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崔颢之黄鹤楼与鹦鹉州

(2012-03-08 15:39:48)
标签:

李白

崔颢

黄鹤楼

鹦鹉州

诗案

杂谈

分类: 文学

 

 

李白、崔颢之黄鹤楼与鹦鹉州

 

李白与崔颢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从才气、名气和成就等等方面来说,崔颢肯定远远不如李白。但是在黄鹤楼上的题诗,李白却稍逊于崔颢。李白尽管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旷世力作,还是不如崔颢黄鹤楼上的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去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有传说说李白登上黄鹤楼,看到眼前的美景诗兴大发,正准备吟诗作赋时,突然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作。吟之自愧弗如,顿时诗兴全无,但心有不甘。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实际上李白只写了后面两句,而前面两句是伪作,是后人将宋代僧人偈语与李白的两句诗合并而成。

历史上有不少人以李白对黄鹤楼诗的赞誉认为后来李白模仿崔颢的黄鹤楼写下了名篇:《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其实这完全是误会,这完全是大诗人李白有感而发。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要知道黄鹤楼三、四联没有对仗。只不过用了黄鹤楼的原韵,尾联相似使人们误认为模仿。模仿之说始于宋代,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几乎成了一件诗案。实际上真正模仿黄鹤楼的诗文是另一篇。“鹦鹉州”: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李白写作鹦鹉州诗的时候,崔颢已经去世整整四年,李白也已到了垂暮之年,重来故地必然浮想联翩。出于对诗人崔颢的尊重,表现自己对崔颢的怀念,李白刻意模仿崔颢黄鹤楼诗写下了鹦鹉州诗。

这首诗和黄鹤楼诗一样用了三次鹦鹉;首联和颔联安排几乎与黄鹤楼诗一致;颈联两者一样都是写景;尾联的感叹与黄鹤楼诗更是极为相似,不过后者表示了对崔颢等逝去故人的怀念;更为有趣的是,黄鹤楼诗颔联没有对仗,鹦鹉州诗也没有对仗,模仿特征非常明显。李白鹦鹉州这首诗实在写得够好了,但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一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感谢梅雪馆主赐玉 

七律·黄鹤楼
——步韵和崔颢
下平十一尤
崔颢豪吟李白羞,斯楼从此列名楼。
襟连吴楚巴山尽,江锁龟蛇汉水悠。
黄鹤白云唐宋墨,红花苍树夏春洲。
巫山更有玲珑雾,远眺能消万古愁。

博主步韵作和

七律精篇不说羞,中华从此有名楼。

江山更替衣冠尽,社稷频挪物事悠。

黄鹤西飞留玉墨,白云东去恋芳洲。

巫山云雨朦胧雾,难解千年五古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