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瓦屋山和溧阳1号公路

(2018-10-05 15:16:15)
标签:

溧阳

瓦屋山

1号公路

旅游

分类: 随笔

瓦屋山在溧阳市的竹箦镇。竹箦的风鹅和野山笋甚好,过去回陕西时,常作为礼品带回去送人。我在常州生活了23年,竟然一直没去过竹箦。这座瓦屋山和他旁边的丫髻山,因“溧阳1号公路”,突然云开雾散,扑面而来的山野风光令人惊讶:原来我们的身边竟有如此美景!火车也来了,宁杭高铁有了瓦屋山站,远方的人从远方到这里,这里的人从瓦屋山去远方。

http://s1/mw690/001fjtcizy7o8SNilfGe0&690

http://s1/mw690/001fjtcizy7o8SS6jjG80&690


“溧阳1号公路”,是去年开始打造的。这个创意贮满了诗意1号公路全程365公里,我们去的是瓦屋山片。在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处,这条三色彩虹路一经曝光,便惊艳网络。外来游客在这里有了绿色的心情,藏身大山的乡村因之有了绿色的骄傲。

http://s10/bmiddle/001fjtcizy7o8T9Of0d69&690

http://s6/mw690/001fjtcizy7oa20Fg8Z65&690

http://s9/mw690/001fjtcizy7o8Thls00f8&690

瓦屋山并非一座野山。唐天宝六年,李白来到溧阳,便为瓦屋山留下诗句:“朝游北湖亭,遥望瓦屋山。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孟郊在溧阳任县尉时,曾数次登临瓦屋山。溧阳有孟郊石像,并刻有他的名诗《游子吟》。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诗“瓦屋如云青作花”,更是成为瓦屋山的经典美誉。

http://s1/mw690/001fjtcizy7o8VMDAZO30&690

瓦屋山有很高的辨识度,山顶有数千亩平坡,远远望去犹如青瓦大屋一般,宽厚安详。山顶有宝藏禅寺,与安徽九华山有着历史渊源。唐代天宝年间,九华山的道明和尚云游至此,便觉有缘,瓦屋山上盖瓦屋,遂有了佛寺。寺中僧侣近百人,香火甚旺,后在战火中焚毁。今之寺庙是众多信士香客筹资重建的。驾车可直达山顶,在观景台俯瞰,蓝天白云下,大大小小十几个水库,碧水如镜。

http://s8/mw690/001fjtcizy7o8TzoHqva7&690

http://s11/mw690/001fjtcizy7o8TH676q4a&690

http://s7/mw690/001fjtcizy7o8TNBvGmc6&690

瓦屋山比茅山素朴,因其本色。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气息,几近原生态,风景殊好。瓦屋山如父亲,少言寡语,慈祥笃厚;他旁边的丫髻山是姐姐,天生俏丽,她有意无意地炫耀着自己的身材和发型。两山之间便是那个羞涩的“神女湖”。“神女湖”这个名字实在有点虚幻,它应该叫“丫髻湖”。它是丫髻姑娘梳洗盘头的地方,她想心事也一定在这里。http://s11/mw690/001fjtcizy7o8TWSO6K7a&690


http://s7/mw690/001fjtcizy7o8U2C8wme6&690

恕我孤陋寡闻,此前我对“溧阳 1号公路”一无所知。女儿告诉我,也没有什么感觉。当我们的车子突然抵达,突然看见“天路”的牌子,马路中间的黄线突然变成蓝、黄、粉三色,真有些喜出望外!山路起起伏伏,那条彩虹便在眼前上下飘舞。在这里你不会迷路,沿着三色彩虹走就好了。果真走错了路,也没什么要紧的,多走一段路也许是上帝让你多看的风景吧。有人称她是“江苏的九寨沟”,这么说作甚?你就是你,干嘛非要与九寨沟搭讪呢?

http://s2/mw690/001fjtcizy7o8U9xFcZ51&690

1号公路”,把许多散乱的珍珠串在一起。天路、神女湖、北湖亭、汨罗灞、宝藏寺、爱情的套路、杨湾驿站、神女之心、森林步道、吕庄水库、丫髻山。沿着公路徐徐而行,想走就走,想歇就歇。柿子红了,野菊花黄了,栾树又是一树色彩,风中的银杏格外有秋意。回去时,我是从丫髻山下走的,忍不住又一次停车眺望。金黄的稻田,碧绿的茶园,宽厚的瓦屋山和灵秀的丫髻山。

   http://s12/mw690/001fjtcizy7o8UfYAVt8b&690

http://s11/mw690/001fjtcizy7o8Uu6ISm8a&690

http://s15/mw690/001fjtcizy7o8UB31dI8e&690

http://s3/mw690/001fjtcizy7o8VlM2SS02&690

http://s4/mw690/001fjtcizy7o8WhuHL5f3&690

   突然想起一件事。多少年前,我还在常州师范教书的时候,一个女生就是这里人,开学时她给我带来一包茶叶。她说,茶叶是妈妈在山上采的野茶,自家炒的,请老师尝尝。晚上用瓷杯泡了一杯,揭开杯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时过多年,请原谅我,我已不记得女学生的姓名。此时觉得,她是瓦屋山的女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