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絮语(6)
(2009-07-20 19:47:38)
标签:
蒋干絮语真言假话周瑜 |
分类: 杂谈类 |
人们都说“酒后吐真言”,依我看也不尽然。正如《酒场絮语(1)》所言,人们喝了酒,脑细胞活跃,情绪亢奋,多数人表现话多,一不注意,可能会不顾面子、不顾后果,把平时不好说、不敢说的话吐露出来。不是“酒壮熊人胆”吗(对不起,这里的song字,词典上有,字库里没有。本人无能,只好用“熊”来代替,似乎也通)。有一次,老同学聚会北京。大家喝得差不多了,一位老兄拉住一位女同学的手,热泪盈眶、半哭半笑地说:“……其实,我爱的是你呀……”当时,大伙都愣了。幸亏他的老伴不在场!
你可以去考察考察,除了影视剧之外,真正因为喝了酒把非常机密非常要害非常隐私的东西说出去的,有吗?就是上述的例子,那位老兄心里也明白着呢,无非大家先是一愣,然后一笑而已。君不见,人家那位女士的老公也在场嘛。他知道,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即便学生时代有那么点影子,一眨眼四十年过去,况且相距几千里,又能怎么样呢。他那一说,大伙一笑罢了,岂有他哉!
古人酒后吐真言者,也不多见。常见的倒是酒后说假话,玩阴谋。那周公瑾摆酒款待老同学蒋干,就写得颇为精彩。期间,周瑜醉是假醉,某些言语也是经过精心策划说给蒋干听的。为的就是用假话蒙骗蒋干进而迷惑曹操。结果,蒋干以为周瑜所言是真,盗走公瑾预先准备好的假书信,致使曹操误杀了正当其用且不可多得的水战人才蔡瑁、张允,铸成大错。倘若周郎酒后吐真言,他应该告诉蒋干,我要设法除掉蔡瑁、张允,还要和黄盖演一场苦肉计,然后让黄盖诈投曹营,以便火烧战船。如此这般,周郎在赤壁之战中,还能胜算几何?
就连一介武夫吕布在《小宴》中看到绝代佳人貂蝉,虽垂涎欲滴,仍假作斯文,都没好意思把话说透呢……
其实,酒场上说假话、反话的倒是屡见不鲜。你看吧,凡是说自己“喝多了”的,都没喝多,还很清醒;凡说自己“没醉”者,必是已经过量,言不由衷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名段《醉酒》中描写的那位,已经躺在马路上了,还说没醉呢!这也叫“酒后吐真言”?
如果大家认可《酒场絮语(1)》中说的酒后发疯是装蒜的话,那就应该认可酒后吐真言也不是真的。假如酒后吐真言可信,那么,公安机关破案时,让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多喝点酒,不就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