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台下胶东女
静观云涛 撰文/摄影
最近,省艺术摄影学会在胶南市举行了杜鹃花和民俗摄影采风活动,作为理事,我被邀请参加了这一活动。
美丽天真的胶东小嫚儿
感谢胶南市文化局和摄影家协会的同行们,他们倾其全力,很好的安排了包括会长在内的我们一行30几人的采风活动。我们拍摄了大珠山万亩杜鹃花、九尚沟杏花林、琅琊台等风光和民俗。同行的摄影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胶南采风,不虚此行!
胶东,是指山东半岛胶莱河以东的地区,一般是包括烟台、威海和青岛地区的各个县市区。胶南市不折不扣的属于胶东地区。
胶东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山东地区是古代的东夷,而胶东更是在山东的最东面。虽然偏离中国的中心,但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初期,在胶东的莱州附近就出现了一个小国,叫“过国”,国民也都以“过”字为性。
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胶东地区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民俗和文化,特别是胶东的女人,更是以勤劳、贤惠、直率和顺从而出名。
从历史上来说,一个山东男子能娶一个胶东女性做自己的老婆,那是男人们福气。历史发展中,由于地理位置的的独特、地域文化和民俗的独特,使胶东女人成为了外貌犹如天仙,个性柔媚如水,性情温和贤惠的女人。胶东女那特有的顺从美德让山东的男人们做足了男子汉、大丈夫!
在胶东的农村,绝大多数的女人勤劳贤惠,心灵手巧。她们有的温柔似水,低声细语;有的刚强直爽,嗓门洪亮。她们伺候公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睦邻里。
胶东女还有一个令人感叹的特点,那就是:心灵手巧!看看:过年过节的时候,她们能做出多种多样的花饽饽,有小鸡、凤凰、小狗等等。那些饽饽上,都点着五颜六色的花点子和好看的图案,让人既想吃,又舍不得吃。还有,绣花、编织、剪纸、糊窗花、做布娃娃她们样样都会。那些一点文化都没有的胶东老太太,做出的布艺,想象力丰富,创意新颖,连那些艺术家们都惊叹万分呢!
在胶东农村的家庭里,女人们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第一的位置,她们把最好吃的留给自己的男人,留给自己的孩子,留给自己的公公婆婆。遇到家里来客的时候,女人们则忙里忙外,炒菜做饭。她们把可口的饭菜端上桌,把烫好的烧酒端上桌,而自己则在外间的厨房里静静的听男人们拉呱聊天。男人们酒足饭饱,她们才过来吃饭,有的干脆在厨房吃些平常的农家饭了事。有时,客人会邀请那做饭的女人一起吃饭,女人们总是赶忙回绝说:“你们吃!你们吃!我这里有,都是一样的饭。”这种带有一点羞涩的谦让,让客人深切的体会到了胶东那多年流传下来的民俗:女人们不上酒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胶东女也变了。她们保留了勤劳贤惠的美德,摈弃了过分自卑的陋习。她们和男人们一样,下的厨房,也上的厅堂。现在的胶东女,在工厂、渔业、经商等各行各业都打起了头阵,她们在哪里都敢和男人们比试比试!
我们在琅琊台附近海边的一个市场,看到那些昔日温顺的胶东女,有的卖水产,有的卖布匹,还有的卖青菜。她们一个个都风风火火,幸福的生活都写在了她们那喜悦的脸上。
喜上眉梢
我一边给她们拍摄照片,一边给她们拉起了家常。她们说:现在男女一样了,也不存在来客人吃饭女人不能上桌的陋习了。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能上大专上大学,升学率高着那!农忙的时候,还是要忙活农活,农闲的时候就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现在的生活好了,和城里人一样,肉都不想吃了,老是想吃青菜,还特别想吃荠菜、苦菜那些野菜呢!
聊到了胶东的民俗,她们说,那些布娃娃,花饽饽,剪窗花等传统的民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永远也不能忘,永远也忘不了。现在政府教育我们要传承民俗文化,我们这些胶东女人们要做的事情多着呢!过年过节要跳胶东大秧歌,要演地方戏,要耍龙灯,要摆百家宴,哎!哪一项也离不了我们这些老妈妈和大姑娘、小媳妇啊!
亲切的交谈,使我增加了对胶东女性的崇敬!我从内心祝愿大姐大嫂姊妹们生活幸福!
胶东女,一个亲切的称呼!
头巾包头,是胶东农村妇女的习俗
一个挑选课外读物的女孩儿
惊涛拍岸
幸福童年
琅琊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