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谈天说地感悟随笔亲情友情姊妹松家庭生活休闲 |
分类: 人生/感悟 |
静观云涛
人从一下生,他(她)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有回报,从他学会走路到他上学读书、大学毕业,直到踏入社会有了自己的事业,或为国家效力做了公务员,或进入了各类社会组织做一名白领、蓝领。或者自己创业,做了或大或小的老板,等等。人们生活在社会上,首先要生存,其次会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包括经济上、文化上和精神上等。所以,他(她)的劳动和付出只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才能得到自己基本的生活条件或者得到物质文化等方面的较好的生活条件,这样,他的心理才能感觉到平衡。
我曾经帮助儿子的同学解决了有关上学的一些难题,当时儿子的同学特别是他的家长千恩万谢,儿子也感到很有面子。但是,从此儿子的同学一家象消失了一样,没有了音信。
一年春节,儿子闷闷不乐,问其,得知为同学之事,认为同学或家人至少应该来一个电话问候云云。
我有感而发,对儿子说了如下道理:应人家之求,或自己主动,为人家做了一些事情,帮人家解决了难题,要把人家的感谢和回报看的淡之又淡,别指望人家能不忘记你,能感谢你一辈子,否则,你会失望。因为,能对你有所回报并能记住你的人十之有一吧。所以,要么你不要为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或社会上其他人帮忙办事,既然你帮人家办了事情就不要想着让人家有所回报,因为,后者会让你很失望,会让你失去心理平衡。
当今社会上,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战友之间等等,互相帮忙帮助的事儿很多,如帮助解决一些不是很阳光的事情,或者解决诸如就业、升学、入伍、升迁等等,可以说枚不胜举。如果对给别人帮助帮忙这样的事情不能泰然,而老是想着人家会永远记着你,永远不会忘记你,那你十有八九会很失望的。
当然,社会是复杂的,人是复杂的。有的人虽然不经常与你联系,但他还是能够记住你的一点好处的,至少见了你会微笑相迎,有一番寒暄。有一些人则不然:需要你帮他的时候,他五体投地,卑谦恭敬,请你吃饭,拉你喝茶,高帽子一个劲儿的给你戴,让你有飘飘欲大官的感觉,使你自我感觉良好。事情一旦过去,随即把你甩到脑后,几年没有一个电话,甚至见你如同路人。对此,你如不能看破,不能早有预见,则心理实不能平衡也!
朋友之间,不可能经常见面或聚会,隔三差五,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亦能拉近距离,起到相互问候、增进友情的作用。当然,条件允许,或小酌,或清茶一杯,更能加深友谊。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尽量记着人家。穷时帮一口,等于富时赠一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虽不能效法韩信漂母之事,但是不忘记朋友,不忘记帮助过你的人,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推崇的为人之道吗?
后一篇:郑智郑智--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