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一词欠推敲
(2009-06-13 22:36:04)
标签:
中国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遗产日特别节目”正在重播。今天上午直播时,我特别注意到,播音员和主持人们多次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一个人把它简化为“非遗”的。中央电视台就是中央电视台,很规范!
我曾经不止一次在不同媒体上看到、听到“非遗”一词。我认为,这个简化是错误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字,是专门修饰“物质”的。它告诉读者:这些文化遗产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这个“非”只管“物质”二字,不管其他。它不能修饰“文化遗产”这一块。如果它去修饰“文化”,即“非文化”,则这种遗产便不再是文化的了。如果用“非”字去修饰“遗产”,即“非遗产”或“非遗”,则遗产便不再是遗产。
一些媒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化为“非遗”,那当然应该解释为“不是遗产”。这难道不是大错而特错了吗?
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事情到底是谁干的呢?是我们的编辑、记者?不应该呀。他们都是文化人,多数都有较高的学历,语法逻辑肯定都学过,不大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啊。要么就是相关主管方面这么提的?我认为,即便是上边这么用了,到了编辑部也必须纠正过来。绝不能任其谬种流传。
后一篇:假作真时真亦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