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9日,再次徒步西洋殿-班岱后-大坑,和2018年3月11日首次踏上这条线路相比,有相似,更有惊喜。长约7公里的峡谷,冬季水量少,路上少闻流水声,但还是有印象中水流充沛的样子。更因为遇上-7度的极低温,一路上遇水结冰,形成形状各异的冰瀑、冰柱、冰棱、冰花,又有前日未融的积雪,让难得一见冰雪的我们兴奋不已。
早上8点从市民广场出发,很快便到了西洋殿。古色古香的西洋殿和兰溪桥互相辉映,周围环境整洁幽静,很是舒服。在兰溪桥头拍了合影后,伙伴们绕西洋殿后简易林道起始徒步。西洋殿外的河流在低温的作用下雾气升腾,别有一番韵味。尽管阳光灿烂,但终究抵不过寒风刺骨,尤其刚出门到开始徒步那段时间,裸露在外的脸部冻得有些灼痛,呼吸间呵气成雾。过了四洋水库,路面转狭窄,在溪畔与山间交替攀升,身体也渐渐温暖起来。
路还是原来的路,往往走到某一个节点,就会想起上次徒步的情景:在低瀑边戏水,在高瀑下欢呼。今遇枯水季,少了瀑布倾泄的喧闹,峡谷显得安静许多。又经一季风霜的洗礼,一路上枯黄多于鲜绿,萧条胜于勃发,但却丝毫不减伙伴们登山的兴致,一路的嬉戏打闹让安静的山谷都雀跃起来。
一路上走走停停,伙伴们边玩边拍,折腾出无数的表情与欢乐。感谢微信,感谢小视频,感谢互联网,让瞬间定格成为永恒,让一个又一个的刹那在一次又一次的翻阅中散发无限的精彩,让行走的乐趣成倍的增长,让记忆更加精彩。
三个多小时后到达班岱后村,感谢森哥的安排,地道的农家饭菜让人爱不释口,农家豆腐肉,高山家养鸭,紫苏干烧小鱼干,清甜的高山盘菜,下饭的茄子干。。。加上木桶饭的清香,暖瓶里浓稠的米汤。。。翻越山野的户外人能吃上这么热气腾腾的美味,简直是太幸福了。
班岱后到大坑的古道走过很多次,每一次都很喜欢,完全没有一次复一次的重复感。如此完整美丽的古道是大自然的馈赠,充满历史感的山石,饱经沧桑的古树,艳丽的黄色苔藓,阳光穿透树枝洒落一地的光影,一群生动可爱的户外人,毫无违和感的交织在一起,组成最美的画面。对于古道而言,我们的毅行只是路过,但那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却会定格在最美的古道之上,成为时光长河中最欢乐的瞬间。
在2018年的记录中,我写道:从西洋殿到班岱后再到大坑,从横跨松源溪的兰溪桥到低调的班岱后善庆桥,从高山古村到精美古道,幽谷像隐秘的巨龙欢腾在潺潺水声中,古道像静静的河流蜿蜒在浓密树影里。一天的时间,一半在峡谷的飞瀑水韵中流连,一半在古道的浓荫绿影中飞扬,灵秀与拙朴隔了一顿午餐的时间、一个村庄的距离……
而今水瀑成为了冰棱,山涧间遍是凝固的流水,古道上的黄色苔藓更加鲜艳,古村里的原住民又少了一些。。。
唯农家美食依旧味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