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2022-11-20 18:29:48)
标签:

网然映像

原创摄影

古建寻踪

南平

省保

分类: 网然映像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罗从彦墓,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上地村。始建于宋代,墓坐南向北,砖构,平面呈“风”字,三级墓坪,占地面积261平方米。封土前尚余两件梯形石碑座,明代碑刻《告罗豫章先生墓文》现藏于罗从彦特祠内。罗从彦是宋代著名理学家,与杨时、李侗、朱熹并称“延平四贤”,著述颇丰,是闽学文化的创始人之一。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名人墓葬是寻访难度较大的一个文保类别,寻访未果是常有的事。参观罗从彦特祠时,就与这位祠堂管钥匙的罗氏后人咨询罗从彦墓位置,经商量他同意帮忙带路。驱车出村至国道316,在路口几百米外进入另一路口。国道边立有“罗从彦安寝地”指路石碑。顺着不大村路驱车约15分钟来到山上一个较为偏僻的村子。村子是一个不大自然村,人口也就六七户。停好车,左侧一户人家处顺着机耕路步行上山,几分钟后就看到了路边竹林中的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罗从彦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广东博罗县主簿任满归途中因病卒于武平,终年64岁。时值干戈扰攘,棂柩暂寄汀州开元寺。绍兴十年(1140年)门人李侗与罗从彦后人扶柩归葬于延平罗源里黄漈(今横际自然村),李侗为之撰《豫章罗先生墓志铭》。《南平县志·名胜志》载:“先儒罗从彦墓,在罗源里黄漈,宋郡守刘允济刻志,吴宗尧有祭文。”
    罗从彦墓前原有碑三块:中为“宋大儒邹国公文质豫章罗先生之墓”;右为李侗祭文;左为嘉定六年郡守刘允济立志碑,可惜原碑均不存。明万历元年(1573)郡守、县丞督修,歙州人吴宗尧撰《告罗豫章先生墓文》现保存于罗从彦特祠内。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罗从彦墓应该是延平四贤中外观最为普通的墓,要不是文保碑,在旁经过很难相信这座外观简约的墓会是南宋一代大儒的墓。“闽学四贤”虽然都是从祀孔庙的名儒,但因生前际遇殊异,身后尊荣不尽相同。加上后人繁衍、成就等情况,墓地规模、传承保护确实也存在差异。而罗从彦墓处延平区郊区僻静山垅内,罗氏后裔历年清明祭扫,八百多年来草木荣枯,青冢无语,虽说不是豪华大墓,有幸这一古墓仍然较为完好的保存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沙县罗氏重修沙县城关的罗豫章祠,1993年辟为罗从彦纪念馆,200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罗从彦墓与特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至此,罗从彦两座祠堂和墓均已被列入“省保”。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参观完罗从彦墓,向这位罗氏后人表达谢意。随后我们下山将其送至316国道边的罗源村口。夕阳西下,结束当天行程返程。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关于罗从彦:

罗从彦(1072-1135年),字仲素,学者称豫章先生。宋熙宁五年(1072年),生于福建南剑州(今南平市)罗源里,后随其叔迁居沙县。少年时,从同邑吴仪学习,长大后笃志求道,闻杨时得河南二程(程颢、程颐)之学,便在元符三年(1100年)徒步到将乐,拜杨时为师。见面后三日,即“惊汗浃背”,大为感慨地说:不来将乐,“几虚过一生矣!”而杨时对罗从彦笃志求道也很赞赏,经过观察后认为:“惟从彦可与言道。”故在众多弟子中,独亲罗从彦。一天,讲授《易经》至“乾九四爻”时,杨时告诉罗从彦,从前,伊川(即程颐)对此讲解甚善。罗从彦便变卖田产,径赴河南洛阳,向程颐求教。回来后,在政和元年至七年(1111~1117年),又先后3次,分别到南京(今河南商丘)、浙江萧山和毗陵(今江苏常州)随杨时学习,“尽裹其书以归”。前后师事杨时20余年,“尽得不传之秘”。
  为深入研究、传播理学,自重和元年(1118年)起,罗从彦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以体验天地万物之理”;一面开馆授徒,一面辛勤著述。一时,从游者甚众,新安的朱松、延平的李侗、沙县的邓迪等都是罗从彦的高徒。罗从彦以传道继统自任,认为“五经”(即《诗》、《书》、《礼》、《乐》、《易》)是孔子所删定的,“三王之道,尽于此矣”,故要学者“先明五经,然后学《春秋》”,因为“五经论其理,《春秋》见之行事。《春秋》,圣人之用也。”他的许多言论“醇正”,体现儒家正统思想,而且具有辩证思想。如在论述“治道”时指出:“朝廷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不严则不足以禁天下之恶,不恕则不足以通天下之情。”“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废法度则变乱之事起,恃德泽则骄佚之心生。”“君子在朝则天下必治。盖君子进,则常有乱世之言,使人主多忧而善心生,故天下所以必治。小人在朝,天下必乱,盖小人进,则常有治世之言,使人主多乐而怠心生,故天下所以必乱。”罗从彦论述“士行”也很富哲理:“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厚则天下无嗟怨,二者不可偏也。一于正直而不忠厚,则渐入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于懦。”当时,与罗从彦交好的沙县人陈渊(杨时女婿),对罗从彦的学问和为人十分钦佩,曾对人说:“自吾交仲素,日闻所不闻。其奥学清节,真南州冠冕也!”
  绍兴二年(1132年),罗从彦以特奏名授广东惠州博罗县主簿。时惠州州学新成,便奉命率诸生行释菜礼,“有洙泗龂龂气象”。绍兴五年(1135年),自广东返闽,行至汀州武平病卒。淳祐七年(1247年),朝廷从闽刑宪杨栋之请,赐谥文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从闽学臣熊尚文之请,从祀孔子庙庭,称先儒罗子。
  罗从彦是杨时的嫡传弟子,为学严毅清苦,一生以明道为己任。“上承龟山道南之绪,下启晦翁大成之学”,在福建理学发展史上是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一生著述颇丰,有《诗解》、《春秋指归》、《语孟师论》、《中庸论》、《台衡录》、《二程语录》、《龟山语录》、《遵尧录》、《议论要语》、《诗文集》等,大部分已散佚,今有后人所辑《罗豫章先生集》行世。

资料来源:福建省志·人物志

---END---


 

------------------------------------

图文|网然

---用镜头记录古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南平风光】罗从彦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