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锅牛”的传说

(2008-02-25 15:47:11)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情感梦想

牛氏家族

打锅牛

老鸹窝

陇东

洪洞县

大槐树

解手

分类: 社会/生活/评论
“打锅牛”的传说

         ——明初大移民过程中的一段故事

静观云涛

 最近,和朋友聊天,不经意间聊起了牛姓名人,牛群、牛莉、牛犇、牛得草、牛根生,还有古代的牛皋、牛金星等,这使我想起了在牛姓家族中所听到的关于“打锅牛”的故事。

“打锅牛”的传说

 明朝初年,经过了连年的战乱,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等巨大灾难,特别是燕王朱棣发动的燕王扫北战争,更是灭绝人寰。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守北平(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山东和河北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称“靖难之战”,即民间流传的“燕王归北”。据记载,说濮阳地方,“十里不足百丁”,“长淮以北则鞠为草莽”。可见,当时太行山以东地区人口锐减的程度是相当严重的。

 在这种情况下,从明初开始,政府开始实施大移民工程。把较为富裕人口密度较大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人民大批的迁移到太行山以东地区的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苏北等。

 据记载,牛姓是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到这里,而实际上他们也并不是山西人,而是生息在陇东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天水平凉一带。由于牛家世代务农,无权无势又无银两,不能打通关节而留在陇东故乡,也就进入了迁移户之列。

 据说,牛家有八个儿子,老两口携以经成家的八个儿子千里迢迢赶到当时的户口派遣证发放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时,才知道一家人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地方,大部分被分配到了河南东部,有的分到了河北,还有的被分到了山东。一家人欲哭无泪,就此一别,何时团圆?老当家的咬咬牙,举起了全家人使用多年的大铁锅,摔成了数块,他用青筋暴露,长满老茧的手检了较大的八块分发给儿子,他老泪纵横的对儿子们说:“一家人就此分别,不知何年何月团圆,天长日久恐无法相认,延续家谱,你们每家拿一块大锅铁片儿,不论下去多少年,凡锅片儿对上者,就是我们陇东牛家一家人!我今随你大哥生活,你们各奔前程,好自为知吧!”一家人从此各奔东西,打那时起,老牛家的后代称自己为“打锅牛”。

“打锅牛”的传说

  我所听到的“打锅牛”的传说是几种不同的传说之一,此外还有很多的传说,如有的说“打锅牛”的故事发生在元初,还有的传为牛姓家族本来就是山西洪洞人等等。虽然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打锅牛”的传说说明,牛姓人民是渴望团结的,现在居住在太行山以东地区数省的牛姓人民大部分都承认自己是“打锅牛”,而且,很多地方还成立了关于“打锅牛”传说的研究会,形成了一种文化,这对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关于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移民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儿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