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堡,也称天六堡,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乡书京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坐西向东,依山构建,前低后高,由堡前高台阶、堡墙、堡门、下堂、中天井、厢房、正堂、护厝、书院和书楼、后花台、跑马道、碉式角楼等组成。主座面阔七间,进深九柱,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光裕堡是书京土堡(省八)两座土堡之一,也是尤溪土堡群(省九)八座土堡之一。
看完瑞庆堡,步行五六分钟前往左后方的光裕堡。光裕堡也是选择山坡处营建,相比瑞庆堡坡势更为陡峭,前后高低落差更大。平面呈前方后圆,后侧设碉楼一座,是一处山坡型单碉楼式土堡。堡墙下部为山石砌筑,上部为夯土墙。堡墙上设有跑马道,墙上分布有枪制枪眼和内宽外窄的斗形条窗,形成立体防御。瑞庆堡目前仍有邱氏后人生活居住,可直接入内参观。
光裕堡平面和瑞庆堡一样都是前方后圆,区别就是光裕堡后侧堡墙圆弧处设有一座碉楼。当然光裕堡让人印象深刻或是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依山势分四级台基构建,前后落差近15米。门洞做成微缩的瓮城式,一入内就能感受到它的层次落差大。堡门步入后即是瓮城式空间,接着就要登临一段石阶才能进入到下堂和天井。天井共二级,大天井两边是两级护厝。规模大气势足!
光裕堡创建者,邱长厚,字永重。据《书京邱氏族谱·书山支系历谱》载,光裕堡为邱长厚和次子邱成强、长孙邱荣华(前面参观瑞庆堡创建者)所建。光裕堡邱家在当地算是地灵人杰,清代共出五位太学生,三位贡生,五位武生;民国时有三位师范生,一位县参议员。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当时尤溪县令博崇武赠匾“宽厚流风”,光绪二年(1876年)布政使衙福建提刑按察使司为三位贡生赠匾“选魁”。能盖这样大宅土堡还真是需要实力的!
加载中,请稍候......