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楼与江南三大名楼
静观云涛
撰文/摄影
近来,经常看到媒体和博客上提到江南三大名楼,它们是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还有南昌的滕王阁。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

中国历代名楼邮票— 邮电部1987年发行
升温,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的推介自己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而江南三大名楼的光环,无疑会为这三个地区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的确,江南三大名楼确实是名至实归,值得一看。
今天,是我预定了明年的大小版票的日子。晚上整理心爱的邮品,信手翻出了邮电部1987年10月30日发行的中国历代名楼邮票和小全张。原来中国历代名楼比人们常说的江南三大名楼还多一个山东的蓬莱阁!

蓬莱阁建筑群内的刻石—
碧海丹心
仔细想来,这著名的四大名楼原来静涛都有幸游览过了。遂翻出资料了解它们的有关知识,加之也曾亲眼目睹了这四大名楼的瑰丽英姿,所以自然蹴就此文。
什么是楼?楼就是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而阁一般是建在高处的一种传统楼房建筑。阁的四周开窗或设栏杆回廊,可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就将登楼阁、揽胜景、吟诗赋、抒情怀视为一项高雅活动。中国自从有了楼阁以来,供人们登临远眺观景的有很多,其中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最为著名。另外还有山西蒲州的鹳雀楼,云南昆明的大观楼,浙江嘉兴的烟雨楼,广州的镇海楼,贵阳的甲秀楼等等。

站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
当年,为展现中国历代名楼的建筑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历代名楼》特种邮票,全套4枚。编号是T.121,影写版,周令钊设计。
第一枚(4-1)是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湖北武昌蛇山之巅,长江南岸。它的清代版于清同治年间损毁,现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因为新址在蛇山之最高处,所以可以俯瞰长江,对望龟山,尽揽江城瑰丽景色。
第二枚(4-2)邮票描绘了岳阳楼的壮美姿态。岳阳楼实际上是湖南省岳阳市西门的城楼。它坐落在海拔39米的巴陵山口,前瞰洞庭,遥对湖中的君山,北通巫峡,南达潇湘,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第三枚(4-3)描绘了滕王阁的胜景。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赣江边,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都督洪州时(公元659年)营建。因李元婴封为滕王,故以其封号命名为“滕王阁”。
第四枚(4-4)图案描绘了蓬莱阁的仙境。蓬莱阁耸立于山东蓬莱丹崖山的绝壁之上,面向渤海,殿阁凌空,云烟缭绕,素有“仙境”之称。
要说这四大名楼,去的最早的应该是黄鹤楼。记得那是1975年的秋冬之际,我第一次到武汉,在湖北省电子工业局处理完了工作,先到不远的彭刘杨路参观了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而后又去参观游览黄鹤楼。谁知蛇山上根本没有黄鹤楼的影子。一打听,才知道黄鹤楼早就毁坏了近百年了,连它的遗址也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被占用了。直到1989年去武汉开会,才有幸瞻仰到了新建在蛇山之巅的黄鹤楼的雄姿。
蓬莱阁是四大名楼中离我最近的一座建筑了,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得一游。蓬莱阁建于宋朝嘉裕六年(公元1061年),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蓬莱阁自古为名人学士雅集之地。而且蓬莱阁前常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观。站在阁上,海风扑面,联想起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古代建筑大师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002年我有机会去南昌,挤时间去了滕王阁。滕王阁不愧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登阁纵目,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虽然是政府近期修建,但却可以看出他们重视旅游的意识和行动;远可见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美景让人不忍离去;再远望,只见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将与这座名楼一起,流芳百世!
最近,我因公南行,了却了去岳阳楼的心愿。这样,四大名楼就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这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到了岳阳才知道,原来唐以前岳阳称作巴陵,岳阳楼叫做巴陵城楼。后来巴陵改叫岳阳,才称其为岳阳楼。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特别是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名扬天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和岳阳楼一样,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伟大遗产!
看了这篇博文,您是否也想登尽这四大名楼呢?朋友,祝您早日成行!

蓬莱阁三个字似是颜体 — 苍劲有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