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栽大树少种草——关于城市绿化的话题之二
(2009-03-18 12:28:30)
标签:
城市绿化大树草坪树木躁声 |
分类: 杂谈类 |
用不着请教专家,普通老百姓都懂得,植树造林可以绿化家园、改善环境、避暑纳凉,还能成材结果;种草呢?这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可是件新鲜事。过去,老百姓特别是农民视草为敌,以锄草灭荒为己任,没听说过种草的。如今,这种观念显然已经过时。然而,倘把种草的意义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也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城市种草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作用,但是,倘若拿一片草坪与同样面积的树林相比较,恐怕它的作用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况且种草太多还有许多弊端:草坪非但不能给人们遮阴消暑,反而成为蚊蝇害虫的乐园;不像树木那样让人省心、省力、省钱,草皮大多“身价”不菲,投资较大;它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尤其在严重缺水的北方,弄这玩意儿,无异于“越渴越吃盐”;它还需要经常“剃头”、补苗,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君不见,有些地方为了赶时髦,不惜砍树种草,多傻呀!
以我看,种草的意义主要在于美化环境。美化要的是好看;绿化得的是实效。我们当然应该更多地重视绿化,多栽树,少种草。
城市街道两旁,房前屋后,闲地空场,凡能种树的,应该尽量多栽树。有的地方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林带。依我看,我们的城市,其树木拥有量再翻两番也不为过。这些林木能够挡风、遮阴、吸附粉尘、阻隔躁声。假如城市外围能够营造一个几公里宽的护城林,更可以改变一城一地的小气候。这样,机关单位、居民生活,都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城市绿化了,自然也就美化了。
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那里也有人工草坪,但突出的是树多,而且是大树多。那儿的气候好,除去地理原因之外,应该与树多有关。我们往往一说美化,就砍树种草;刨大树,栽“龙爪”。殊不知,“龙爪槐”等类观赏树木的位置应该在花园里。
我说少种草,并不是一概反对种草。我主张,凡能种树的地方要尽量种树,种大型树。各种公园、广场则非有草坪不可。除此之外,种草就应该采取“见缝插针”的原则,在那些不适合种树的地方,搞些小巧别致的草坪。事实上,大树底下也可以长草。南方一些城市就在树下种草,有的干脆让树下“杂草丛生”。我们绿化家园,也没有必要过于公式化,树是树,草是草。人工草要得,野草就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