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已经离开我们73年之久。但是,时至今日,在北京鲁迅故居的书案上,依旧摆放着一幅来自河北省正定县的倒坐观音照片。这便是鲁迅心目中的“东方美神”。
我想,伟大的鲁迅所存各类照片,一定不少。然而,这张桌上,除了这张倒坐观音像之外,再无第二张照片。由此推断先生生前对此情有独钟,当不为过。如若不然,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摆放这样一张与鲁迅毫不相干的照片,就让人大大的费解了。
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摩尼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五彩泥塑坐像。坐像背后,是一座扇面墙。扇面墙后面,是气势磅礴、千岩万壑的五彩悬塑假山。山上祥云萦绕、层峦叠嶂,龙舞狮行,白象安详,天神护法。山下清泉涌动,神兽戏水,灵气升腾。洞窟内外,众罗汉或巡山或修行……一派生动、祥和的大千世界。
这五彩斑斓、美妙无穷、令人神往的仙境中央,便是闲适自若、恬静端庄的五彩泥塑倒坐观音像。
高达3.4m的倒坐观音塑像,头戴宝冠,项饰璎珞,敞胸露臂,赤足盘膝。面庞秀丽,神态恬静,头微右侧,身稍前倾。柳叶眉下,凤目微睁,面带微笑,俯视众生。披巾自肩前垂下,绕两臂向外飘起。左足踏莲,右腿曲膝搭于左腿之上。右手绕右膝轻搭左腕。仰视菩萨,温文尔雅,闲逸自若,超凡脱俗,落落大方,光彩照人。

正定县龙兴寺摩尼殿释迦摩尼塑像身后的五彩泥塑倒坐观音。(武威振摄 未经允许请勿转用)
据说,观音倒坐,意在表明不能渡尽众生,永不回头。真乃大慈大悲也!
令人称奇的是,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观看这座观世音菩萨雕像的眼睛,总会觉得她在慈祥地注视并安抚着我们这些芸芸众生。难怪已故我国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对此塑像赞叹有加。他说:“你们看,倒坐观音和别处的一样吗?她多么富有人情味。你在她前边哪个方向看她,她都能转睛看着你,俯视着你,意欲交谈……”
隆兴寺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城内东门里。大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规模恢宏,古建林立,尤以国内最大的铜铸千手观音像著称于世,系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仅堪称全国文物之最者,就有六处。梁思成先生曾评道:“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的隆兴寺。”
倒坐观音所在地摩尼殿,是隆兴寺现存建筑中规模最大最重要者,乃世界古建之孤例。此殿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梁思成先生曾于1933年4月、11月,1952年夏,1963年先后四次到正定隆兴寺探访摩尼殿。一位世界级的古建大师,竟在不同年代,冒着兵乱之险,不顾旅途劳顿,对一座殿堂进行四次深入细致的探访,盛赞它“艺臻极品”。这座建筑的价值,可想而知。
倒坐观音塑像美不胜收,实属国内罕见。据说,当年鲁迅先生得到这张倒坐观音玉照,如获至宝,称之为“东方美神”。他说:别的像是“把人神化”了;而这张像是“把神人化”了。这是塑造史上一个“里程碑”。
那么,鲁迅先生家里这张倒坐观音玉照是怎样来的呢?有的文献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鲁迅先生得到了倒坐观音玉照”。另有一种说法是梁思成先生赠予鲁迅先生的。但有人对此说持否定意见,根据是鲁迅的家庭与梁家素无交往,不大可能有这种馈赠关系。
然而,有三个事实确凿无疑:一是鲁迅先生的书案上确实保存着倒坐观音玉照;二是这张照片确系出自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三是鲁迅先生没有到过正定。这样看来,这张照片,若非受赠,便是买得。查遍相关史料和鲁迅日记,只有鲁迅购得木刻两件的记载,显然与这张照片无关。
我倒觉得,受赠于梁思成的可能性不能完全否定。首先,家人和研究人员不知,不等于没有。谁也不敢说鲁迅先生一生的一举一动所有细节无一遗漏地尽收家人和研究人员眼底。梁思成先生曾经多次到过正定,考察研究正定的古建筑,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光是我们见到过的,几乎囊括正定所有的古建文物。况且,在鲁迅先生1936年逝世以前,梁思成先生已经到过正定。当时,鲁迅先生名气很大,作为晚辈,梁思成偶有机会将这张照片赠予鲁迅先生,而未被他人知晓,完全可能。
看来,这张照片的来历,一时难以定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天见识了鲁迅、梁思成都视为绝世珍宝的倒坐观音……
(参考文献:武威振《大佛之城——正定》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