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萤火虫
撰文/摄影
静观云涛
好多年没有见到萤火虫了。是不是因为长期居住在闹市区的原因?还是这些年来萤火虫越来越少了?抑或是中年之后就没有

仲秋之梦
把萤火虫这种据说生于腐草的小昆虫放到心上了?我想来想去,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童
年
昨天傍晚,我在小区内散步,突然看到一只亮晶晶的小东西在树丛里飞来飞去。哎!那不是萤火虫吗?我伸手抓住了这个小生灵,心中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萤火虫在我的手心里,它肚子上的荧光一会儿明一会儿灭,好像在向我提着抗议,又好像是在担心着自己的安全。这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了小萝卜头放走火柴盒里蝴蝶的一幕,我不由自主的松开了半握着的手,萤火虫好像感觉到了秋风的轻微震动,它振翅飞向了花园的灌木丛。
记得小时候,家住在大山脚下的老君堂里。这是一座废弃的庙宇,院子后面的正中间是一座大殿,据说,早些年大殿里供奉着太上老君,东西两边各有一座厢房,比正中的大殿小了很多,里面不知道供奉的是那路神仙。据爷爷讲,他老人家五十年代初住进来的时候,除了空空的殿堂之外,再就是院子里一东一西那两颗近两搂粗的白果树了。在院子的东南角,盖了四间平房,爷爷奶奶在这个偌大的院子里一住就是十几年,直到在市内给他们盖起了新的房子,他们才搬离了老君堂。

和谐家园
那时候,在爷爷奶奶的大院子里,我和弟弟千方百计的创造出许多新奇的游戏方法。在供奉神灵的宫殿里,在白果树下,在菜园子里,到处都有我们挖空心思玩耍的痕迹。老君堂内的院子里玩儿够了,就到院子外面的王母池、吕祖洞和八仙桥上去玩儿。每到秋天的傍晚,我们就在院子里抓萤火虫,把抓到的萤火虫一只只都放到玻璃瓶子里,还煞有介事的把那亮晶晶的瓶子放到黑暗处,再拿本小人书来,靠在瓶子跟前看,好像自己就成了汉朝那凿壁偷光的匡衡。
晚饭后,大人们在院子里铺上了苇席子,一家人都在宽大的席子上乘凉。萤火虫依然在四周飞来飞去,那忽明忽暗、忽远忽近的萤光,还有天上不断眨眼的星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四周秋虫的呢哝,似乎使我那少年的心弦也产生了共鸣。我想啊想啊:天上是个什么样子?狠心的王母娘娘为什么一年只让牛郎和织女见一次面呢?牛郎前后的两个小星星会是他的儿女吗?他们在天上能吃到香喷喷的韭菜虾米皮饺子吗?

乡 趣
萤火虫还在飞……。又到了爷爷唱京戏的时候了。谁知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还没唱完,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嚷嚷起来“不爱听!不爱听!”。爷爷又开始唱起了他拿手的“王小儿赶脚”。在爷爷的哼唱中,在大人们的说笑中,我和弟弟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萤火虫是我儿时的梦,儿时的回忆永远都是幸福的回忆。

醉 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