈之英姿,而是我为它整理好的遗容。


这是我那蛐蛐的遗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