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鸟利器
畅快体验
——适马150—500mmOS镜头拍鸟体会
静观云涛 撰文/摄影

不知名的鸟儿,嘴黄黄的,象蜂蜡一样,十分可爱
相机:尼康D300
镜头:适马150——500mm
光圈:F6.3
快门:1/100秒
看到《中国摄影报》上刊登了拍鸟镜头的推荐文章,其中作者最推崇的是适马150——500mm防抖头。适逢春节到北京出差,又因为5800元的合理价格,遂在五棵松购进了这款镜头。
初看这款镜头,感觉与以前的适马头不太一样:全头均采用了防滑处理,给人以专业头的感觉。据说该头是适马170——500mm镜头的升级版,但据我看来它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试用了其防抖功能,感觉非常好。推荐文章上讲该头达不到4级防抖效果,只能达到3级,但是我发现该头的防抖效果已经达到或超过4级!有照片为证:拍摄一只腊嘴时,在500mm端,因使用的是尼康D300相机,所以实际镜头长度已经达到750mm,我竟然使用1/25秒拍摄到了非常清晰的照片!也就是说,我用1/25秒的速度手持拍摄时,镜头已经达到或超过了4级防抖的效果!

我距离这只可爱的鸟儿只有五米远,它照样在草地上觅食,只要人类爱护鸟儿,它们就会更加接近人类
相机:尼康D300
镜头:适马150——500mm
光圈:F6.3
快门:1/30秒
以前没有拍鸟,从没有仔细观察过鸟,而现在专门去寻找鸟儿,去拍摄它们的时候,却发现有那么多的鸟儿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和人类和平共处。

斑鸠看起来有些可怕,虽然它们是在恋爱时期,但好像它们对周围还是怀有一些敌意。实际上,斑鸠相互之间有时也会猛烈的攻击。
相机:尼康D300
镜头:适马150——500mm
光圈:F6.3
快门:1/500秒
普照寺的周围,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游人较少,鸟儿品种较多。我下午四点赶到那里,虽然光线已经弱下来,但色温却也低下来了,非常适合拍照。

一只小麻雀,停歇在花坛的铁栏杆上,麻雀与栏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光圈:F6.3
快门:1/200秒
在我仰头寻找鸟儿的时候,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斑鸠。斑鸠一般不会落的很低,它都在高高的枝头,有时是孤零零的一只,有时两只,当然这两只肯定是一对情侣,其中的一只公斑鸠还会不断的有节奏的伸缩着脖子,那是向它的情侣大献殷勤。由于斑鸠停在高高的枝头,所以我的爱头就发挥了作用,可以轻松的拍摄到高高在上的斑鸠。

恋爱中的鸟儿,会不时的亲吻
光圈:F6.3
快门:1/50秒
突然,我发现了两只小鸟,它们的嘴黄黄的,象金黄色的蜂蜡,所以我就把它们叫做“腊嘴”了。这鸟儿蹦蹦跳跳的在草地上寻找食物,还不时的做出接吻的亲密动作。我手持着150——500mm,追随着鸟儿拍摄,虽然有一些片子拍虚了,但还是拍出了一些成功的片子。

独占枝头的斑鸠警惕的注视着四周
光圈:F6.3
快门:1/200秒
为了突出作为主体的鸟儿,我始终使用点测光对准主体测光。由于鸟儿相对是静止的,所以我使用了单次聚焦。150——500mm镜头有两档防抖模式,一是静态防抖,一是动态防抖,只有当拍摄动态物体时,才可以打开动态防抖,一般使用静态防抖。

又是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但可以肯定它不是麻雀。
光圈:F6.3
快门:1/1000秒
随着光线的转暗,拍摄速度越来越低,这时,可以适当提高相机的感光度,以提高快门速度。按照一般要求,相机的快门速度应该是镜头焦距的倒数,就是说,如果镜头焦距是800mm,则快门速度至少应该不低于1/800秒。假如镜头焦距是800mm,而镜头是四级防抖的话,那么相机的快门速度至少应该为1/50秒。当然,因为是手持拍摄,还与拍摄者手抖程度有密切关系。只有经常锻炼手持拍摄,才能使相机达到最稳定的程度。

春天的野鸭。它们在互相追逐,据说这是寻找配偶的一种形式。
光圈:F6.3
快门:1/500秒
至于佳能和尼康的专业长焦镜头,当然是摄影爱好者所期望得到的利器。但是,我的体会是:对于拍摄野生鸟类,使用专业大炮,有利有弊,利是专业长焦镜头口径大,成像好;弊是体积大,重量沉,无法手持拍摄。特别是野生鸟类很少有静止不动的情况,很多情况下需要追拍和抓拍。所以,我个人感觉,拍摄野生鸟类,使用专业定焦长焦大炮,弊大于利。所以,我感觉适马150——500非常适合拍鸟,特别是使用半画幅相机,如尼康D300等时,该镜头的焦距就变为225——750mm,加之1910kg的特轻重量,适马150——500mm
OS防抖镜头,实为拍鸟的最佳利器。

远距离拍到的白鹭

树丛中的麻雀

始知锁向笼中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据说灰喜鹊是松毛虫的天敌

觅食瞬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