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行碎语之四:龙门石窟的东方维纳斯

标签:
龙门石窟东方维纳斯文化 |
分类: 随笔 |
屈指一算,上一次来洛阳龙门,是在25年前了。印象最深的,除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卢舍那佛,就是莲花洞外的这尊观音了。这座观音像,被称作是整个石窟中最美的佛像,有“东方”维纳斯之称。菩萨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体态圆润丰满,左手拎净瓶,右手举拂尘,仿佛要从壁上走出来,颇有动感。可惜的是,菩萨前额一大块被打掉,有说是“文革”中毁坏的,也有说是盗凿技术低劣所致。导游介绍,这尊观音雕像为一女尼设计(石像左侧石壁上刻有雕刻人信息)。据说,当年梅兰芳曾对观音雕像的身姿迷恋,后来他在《洛神》的出场中就采用了这尊观音的优美姿势。
然而,更让人震撼的是一尊尊残缺的石像!在龙门石窟,你几乎看不到一座完整的佛像,不是被整个的被偷走,就是东破一块西落一块,无头颅的佛像最多。游龙门,悲催的心情贯穿始终。十万尊佛像,只要能卖的大都被凿下来卖掉了。导游告诉我们,龙门石窟所遭受的毁坏分为两大时期,一个是历史上的灭佛劫难,另一个是清末民初。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后,惊叹于龙门石窟的艺术,觊觎贪婪之意遂起。他们在石窟各处拍摄了大量照片,然后寻找中国的文物商人,跟他们合作盗窃文物。查查便知,是见利忘义的中国人帮助他们把佛像凿下运到海外!因此,许多经典的作品你只能在外国人的博物馆里去看了。突生不端的想法,你去雅典巴特农神庙,不要说去弄女神雅典娜的头像,就是弄个一砖一瓦,希腊人会为了几个钱帮你吗?佛教是充满悲悯的宗教,当佛祖看到,无数法门不能点化不知敬畏的世人,眉头也不禁紧锁,阿弥陀佛!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东岸的香山,石壁峭立,空缺如门,故称龙门。龙门石窟以伊河为界,分为两个景区,主要的石窟在龙门山上,又称为西山景区;东山景区也有一些石窟,另有香山寺,白居易墓(又称白园)。伊水两岸的风光很美。上次来也是一个夏天,我和妻子在伊河边小憩。伊河是伏牛山深处流出的山泉汇聚而成,水质清澈见底。河里螃蟹很多,从周朝起一直生活在这里。它们不知朝代更替,只是感觉清净的日子越来越少。行文至此,突然忆及司马光《过洛阳故城》中诗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到了洛阳,才会真正地领略到什么是世事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