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2022-09-18 18:23:36)
标签:

网然映像

原创摄影

古建寻踪

三明

省保

分类: 网然映像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公馆峡民居,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新阳镇双鲤村。建于民国11年(1922年),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山门墙,左右各有两幢厢房。四周有围墙,西北角有一炮楼。主体建筑为土木砖石结构,面阔5间,进深7柱,单檐悬山顶。公馆峡民居亦称“卢公馆”,系闽北军阀卢兴邦私宅,是其发迹之后的主要处所。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公馆峡民居就在双鲤村部旁,导航双鲤村驱车至村中。很顺利就找到路下的公馆峡民居。民居被村里规划成一处收费景点,门票10元/人。买完门票,特意问了其中一位收费管理人员姓氏,这位村民也姓卢但并不是卢兴邦后人。
    双鲤村因村里的小河里有两块石头酷似两只鲤鱼,故得名"双鲤"。卢兴邦笃信"风水",他就是看中溪中的两块巨石,犹如欲跃龙门的双鲤。周围的山势如同五牛竞奔,寓示将来可以飞黄腾达,于是卢兴邦便在此建起了"卢公馆"。为守住"风水",他叫人挑土填方,将宅后的山凹堆起一座人工山包。卢公馆为卢兴邦发迹后兴建,是卢兴邦成为军阀后的主要处所。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卢公馆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式单檐歇山顶土木砖石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正堂、中堂、下堂,三厅堂之间留有四方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三间厢房,周边有回廊相连。正堂为主人居住的主屋,卢公馆的正面,中间为一券形门楼,安有铁皮大门,门的两旁的对联为"金龙形结五牛相,玉带飘扬双鲤朝"。横批匾额为金字行书"金瓯世荫"四个大字。联中间的"五牛"指公馆峡周围状如犍牛的山;"玉带",即指卢兴邦为叫溪水改道而让人在房前开挖的弧形河道"玉带溪";"双鲤",即溪中两块形似鲤鱼的青石。
   卢兴邦还在河道尾处挖一深潭,让溪水注入,以寓无数财宝被留注"宝库"。三厅堂左右各有两幢横厝,由六个过水亭相衔接。四周筑有围墙。公馆峡左右两侧建有一座高出中轴主体建筑的土木结构的三层楼,两楼对称,形同姐妹,又象牛的两角,俗称"姐妹楼",为卢家小姐诗书女红之用房。每间居室的窗棂都有雕刻精细的窗花,其式样纹饰多寓意吉祥如意、福寿富贵、龙凤呈祥;也有一些窗花雕刻飞禽、人物等图案,其造型准确、刀法细腻,颇具欣赏价值。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卢公馆建筑整体强调安全与攻防,高耸的碉式角楼、悬空的哨楼、双重护厝,同时西南角原还设有一座炮楼(建国后被拆毁)。无不体现建造者借鉴三明地区土堡建筑防御设施精华所在,形成如今的防御性庄园建筑。
    说起民国年间的众多军阀,卢兴邦名声不是很大,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但他的经历绝对是传奇的!卢兴邦出身寒微,原在乡间贩卖土纸,因被本村财主黄名扬侵压和算计,祖业被霸占,卢兴邦因此上山为匪,逃窜乡里时参加反抗北洋军阀的武装队伍,后被福建督军李厚基部队进剿击散,卢兴邦携枪潜回尤溪与苏龙光、堂兄卢文灶(卢兴芳)和堂弟卢文惇(卢兴明)、卢文才(卢兴荣)等十人结为“十兴同盟”兄弟,杀了财主黄名扬,从此以劫掠为生,横行尤溪山区。初期为扩充力量,纵任部下横行乡里,烧杀掠夺。后来卢当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独立师师长,成为管辖闽北22个县军政大权的一方霸主。民国时期卢兴邦在福州尤溪上演绑架**事件,尽显枭雄本色。1931年秋,卢兴邦为国民革命军配合南京国民政府围剿闽西工农红军,在永安、宁化、清流、归化等县与红军作战。抗战爆发,卢兴邦部队参加淞沪会战官兵4700多人,共牺牲官兵4300多人,亦显示一个大土匪的民族气节。抗战后卢兴邦锐气大减,便将部队交由同胞兄弟卢兴荣管理,自己归隐田园回到卢公馆,直到1945年9月17日,卢兴邦病逝于公馆峡,终年66岁。尤溪解放前夕,其同胞兄弟卢兴荣发起尤溪军政人员起义,为和平解放尤溪做出贡献。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END---


 

------------------------------------

图文|网然

---用镜头记录古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三明风光】公馆峡民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